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市番禺區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葉珊瑚作政府工作報告

南都訊 根據廣州番禺釋出,10月26日下午,廣州市番禺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大會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第一次全體會議執行主席徐永主持,代理區長葉珊瑚作政府工作報告。

據了解,在為期四天的議程裡,大會将選舉廣州市番禺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選舉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區長、副區長,選舉廣州市番禺區監察委員會主任,選舉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院長、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舉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廣州市番禺區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葉珊瑚作政府工作報告

初步形成汽車産業叢集

五年來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31.5%

政府工作報告從六個方面對十七屆區政府工作進行了回顧:一是重大産業平台體系建構成型。南大幹線經濟帶“一軸七平台”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南站地區從功能單一的交通站場向“站城一體、業态融合的大灣區門戶樞紐”轉型。長隆萬博片區成功打造為華南闆塊CBD,商事登記企業超2萬家。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廣州大學城成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節點。番禺汽車城獲批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汽傳祺第200萬輛整車順利下線,廣汽埃安銷量穩居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列,初步形成汽車産業叢集。

二是産業結構更加優化。五年來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31.5%,基本形成以汽車産業為龍頭,通用裝置、電氣機械器材、電子裝置、珠寶首飾為代表的全産業鍊。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增長186.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上升至59.1%,先後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二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三是創新活力不斷迸發。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800家、主機闆上市企業22家、新三闆挂牌企業64家,全區專利授權量超7萬件。彙聚兩院院士46人、科研人員和大專學曆以上人才約62萬人。

四是城市品質穩步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農村環境顯著改善,城市更新有序推進。50條重點河湧全部消除黑臭,順利完成第一輪、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及第一輪“回頭看”各項配合保障工作,共承辦案件357件,案件辦結率100%。

五是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采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的應對和防範措施,實作了聚集性疫情零擴散、複工複産零疫情、院感零發生、特殊場所零感染。社會保障水準不斷提升,教育事業成果豐碩,醫療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社群治理不斷深化。深入推進平安番禺建設,五年來沒有發生較大以上生産安全事故。

六是政府效能進一步增強。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共辦理建議和提案1492件。

力争進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第一方陣

未來五年是番禺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十八屆區政府的工作目标為: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力争進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方陣。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創新強區建設取得新突破,改革開放邁上新台階。聚焦融入都市區、引領都市圈、屹立都市群定位,建設生産發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生機無限的華南樞紐、嶺南水鄉、灣區門戶、高鐵新城。努力實作城市功能品質更優,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社會環境平安有序,生态更加美麗宜居,民生福祉顯著提升,政府更加廉潔高效。

葉珊瑚強調,未來五年是番禺區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番禺必須搶抓先機,務實創新,銳意進取,確定實作“十四五”發展目标任務,努力推動政府工作再上水準。

一是堅持創新引領,打造灣區經濟高品質增長極。按照“立足灣區,面向世界”,建設現代化親海智城的思路,高水準、高起點建設優化提升南大幹線經濟帶和番禺珠江沿岸經濟帶,打造“以點帶面、串珠成鍊、引城入海”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二是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動“雙區”建設、“雙城”關聯走深走實;深化營商環境改革,進一步完善招商機制,全面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促進外資外貿穩中提質。

三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動城鄉深度融合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着力建設交通強區,加快南大幹線經濟帶與“六縱六橫”基礎路網的有機融合;推動基礎設施綜合提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四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态美麗宜居番禺。高品質推進生态保護與建設,争創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全方位做好大氣污染治理,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多舉措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效,推動50條重點河湧全面實作“長制久清”。

五是統籌安全和發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努力建設平安番禺,持續開展各項違法犯罪專項打擊行動;持續加強城市管理,優化提升主幹道沿線綠化亮化美化水準;不斷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加強社群網格精細化管理;守牢守好城市安全底線,完善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

六是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準。聚焦共同富裕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堅持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聚焦增量提質發展教育事業;聚焦品質提升打造健康番禺,全力防範境外域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聚焦嶺南文脈更新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産業結構優化更新,滿足人民群衆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是堅持黨的上司,建設法治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全面加強黨的上司,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全面建設法治政府,持續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民生;紮實建設實幹高效型政府,實實在在做事,一件一件幹,幹一件成一件。

采寫:記者馮芸清 實習生梁思華

通訊員何洋 黃國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