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最執着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結果作品流傳千年  賈島經曆  賈島寫詩

  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遣詞造句都極為講究。為了寫出一篇好的文章或詩詞,古人甚至有可能幾天不眠不休。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便是如此,他因為過于執着于詩詞的細節,是以被人稱為“詩奴”。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唐朝詩人賈島的故事。

  

唐朝最執着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結果作品流傳千年  賈島經曆  賈島寫詩

賈島插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賈島經曆</h1>

  賈島出生于範陽一個平民家庭,因為家境不好,是以早年曾當過和尚。還俗後,他多次參加科舉,卻屢試不第。是以他的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他一生不愛與人交往,唯有孟郊被他視為摯友,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孟郊的詩喜歡寫世态炎涼、民間苦難,是以被人稱為“詩囚”。而賈島詩歌荒涼、枯寂,是以被人稱為“詩奴”。

  論詩歌的知名度,賈島或許不如唐朝其他的詩人。但若說起寫作态度,還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他。現在我們寫完文章後,有個别詞語感覺用得不是很合适,便會說再“推敲推敲”。而“推敲”二字,便是出自賈島。有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位叫李凝的朋友。他走了很遠的山路,才找到李凝家。

唐朝最執着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結果作品流傳千年  賈島經曆  賈島寫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賈島寫詩</h1>

  當時天色已晚,月光皎潔,賈島便敲響了李凝家的門。沒想到,李凝竟不在家。賈島詩興大發,便留下一首詩回家了。而這首詩便是後來著名的《題李凝幽居》。賈島在騎毛驢傳回長安的路上,反複吟誦自己的詩作,越想越覺得“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中“推”字用得不是很恰當。

  他在想,到底是“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而且他邊走邊做“推門”和“敲門”的動作,引得路上對他側目而視。由于過分專注,他竟然沒有看到韓愈的儀仗隊,突兀地闖了進去。韓愈命人将賈島叫了過來,問他為何私闖儀仗。賈島便将自己的詩念了一遍,還請韓愈給拿個主意。

唐朝最執着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結果作品流傳千年  賈島經曆  賈島寫詩

  韓愈在斟酌了一番後,建議道:“還是敲字比較合适。你拜訪友人,即使他家中沒有門栓,你也不能莽撞地推門。用敲字,顯得你有禮貌。而且夜深人靜之際,用敲字,又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妙哉?”

唐朝最執着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結果作品流傳千年  賈島經曆  賈島寫詩

  賈島大喜,采納了韓愈的建議,還是以與韓愈交上了朋友。而“推敲”二字,還不是賈島最執着的事。他曾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下備注,“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為了這兩句詩,他整整憋了三年。他對詩歌的專注程度,真的可以打敗大多數詩人了。也正是因為他的刻苦努力,才彌補了天分上的不足,很多詩詞得以流傳千古。在晚唐時,他的詩形成流派,影響頗大,收獲了一大批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