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一本中西文化沖撞的好書,一本教育兒子和媽媽的好書,更是個人進行自我修煉的好書。
這是一本極其真誠的書。沒有說教,沒有遮掩,兩顆真實的靈魂在真誠地訴求。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母子倆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異國的兩代人之間穿越中西方文化沖突、價值沖突,彼此坦誠交流、了解和寬容,從陌生到朋友。
全書由母子倆寫的36封家書組成,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兩代人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書信的溝通交流是有靈魂的,因為你可以感受到書寫者的情緒和态度,而不隻是幹枯的字眼。
全書是以書信的形式,一往一來,文字的情誼與溫度四散開來。孩子率性,朝氣,困惑,像是吮足了溪水的小水牛,迎接着朝陽。母親則溫和,通達,沉穩,願意隻當一隻偶爾陪伴的水鳥,遠遠地目送着。

這是一場母子之間的對話,探讨關于獨立與自由、文化與沖突、母愛與逃離的深度話題,兼具思想性、情感性與可讀性。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修行,但是别忘記帶上你愛的人。
龍應台和德國丈夫分開,帶着小兒子菲利普在香港,而安德烈和父親在德國,當十八歲身高一米八四的安德烈對她說:“不,我不是你的安安,我是我”時,媽媽的心都碎了,她覺得和兒子漸行漸遠,龍應台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并不“喜歡”她。他們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龍應台不會寫德文,安德烈不會寫中文,這些書信便用英文完成,再翻譯成中文。
母親曆經人生曆練,字裡行間展現出來樸素、嚴謹、博學,求實、認真;兒子在三觀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母親緩慢被動地的交流,形成鮮明的對比,兩代人的代溝都在溝通過程中字裡行間融化了,做到了換位思考,互相了解,互相包容,給兒子青春留下厚重的色彩!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一封一封你來我往的信,一個一個豐富多彩的話題,三年來不間斷的情感交流,如她所說“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恒長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假如有這麼三年,能和你最愛的家人毫不避諱地聊聊最真誠的想法,怎麼不讓人偷着樂呢?
一封封書信傳遞着兩代人的情感,一來一回地傳送,迎來的是兩顆心的更加了解和日趨緊密。
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願愛不要當機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裡。
基于了解和包容的愛才能永恒,父母有時候也是個孩子,需要我們去哄去關注和給予肯定、贊揚,而孩子有時候也是個大人,需要父母去傾聽,放手讓他高飛,和尊重了解,真正幸福的親子關系,需要雙方去悉心培育,不能偷懶,單方面的澆灌結不出甘甜飽滿的果實,它必定是苦澀而幹癟的,如果你還沒找到和父母的正确積極溝通方式,不妨閱讀一下這本書,它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親愛的安德烈 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龍應台人生三書彩色插圖第2版 ¥35.6 購買
這是一本适合兩代人共讀的書籍,雖然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但是我們都坐上了“幼稚——成熟”号列車,一路相伴前行。
最好的教育是《孩子你慢慢來》,最坦誠的溝通叫《親愛的安德烈》,最感人的親情是《目送》(集結三本親情之作彙成《人生三書》)。
【好書分享】龍應台人生三書親愛的安德送孩子你慢慢來好書分享 ¥108.8 購買
有人說《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挂和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
那《孩子,你慢慢來》就是一本觀察日記,寫孩子的成長,兄弟的玩鬧,夥伴的嬉戲,母親的欣喜;寫莽撞和稚嫩,無奈和憂慮。
《親愛的安德烈》就是一部成長手冊,寫男孩的迷茫,青春的沖撞,母親的希冀,母子的互怼;寫失措和信仰,軟弱和希望。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會有波瀾起伏的,或許是三部曲,或許是四部曲,或許其它~每一曲目的旋律或許填滿了歡快和甜蜜,或許交織着痛苦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