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晶、譚立英在實驗室。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5月25日上午,當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迎來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時,在現場的科技人員中有一對教授夫婦,他們就是共同創辦哈工大衛星雷射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哈工大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馬晶和譚立英教授。
回憶起與總書記面對面的場景,夫婦二人滿懷深情。平時一身休閑裝扮的馬晶教授,這一天西裝革履,分外精神;譚立英教授更是西裝套裙搭配白色高跟皮鞋,莊重典雅。當總書記在展廳參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時,馬晶教授第一個為總書記做介紹。他在哈工大衛星雷射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展闆前,向總書記介紹他帶領團隊深耕25年的科技成果、注冊公司情況,并拿着雷射通信終端裝置介紹雷射通信研究進展。
“當介紹我們試驗的主要性能名額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時,總書記聽了特别高興。總書記聽得認真,看得也非常仔細,當我介紹我們下一步要做的項目時,總書記立刻指向展闆上對應的内容。”總書記的專業、專注、平和、親切,給馬晶教授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他說:“總書記看問題特别敏銳,在大量資訊中能迅速抓到關鍵點。”當總書記走向下一個展位時,特意轉過身來,再次與馬晶握手。“總書記的手特别有力,讓我從中感到溫暖和激勵!”
當總書記從展廳來到中央大廳時,省委書記王憲魁為總書記介紹等候在那裡的譚立英教授,風趣地說:“這就是夫妻店的那位。”譚教授也大大方方地指着馬晶教授說:“他是我夫妻。”總書記笑着點頭,非常開心。總書記微笑着與圍攏過來的科技工作者一一握手。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總書記即興發表了熱情的講話。作為同一個科研團隊裡的戰友、事業上的搭檔,這對伉俪又一次共同見證了一個難忘的時刻。
馬晶與譚立英從1978年上大學時的同班同學,成為生活、事業上默契的伴侶,至今一路比翼齊飛38年,在衛星雷射通信領域共同深耕已有25年,被人羨慕地稱為“夫妻教授”。2015年1月9日,馬晶和譚立英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星地雷射鍊路系統技術”獲得了我國發明創造的最高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譚立英告訴記者,所謂衛星雷射通信,就是用“雷射光束”把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面連結起來,通過雷射進行高速資訊傳遞。衛星雷射通信的資訊傳輸能力遠大于微波衛星通信,可以形成空間雷射高速實時資訊網絡,使衛星具有前所未有的資訊傳輸能力。“想象一下,在時速高達2.8萬公裡高速運動的衛星與地面站之間,在近2000公裡的距離下實作微弧度量級精确雙向極窄光束互相對準,可以說是在成千上萬公裡動态條件下的‘針尖對麥芒’。”
去年10月,哈工大衛星雷射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從此,教授夫婦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馬晶任公司技術總監,譚立英出任董事長,開始了從實驗室到面向市場的轉型之路。“過去我們對科技成果轉化并不上心,還是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政策也不太了解。完全是在省上司的多次推動下才下決心邁出這一步。”譚立英向我們描述自己的心路曆程,她說:“2015年,陸昊省長到我們實驗室來考察,當時他就說‘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轉化?’可以說是非常委婉地批評了我們,然後幾次開會,省長都提出我們的理念應該轉變,應該讓科技成果為國家服務。胡亞楓副省長又與我們多次長談,我倆把省裡的檔案從頭學到尾,了解了多項實質性支援政策,才從思想上轉過了這道彎。”
這次,他們在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親耳聆聽總書記對科技人員的熱情鼓勵和親切囑托後,内心更堅定了這種選擇。譚立英說:“我覺得習總書記的講話,是對科技人員做了一個動員,希望我們在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重要階段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用我們的技術為國家做更大貢獻。國家這麼鼓勵,總書記這麼關心,我們下決心一定要把企業辦好,争取盡快由科研人員轉變為實用人才,完成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轉型。”馬晶也感慨,這次總書記看了這麼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項目,都給予肯定,并明确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着力建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創新成果要從實驗室走向企業,進而走向市場,服務國家建設才是科研的最高目标,現在看來這條路是對的,總書記給我們吃了一顆加速科技成果産業化的定心丸。”馬晶語氣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