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作者:曆史知事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不過,曆史知事認為,他依然大機率成為大将。

聽我細細道來。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首先必須清楚的一點是,黃公略建國後如果授銜,有可能被授予元帥,但大機率會被授予大将甚至更低的軍銜。

說黃公略一定會授予元帥,很明顯是胡說八道。

上世紀80年代,中央軍委評選了解放軍曆史上最偉大的36位軍事家,黃公略位列其中。但是,要注意,第一批的33位軍事家,并不包含黃公略。第一批33位軍事家的排名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赓、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這份排名中,黃公略的老夥計好朋友段德昌位列其中,但是黃公略落選了。後來增補的三人中,除了黃光略還有劉志丹和方志敏。

黃公略被列入36位軍事家的理由也非常清楚,他是平江起義的進階指揮員。

平江起義是解放軍曆史上重要的一次建軍運動。彭德懷擔任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團長期間,在段德昌、滕代遠等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基層黨組織。當這支部隊被調入平江鎮壓農民運動時,彭德懷帶兵揭竿而起,發動平江起義,占領平江縣城,進而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平江起義時,黃公略在幹什麼?黃公略在平江起義勝利後不久率部起義帶領湘軍獨立第五師第三團第三營的2個連抵達平江,準備加入彭德懷上司的平江起義部隊。可是,黃公略進城後,一個連長竟然背着他欺騙煽動起義部隊叛逃。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平江起義中,黃公略擔任了什麼職務?平江起義部隊被改編為工農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彭德懷擔任軍長兼師長,滕代遠、鄧萍分别擔任黨代表和參謀長。紅五軍下面設有三個團,三個團長分别是黃純一(黃公略的黃埔同學,犧牲)、陳鵬飛(逃兵)、雷振輝(叛變被槍決)。此時的黃公略,擔任了紅五軍軍委委員,後來紅五軍成立第二大隊,他擔任第二大隊隊長,第二大隊更新為第二縱隊,他又擔任第二縱隊隊長。

也就是說,黃公略在平江起義中,沒有拉來自己的部隊,但是因為資曆有比較深厚,是以相當于紅五軍軍部的進階幹部、儲備幹部。

沒錯,在平江起義前,黃公略就已經有很深的資曆了。

黃公略字漢魂,1915年就參加了護法運動,成為了湘軍中的基層幹部。在湘軍中,黃公略和李燦、彭德懷等進步軍官成為至交好友,三人一起在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黃公略學習結束,就擔任了副連長、連長。而李燦則是彭德懷文化課上的導師,平江起義中,李燦就是第一團的一個連長,作為士兵委員會總代表參加起義。

黃公略、李燦、彭德懷三人是軍事上的生死戰友,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不同的是,黃公略的機會更好,1927年他就進入黃埔軍校第三期進階班(請注意,這不是王耀武就讀的那個黃埔三期,因為黃埔三期在1926年上半年就畢業了,而林彪的黃埔第四期,則是1926年10月畢業的)學習。在黃埔期間,黃公略還參加了葉挺、張太雷上司的廣州起義。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有黃埔軍校的學習經曆、廣州起義的作戰經曆,讓黃公略在紅五軍中雖然沒有實際職務,但威望依然很高。是以,當紅五軍後來遭受挫折改制的時候,黃公略始終都是彭德懷軍長最信任的人。

1928年11月,彭德懷滕代遠帶領紅五軍主力奔赴井岡山與朱毛紅軍會師,黃公略作為紅五軍副軍長、第二縱隊總隊長留在平江、浏陽一帶繼續打遊擊。黃公略這時期建立了湘鄂贛蘇區,為革命軍隊和根據地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随着革命形勢的好轉,黃公略後來又成了紅六軍軍長,所帶部隊成了朱毛紅軍中的主力部隊。紅六軍後來改為紅三軍,黃公略依然擔任軍長。

黃公略在紅軍隊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毛主席寫的《蝶戀花 從汀州到長沙》中,就提到了黃公略的名字——

六月天兵征腐惡,

萬丈長纓要把鲲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

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

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

國際悲歌歌一曲,

狂飙為我從天落。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在毛主席指揮朱毛紅軍打出三次反圍剿戰役時,黃公略和林彪、伍中豪并成為毛主席的“三骁将”。非常有意思的是,黃公略來自于彭德懷的平江起義部隊,林彪來自于朱德的南昌起義部隊、伍中豪則是毛主席的秋收起義部隊。

和伍中豪一樣,黃公略也是在長征前就犧牲了。不同的是,伍中豪并沒有入選36位軍事家。原因也許很簡單,在秋收起義時,伍中豪隻是一個營長,而羅榮桓這個秋收起義中的連長,最後當了元帥。秋收起義部隊中還有譚政大将。出于“代表性更全面”的考慮,伍中豪就沒有這個身後榮譽了。

平江起義部隊中,出的烈士太多了,黃公略隻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女将軍胡昀1934年被錯殺、鄧萍長征中中彈犧牲、張榮生井岡山時犧牲、李燦在上海地下黨工作時被捕犧牲、賀國中黃純一也是在戰鬥中犧牲。

平江起義部隊中活到解放後的其實主要有四位,紅五軍軍長彭德懷,開國元帥第二位;紅五軍黨代表滕代遠,建國後擔任鐵道部部長;紅五軍某班班長李聚奎,開國上将。

黃公略犧牲時,紅三軍實際上已經成為不亞于紅四軍的絕對主力部隊,是以,如果黃公略能夠繼續作戰,不斷建立功勳,在後來有可能有這樣一些前途;

第一種情況,長期擔任中央紅軍主要指揮員,抗日戰争中外放為一方軍事主官,有可能成為元帥級别。這種情況類似于林彪和羅榮桓。

第二種情況,抗日戰争中帶領一部挺進敵後,建立穩固根據地,然後在解放戰争中大放異彩,建國後有可能成為大将。這種情況,可以參考陳赓和粟裕。

第三種情況,長期戰争留下傷病,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也沒有特殊功勳,隻能給軍事主管敲敲邊鼓跑跑龍套,建國後有可能成為上将。這種情況,可以參考蕭克。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以黃公略在紅軍時期的表現看,如果沒有部隊轉移途中的意外犧牲,大機率會是前兩種情況,也就是說,黃公略極有可能成為大将。

不過,話說回來,黃公略在中央紅軍的資曆,真的是夠高的了。

我們不妨看看黃公略在紅三軍的那些部下,後來都怎麼樣了。

紅三軍隸屬于紅一軍團,黃公略是軍長,陳毅元帥是政治委員,周子昆(後來成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皖南事變中犧牲)是參謀長。

三個師長分别是第七師師長陳伯鈞,政治委員李濤;第八師師長劉疇西,政治委員王如癡;第九師師長徐彥剛,政治委員朱良才。這些人中,陳伯鈞來自于秋收起義部隊,後來成為開國上将。李濤也是開國上将,劉疇西畢業于黃埔一期、伏龍芝軍事學院,後擔任紅十軍團軍團長,犧牲;王如癡追随劉疇西進入紅十軍團,最後也犧牲了;徐彥剛後來接替黃公略擔任紅三軍軍長,戰敗犧牲;朱良才,《朱德的扁擔》作者,開國上将。

在一些粟裕傳記中,談到粟裕率部俘虜了張輝瓒。可是實際上,活捉張輝瓒的部隊,肯定是紅三軍所部。從當時的情況看,粟裕并不是紅三軍三個師中的師長,粟裕後來的上級劉疇西、王如癡則是紅三軍第八師師長政委。如果粟裕俘虜張輝瓒為真,那他當時一定是紅三軍的副師長或團長。

如果黃公略沒有犧牲,建國後會被授予元帥還是大将?

黃公略是解放軍建軍時期非常重要的軍事家,資曆很高、理論水準也很高,但是非要說他一定能當元帥,還是有些誇張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