天天看點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作者:朝文社老張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官渡之戰前夕,幾方勢力劍拔弩張,袁紹剛剛平定了公孫瓒,實力大增,成為當時最強的諸侯,沒有之一。而曹操在公元198年收複徐州,幹掉了呂布,其地盤和實力進一步擴張,曹操和袁紹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雙方必定會有一次決戰。

此時此刻,曹操、袁紹都将目光移到了西南,因為這裡還有張繡和劉表,張繡、劉表的态度将決定整個天下的走向。劉表一貫坐山觀虎鬥,野心不算大,隻想着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于是,張繡就成了雙方的焦點,張繡的“腦袋”就是賈诩,即使賈诩一直以打工者的身份出現,但衆人都不敢輕視這位“ 三國第一毒士 ”。在面對投奔袁紹還是曹操的問題上,賈诩是如何決策的呢?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賈诩怒怼袁紹使者</h1>

是時,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袁紹腦子很靈活,馬上派人向張繡抛出橄榄枝。倘若張繡投奔了袁紹,将是曹操西南方的一個大隐患,況且張繡可是殺了曹操長子曹昂,已經和曹操結成死仇。

倘若真的是張繡當家做主,他必定會投奔袁紹,好在賈诩在場,在經過長時間的接觸之後,張繡将賈诩視為救世主,賈诩投奔張繡之後,張繡的命運就發生了轉變,換言之,賈诩就是張繡的保命法寶。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袁紹派使者來見張繡,希望其盡快歸附,并許諾高官厚祿,張繡腦子沒有多少墨水,真的就準備答應,賈诩見此場景,馬上予以反對。

賈诩一貫人狠話不多,見到袁紹使者,一點面子也不給,直接放下一句“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

袁紹和袁術雖說是兄弟,但事實上還不如路人,雙方你争我奪,早已沒有一絲兄弟情分。賈诩掐半拉眼角也看不上袁紹,直接拒接了袁紹的橄榄枝。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見賈诩态度如此,張繡害怕了,他畢竟勢單力薄,一旦得罪了袁紹,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賈诩并不慌亂,怼走了袁紹使者後,他建議張繡,我們投奔曹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0">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h1>

在張繡看來,他殺了曹操長子,還有其大将典韋,和曹操結成死仇,這還如何投奔。賈诩不慌不忙,給張繡解釋了其中奧妙。

史料記載“诩曰:此乃是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衆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衆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原将軍無疑!”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曹操将漢獻帝迎立在許都,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道義上占據了主動權,其政權的合理性、合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如果張繡投奔了曹操,就拿到了合法的腰牌,其地位更能得到保障。

第二點,當時曹操勢力相對較弱,張繡的投奔,曹操必定歡迎,很明顯,賈诩已經将曹操看了個通透。曹操要和袁紹争個高下,必定顧及不到張繡,倘若張繡在背後捅刀子,那是曹操最不希望看到的,不論出于哪個角度考慮,曹操必定會歡迎張繡的投誠。

第三點,曹操有稱霸天下的壯志,他必須會抛棄私人恩怨,曹操志在天下,是以他考慮問題,不會從私人角度出發,從政治上考慮,他接受張繡,不僅僅是冰釋前嫌的問題,還能營造一個海納百川的明主形象,更能獲得天下人的支援。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作為帝王,就必須有開闊的胸襟,這一點曹操自然清楚。想當初,雍齒屢次背叛劉邦,被劉邦恨得咬牙切齒,即便如此,劉邦還是聽從了張良的建議,不僅沒有責罰雍齒,還給予高官厚祿,随之穩定了軍心。

當然了,曹操不是不記仇,而是從大局考慮問題,曹昂的死對曹操造成的傷痛很難愈合,可時局不同,他必須抛棄前仇舊恨,穩住後方,才能一舉覆滅袁紹。

袁紹這個人心胸較為狹隘,如果張繡投奔了袁紹,最多就是錦上添花,不僅不會受到重用,還随時可能被抛棄,除此之外,袁紹陣營的内部鬥争很激烈,張繡、賈诩作為外來戶,必定會被邊緣化,一個不慎,就可能殃及池魚。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聽得賈诩一席話,張繡茅塞頓開,他毫不猶豫,歸附了曹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1">曹操大度,張繡雙赢</h1>

在張繡看來,賈诩的話就是真理,他碰到賈诩,真可謂遇到了貴人,否則憑他的頭腦,可能早就死于諸侯的混戰之中。

史料記載“太祖見之,喜,執诩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诩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要說賈诩是真的為張繡考慮嗎?一方面的确是,因為隻有保全張繡,才能保住他自己,另一方面,賈诩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張繡的平台太小,要想長久立于不敗之地,曹操這個靠山更穩固。

之是以賈诩能算無遺策,很大程度來源于其考慮問題的方式,他常常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并非自己,如此這般,就能将問題看得更全面,更透徹。

不出賈诩所料,曹操對張繡是熱烈歡迎、大加禮遇,張繡到了曹操營中,曹操拉着張繡的手,一同落座,在旁人看來,這哪裡是仇人,更像是許久未見的兄弟,與此同時,曹操還讓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為妻,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張繡殺曹操長子,為何還要投奔曹操,賈诩列出三點原因賈诩怒怼袁紹使者張繡言聽計從,賈诩算無遺策曹操大度,張繡雙赢

對于賈诩,曹操更是誇個不停,曹操拉着賈诩的手,深切地說:“讓我取信于天下,就是您啊!”随即賈诩被任命為執金吾,封為都亭侯。張繡也被封為揚武将軍,心滿意足。

曹操得到賈诩,無異于如虎添翼,而張繡的歸附,也讓曹操再無後顧之憂,在賈诩的操作下,雙方取得雙赢的局面。

波雲詭谲、兇險萬分的局面,就被賈诩的幾句話化解了,“三國第一毒士”的名号果然實至名歸,其高超的謀略着實令人佩服之至!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書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