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庚子新年,一場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作為安徽省6家省級定點救治醫院之一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疫情期間,首次在安徽利用5G雲服務建立科技抗疫平台,開展遠端會診等服務。“雲招聘”“雲招标”“雲面試”這些新冠肺炎期間的靓詞新語,在醫院被廣泛使用。這項被戲稱為疫情期間的“黑科技”技術,從安徽到湖北,從江淮大地到世界各地,指導國内外開展新冠肺炎的成功救治,在複工複産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作為項目的牽頭人,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醫院如何利用“黑科技”抗擊疫情,并使其在複工複産中發揮重要作用。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遠端互動,“安醫經驗”向全國推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2月1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全省首次通過移動雲服務平台開展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案互動和遠端會診。這個由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院士團隊、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國移動、德銘電子、華為公司等多方共同完成的科技抗疫平台,通過移動推車,讓高清視訊和圖像從隔離病房實時傳輸到會診室螢幕甚至醫生手機螢幕上,實作醫生和患者的直接視訊對話、問診,有效避免了醫生直接接觸患者,同時可以觀察掌握患者的身體情況,讓原本最危險的救治工作,在最大限度保護醫護人員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也有效減少了防護物資的使用和消耗。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2月1日,安徽省首次在抗擊疫情中運用5G技術,圖為院長魯超在和病房醫護人員視訊連線。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作為省級專家組成員機關,承擔着對阜陽地區159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指導的重任。該院響應省衛生健康委指令,派出25名醫護人員救治蚌埠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無論是在阜陽還是蚌埠,這項基于5G技術的遠端互動會診平台的“安醫經驗”,迅速被運用到最危險的戰場上,讓省内數百公裡之外的阜陽、蚌埠等地區的新冠肺炎患者享受到來自合肥專家的醫療服務。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院長魯超為出征武漢和蚌埠的醫療隊員授旗

這項技術在疫情期間受到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在海外新聞中詳細介紹了中國醫院如何用科技的創新賦能疫情防控體系建設,而基于楊善林院士團隊研發的這一技術也被推廣至火神山、雷神山等武漢地區大型醫院的移動遠端會診當中,為疫情決勝攻關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院長魯超和楊善林院士在一起

5月6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呼吸科專家通過這個網絡平台與遠在萬裡之外的黎巴嫩衛生部官員和醫療專家們進行了一場線上遠端交流活動,并結合疫情防控相關問題進行了線上對話與讨論。

戰疫院長訪談錄|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黑科技”助力醫院抗擊疫情

科技助力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擊疫情

作為安徽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準許立項的“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移動智慧診療雲平台建設及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介紹說:“該平台通過雲端安全資料互動,實作了上下級醫護之間實時共享病案資料,完成資料病例讨論并即時進行遠端指導。在平台保障下,醫學專家可避免長途奔波,進而提高救治效率,為患者争取寶貴時間。”

嚴防嚴控,新冠醫廢處理實作線上全程監控

2月18日,央視新聞用戶端對醫院醫療廢物處置和污水規範化處理進行了現場直播報道,重點稱贊了醫院在疫情期間,通過智慧醫療追溯系統,對所有産生的醫療廢棄物及污水排放,實作全程“雲監控”,這項技術在安徽省内尚屬首次使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任何一個環節的處置,都是戰勝疫情的關鍵所在。在魯超的牽頭下,醫院出版了大型綜合性醫院新冠肺炎疫情下後勤保障應急管理實操與思考專著,對綜合醫院在疫情期間的後勤管理提出建設性意見。疫情暴發後,醫院将所有新冠醫療廢物,按專門通道、專用容器、專人運送、單獨存放的方式進行處置,做到日産日清。醫院整個新冠“醫廢”處置過程,都在“醫廢”可追溯軟體系統的監控之下,即通過掃碼稱重後上傳資訊,掌握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各流轉環節情況,嚴防出現醫療廢物流失、散逸。此外,醫療污水的處理也以同樣思路,利用資訊網絡搭建“污水線上監測系統”,確定“預消毒池預消毒後再進入醫院污水站進行消毒處理”的流程能夠嚴格執行,使每一滴進入城市污水管網的醫療污水都符合排放标準。在處理新冠肺炎“醫廢”和污水的過程中,醫院的資訊系統和物聯網系統發揮了重要的“兜底”性防控作用。

科技應用,在醫院抗疫中不斷衍化更新

從2月底開始,醫院為适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利用不聚集、多點連接配接的遠端視訊,完成了“雲面試”,首次利用5G技術對遠在全國各地的博士實作了視訊面試招聘。同時,醫院正常的物資裝置招标也實作了“雲招标”。醫院的面試評委、招标小組和應聘博士、投标供應商實作了線上“面對面”交流,既保障了安全,也讓醫院各項工作得以穩步推進實施,進而實作了抗疫和發展兩手抓的目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醫院的複工複産。此外,醫院在“德醫雲”系統中搭載了合肥工業大學研發的無人運載小車,由醫護人員通過移動終端和雲端資料處理系統操控至指定病房,實作無接觸遙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心理評估。

科技永無止境,生命重于泰山,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在戰勝疫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一道永恒的考題。魯超說,圍繞數字醫院、應用提升兩大核心開展科技抗疫,不斷使它們開發融合與衍化更新,不僅能夠助力醫護人員更安全、更從容地應對各類傳染病疫情,也是落地分級診療制度、推動醫院在正常醫療服務中提質增效的重要推力。

文:健康報記者 顔理海 通訊員 戴睿 白寰

編輯 :彭豔

稽核:陳會揚 曹政 闫龑

公益支援:恒瑞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