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海陽這塊地面上,有一個員外姓康名旺,鄉人風趣地稱他"康王"。老員外美滋滋地想:康王是一朝帝王,吉利!吉利!從此改名"康王"。康家有良田幹頃,四合房三所,當鋪、錢莊各一處,真是糧食滿倉,金銀滿庫。算得上是當地頭号富戶。
康員外一連生了七個閨女,六十歲得子,取名如意。夫妻愛如掌上明珠,慣得生疼,恨不能加嘴銜着。慣子如殺子。如意養成了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說一不二的壞脾氣;長大成人,更是成了"強鐵頭"。爹爹叫他往東,他偏往西;媽媽叫他打狗,他偏打雞。如意雖不如意,但因為是老生兒子,老倆口便什麼事都由着他。
一年,"康王"請來出名的風水先生,在垛山根下一條形如口袋的大溝裡,踩了一塊好茔地,在這裡葬身,後代能出一朝天子。康員外大喜:果然應了康王的好兆頭!"康王"臨終前犯了難。心裡想,若叫兒子埋在山底,他一定葬在山頂;如說葬在山頂,說不定他倒能埋在山底。便由着如意的習性留下遺囑:"把我埋在垛山頂上,"說罷就咽了氣。開穴修墳那天,如意想:我從來沒聽爹一句話,今天爹死了,我可得聽他的囑咐。于是果真把"康王"葬在垛山頂上。如意哪裡知道,糠裝在口袋裡,散碎不了,而放在山頂,經風一吹,幹幹淨淨,四處飄零,注定着家破人亡。
"康王"死後,如意結交一幫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無所不為。不到兩年,萬貫家财折騰得水盡鵝飛。如意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結果餓死在荒郊野外,喂了野狼。至今,當地人責罵不聽話的孩子,便說:"你真是康王的後代!"(海陽縣志)

文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