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 危害症狀 防治技術

據悉,2019玉米粘蟲大規模出沒,湖北漢川、天門、嘉魚等地的玉米黏蟲已經發生,部分地區危害嚴重。那麼2019玉米粘蟲有哪些發生規律?玉米粘蟲有危害嗎?玉米粘蟲如何防治?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 危害症狀 防治技術

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

玉米粘蟲為遠距離遷飛性害蟲。無滞育現象,隻要條件适宜,可連續繁育。在我縣一年發生3代。每年春季由南方省份遷入,為害拔節孕穗期的小麥。二代粘蟲為害夏玉米,發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三代粘蟲發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

秋季随着氣溫下降,玉米粘蟲随高空氣流回遷南方。在自然情況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後各3-6天,幼蟲期14-28天,前蛹期1-3天,完成一代約40-50天。幼蟲常常群集遷移為害,多在早、晚活動成蟲,即早晨日出到10時以前和傍晚前後。成蟲飛翔能力強,具有遠距離遷飛為害特征,晝伏夜出,對糖醋液和黑光燈有較強趨性,多在小麥中下部枯黃葉尖、葉鞘内産卵,單雌産卵1000-2000粒。

2019玉米粘蟲危害症狀

玉米粘蟲是一種具有暴發性、毀滅性的害蟲,俗稱行軍蟲、剃枝蟲、夜盜蟲、五花蟲等。對農作物糧食産量有影響的是粘蟲的幼蟲,是一種暴食性害蟲,能吃光作物葉片,咬斷作物的穗,造成嚴重減産。

幼蟲共6齡,1~2齡多隐藏在作物新葉或葉鞘中取食為害,晝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葉肉,殘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條斑。

3齡以上幼蟲為害葉片後呈現不規則的缺刻,暴食時,可吃光葉片。大發生時将玉米葉片吃光,隻剩葉脈,造成嚴重減産,甚至絕收,同時抗藥能力要比2~3齡增強約10倍。

是以,在3齡前防治效果最好,因為此時粘蟲的抗藥性最弱。在防治上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以提高防效。

玉米粘蟲防治技術

由于玉米粘蟲是一種“爆發”性的害蟲,是以,對玉米粘蟲的防治應在全面監測的基礎上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

1.農業防治

1)适時早間苗、定苗

間苗宜早,應選擇在幼苗将要紮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葉進行。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齊苗和顔色一緻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2)鏟前深松、及時鏟趟

出苗後進行鏟前深松或鏟前趟一犁。沒有使用化學除草藥劑的,頭遍鏟趟後,每隔10~12天鏟趟1次,做到三鏟三趟;使用除草劑的可趟2遍。

3)提早追肥

玉米7~9葉期或拔節前進行,追肥總氮肥量的75%~80%,追肥部位離植株10~15cm,深度8~10cm。

4)及時除草

抓好除草工作,控制草荒,避免藥害發生。對已進行苗前化學除草的地塊,不提倡再次使用苗後化學除草,以鏟趟等農藝措施控制草害。對于化學除草效果較好、沒有出現草荒的地塊,也要搞好鏟趟,活土增溫,對草荒嚴重地塊可進行化學安全除草,可選擇煙嘧磺隆+莠去津或硝磺草酮或甲其磺草酮,于玉米3~5葉期用藥,盡量避免使用2,4-D丁酯。對煙嘧磺隆較敏感的品種,可選用苯吡唑草酮+莠去津進行防治。

2.生物防治

這裡說的生物防治是指用生物制劑進行防治,低齡幼蟲期用25%滅幼脲3号懸浮劑750mL/hm2,對水450kg/hm2均勻噴霧,既保護天敵,又對作物安全,且用量少不污染環境。

3.實體防治

1)誘殺成蟲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糖醋液誘殺成蟲,用糖醋酒液或其他發酵有甜酸味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誘液,再加入少量敵百蟲,将誘液放入盆内。每天傍晚打開蓋子,将誘液置于田間距地面lm處,次日早晨取回誘盆取出蛾子并加蓋,以防誘液蒸發。2~3天加一次誘液,5天換一次,連續16~20天。

2)草把誘卵

粘蟲喜歡在黃色枯草上産卵。是以,把稻草松散地捆成直徑5cm的小把,插于玉米田間,高于植株,把糖醋液噴在草把上效果更好。5~7天換一次,換下的草把要集中燒毀。凡是誘蛾、誘卵的糖醋盆、草把附近,每隔7天噴一次藥,把卵所孵化出的幼蟲殺死。

4.化學防治

1)毒餌誘殺

用90%敵百蟲1500g/hm2對适量水,拌在22.5kg/hm2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餌,于傍晚時分順着玉米行撒施,進行誘殺。可以就地取材,用一個塑膠桶或鐵桶,在它的底部鑽上幾個篩藥孔。放在小推車上,邊走邊撒。

2)葉面噴霧

蟲齡在3齡以前的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450mL/hm2;蟲齡在3~4齡時用48%毒死蜱225~300mL/hm2或0.5%甲維鹽450~600mL/hm2對水450kg/hm2均勻噴霧。田間地頭、路邊雜草都要噴到。蟲齡大時要适當加大用藥量;同時,蟲量大的田塊,可以先拍打植株将粘蟲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噴藥,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施藥時間最好選在早晨或傍晚,以提高防治品質。

3)撒施毒土

用40%辛硫磷乳油1125~1500g/hm2适量加水,拌沙土600~750kg/hm2揚撒,可保護天敵,又可兼防玉米螟。配置毒土濕度要适中,有一個判斷标準就是手捏成團、落地即散。一般以手捏成團狀,手松開後能自然散開為好,過幹容易造成粉塵飛揚,過濕的話撒不均勻,影響藥效。

以上就是農資小編為大家介紹的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危害症狀以及防治技術,想了解更多玉米種植技術,可以關注:微信号:huobao3456tv學習更多,關注後你也可以留言回複想了解的植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