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亞特克萊斯特集團與廣汽正商讨停産其廣州工廠,同時也在尋求出售其持有的廣汽菲克20%股權。要知道,廣汽菲克由廣汽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聯手投資約170億元打造,在華擁有長沙工廠和廣州工廠兩大生産基地以及一座發動機工廠,總體産能高達32.8萬輛,怎麼在短短幾年間廣汽菲克就會如此落敗了呢?

與在華盡顯頹勢不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母公司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極度搶眼。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實作淨營收726.1億歐元,實作淨利潤58億歐元,創造了56.15億歐元的正向現金流。
分地區看,北美地區表現最為耀眼。上半年實作銷量87.3萬台。旗下的皮卡品牌RAM創造美國市場銷量紀錄,旗下的SUV車型Jeep牧馬人4XE成為全美二季度最暢銷的插混車型。本土歐洲市場則實作銷量166.4萬台;南美市場也實作了42.4萬台的銷量成績。但唯獨包括中國、印度的亞太市場僅實作10.2萬輛銷量,成為集團銷量吊車尾。
按理說,坐擁包括Jeep、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品牌的Stellantis集團在華不應是這番光景。的确,在廣汽菲克實作下線的2015年,其在一年時間内就量産推出了自由俠、指南者、大指揮官等車型。在2016年斬獲17.99萬輛銷量,2017年更是創下新高達到22.23萬輛。但到了2018年境遇就急轉直下,從22.23萬輛直接下滑至2020年的4.05萬輛。今年以來更是表現慘淡,1-7月累計實作銷量1.23萬輛,産量更是直接下滑至7898輛,這也與當初廣汽菲克成立時的數十萬輛目标相去甚遠。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Stellantis集團沒有适應時代發展,在全行業步入衰退的2018年,廣汽菲克沒有銳意進取進行研發更新工作,導緻其車型相較于競品缺乏競争力。同時由于合資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當時忙着與PSA集團進行合并,這也間接導緻了其無暇顧及中國市場。除了廣汽菲克,Stellantis集團在華的合資公司比如神龍汽車、長安PSA表現都相當慘淡,這隻能說明,市場的衰退是外因,而真正核心原因還是在于Stellantis集團内部出現了對中國市場的誤判。
當然,對于中國市場,即使表現慘淡,跨國車企普遍也不會選擇像鈴木那般直接退出。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隻要哪怕提升1%的市占率,那麼銷量都将迎來飛速增長。今年7月,新履職的廣汽菲克總裁穆安澤在成都車展上宣布,要持續推行One Jeep計劃,将Jeep進口車和國産車兩個概念融為一體,在中國Jeep将以一個統一的形象面對消費者。
的确,在我國仍有不少Jeep的忠實粉絲,但是國産Jeep的市場号召力遠不及進口車型,選擇打通合資與進口車的品質及服務,廣汽菲克有望迎來涅槃。但不管如何,Stellantis集團在華逐漸被邊緣化已經成為趨勢,在造車新勢力以及傳統車企不斷變革的當下,廣汽菲克想要重回2017年的巅峰怕是很困難了,轉讓20%的廣汽菲克股權也充分暗示了Stellantis集團自身也對我國市場有些不自信,這樣怎能絕地反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