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國際人居環境與未來城市大會暨第十屆園冶高峰論壇于7月11日圓滿落幕。大會曆經八天,内容豐富,研讨熱烈。其中,在7月5日的人居環境與未來城市論壇會上,北京大學未來城市實驗室主任馮長春發表題為《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城市更新探讨》的演講,闡述了自然解決方案理念及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區域實證分析。
馮長春主任線上大會講解(圖)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城市更新中的自然解決方案
以往城市更新以利益主體為主進行多主體利益平衡,導緻高容積率、高密度高強度開發空間資源擠占,城市承載力負荷加重,傳統的居住文化圈破壞,大規模的拆除重建帶來不可持續發展,影響了城市更新的社會、環境效益和公衆利益。
是以,應改變城市更新思路。首先,滿足居民對高品質人居環境的需求,提供更多優質生态産品、建構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保障社群安全、健康,建構多類型 、多層次、多功能、成網絡的高品質綠色空間體系,建構“一屏、三環、五河、九楔” 的市域綠色空間結構 。其次,引入綠色發展和社會包容理念,解決城市問題。自然解決法案的理論内涵主要展現在“三生”空間可持續協同發展、提升生态系統服務價值和功能、綠色健康社群三個方面。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自然解決方案的實施内容與功能效應
自然解決方案(Nature based Solutions, NBS):通過增加生态綠化、增強生物多樣性、完善公共服務、建設低碳健康社群,可以有效利用适應性手段應對社會挑戰提高城市和社會的韌性,增強社會凝聚力、使更新後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态環境協同發展。
自然解決方案的目的是幫助城市以可持續的方式應對各種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的行動,并且這些行動是受自然啟發、受自然支援 ,并實施自然的行動。在保護生态系統的核心目标下,關注城市區域的生态環境和社會問題 ,強調資源和資本的有效性,并注重多方協同以及可持續性。
城市更新績效的内涵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城市更新需要在環境限制下統籌社會、經濟和生态的平衡,并通過具體治理措施來實作三者平衡。
2.城市更新需實作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以提高城市的承載力和效率。
3.城市更新作為社會價值再配置設定的公共政策,更新産生的社會價值需在各參與主體間公平公正地配置。
歐盟EKLIPSE專家工作組(EWG)為提高城市的氣候适應能力,對自然解決方案提出10個目标:
氣候适應和緩解 (climate mitigation adaptation)
水管理 (water management)
海岸彈性(coastal resilience)
綠色空間管理 (包括增強/維持城市生物多樣性 green space management)
空氣品質(air quality)
城市更新 (urban regeneration)
參與式規劃與治理(participatory planning governance)
社會公正和社會融合(social justice social cohesion)
公共健康和人類福祉 (public health well being)
創造新經濟和綠色就業的潛能 (economic opportunities &green jobs)
基于自然解決方案功能帶來多重效益,包括:提升區域生态系統服務價值、塑造宜居的城市景觀、增強社會包容、輔助經濟發展、強化城市智慧管理5個方面。
自然解決方案的實施路徑并不是彼此獨立的,不同目标之間具有協同性,即雖然類型不同,但可以選擇相同方案實作預期效果。
績效評價方法:五大因素(生态價值、城市景觀、社會包容、經濟支撐、規劃管理),對不同因素與名額設定相應評價标準,具有推廣價值。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h1>
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城市更新績效評價
建立多因素評價模型,把通過實地監測、調查收集到的資料,經過評價給予賦分值,再根據各個名額的重要性,賦予權重值,形成綜合評價體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h1>
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城市更新績效評價
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區域位于城市發展擴充區,也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區域,近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
自然解決方案适用于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分區規劃三個不同層級的規劃體系。根據不同規劃層級中的要求,得出十八裡店地區域的更新定位,指導城市更新實施工作。
以上述名額體系為依據,對十八裡店區域從生态價值、城市景觀、社會包容、經濟支撐、規劃管理五方面進行2018年績效評價結果分析,并預估未來1-2年規劃實施績效。
調整優化建議:生态層面,進一步建構複雜化植被群落結構,加強蕭太後河治理;景觀層面,補充纖維網狀綠地系統,營造林蔭街景;社會層面,擴大研究區北部綠色空間服務範圍,完善公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層面,豐富郊野公園的娛樂功能,引入文化活動,布局零售等業态;管理層面,将海綿城市等理念落實進監測與公示名額,創新綠色投融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