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國一位官員給一個領地的主人寫信說: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注意到,最近你在你的池塘出口處修建了兩個木頭碎片堤壩,這種行為沒有得到政府的授權,也沒有相應部門的許可。我們認為這種堤壩非常危險,如果不在幾天内拆除這座堤壩,将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很快,領地主人就回信說:這座堤壩是由幾隻河狸所為,我們沒有付它們工資,它們也沒有征得我的同意,不過我覺得你将它們偉大的工程堤壩稱之為木頭碎片,可能大大傷害了它們的感情。
收到領地主人的回信之後,相關部門立即撤銷了這項警告,并沒有阻止河狸繼續修建堤壩。

<h1 class="pgc-h-arrow-right">河狸的堤壩</h1>
河狸屬于齧齒類河狸科,也是河狸科唯一存活至今的一屬。現如今一共有兩種河狸,一種是美洲河狸,一種是歐亞河狸,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會修築堤壩,似乎修築堤壩已經刻在了它們的基因之中。
樹枝是河狸修築堤壩的主要材料,它們會利用自己鋒利的門牙将樹木咬斷,然後将它們分割成一小截一小截地帶回河流中。值得注意的是,河狸更偏向于直徑10厘米左右的樹枝,即使它們有能夠咬斷更大的樹木,但它們也隻會将直徑10厘米左右的樹枝搬運到建壩的地方。
很多人以為河狸隻是把木頭拖入到水中,然後自然形成堤壩。但事實上,河狸修築的堤壩是非常有講究的。
它們會先用較粗的樹枝鋪在建設堤壩的地方,然後用小樹枝等交錯地疊在上方,并且将樹枝分叉較多的一方朝向河流的下遊,這樣多叉的樹枝可以支撐着壩體不被水流沖垮。
用樹枝修建好了之後,河狸會潛入到水下,用水中的泥沙,小石塊等将縫隙填滿,使得水流難以從堤壩處通過,起到攔截水源,擡高水位的作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河狸為什麼要築壩?</h1>
我們修建堤壩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水資源,攔截洪峰,以及發電等功能,也就是說,人類修建堤壩是防範自然災害,同時生産清潔能源。
但是河狸築壩的目的顯然不是造福人類,它們從幾十萬年之前就開始築壩,目的其實是為了保證巢穴的安全。
河狸沒有自保能力,在自然界中天敵衆多,如果沒有保命的本領,它們一定在演化中被自然選擇淘汰了。
為了躲避天敵,河狸通常會把自己的巢穴入口修建在水面之下,将巢穴安置在河邊或者水中。
河狸的巢穴高1.5~3.0米,巢屋底部直徑約2.5米,非常寬敞。為了躲避天敵,巢穴的外圍也會使用木頭修築,并覆寫上一層厚厚的泥土,這不僅可以保護它們的巢穴不被其他生物發現,還可以使巢穴内部冬暖夏涼。
河狸之是以要修建堤壩,是因為河水具有季節變化,如果河水的水位下降,此時它們的巢穴入口就會暴露在外面,是以它們會修建堤壩攔截水源,擡高水位。
它們雖然是為了自身考慮才修建的堤壩,但河狸修築的堤壩對于自然界而言至關重要。
我們知道,濕地和池塘對于水生生物非常重要,不僅兩栖類動物以及魚類等可以在水中産卵,就連幼崽鳟魚和鲑魚都會在池塘中育兒,還有許多鳥類會在這裡捕食。
河狸修築堤壩之後會擡升水位,也會順道擴大堤壩上遊的濕地面積,為這些生物擴大了生存空間。據研究發現,太平洋西北部地區引入到河狸之後,當地的虹鳟幼魚的存活率增加了52%。
再者,河狸修築的堤壩還可以蓄水保水。在過去美國的蘇溪河在7、8月份時幾乎不會流動,但經過河狸修築堤壩之後,這裡的水流可以實作全年不斷流,這是因為河狸的堤壩可以在洪期時蓄水,擴大池塘、水流的面積;而在旱季時,池塘或者水流的面積會萎縮,這些多出來的水會湧向下遊地區。
也就是說,河狸其實是一種優勢物種,它們在當地越活越,當地的其他物種就會越收益。隻不過河狸也有自己悲催的一面,它們在啃咬樹木時,無法準确判斷樹木倒下的方向,以至于被倒下的樹木砸死。
曾經有兩名生态學家發現,每年的8-11月份的時候,總是河狸兇殺案高發期,結果發現它們在這段時間裡最愛修築堤壩,以至于經常被咬斷的樹木砸死。
可能河狸在演化時也萬萬沒想到,自己最大的天敵竟然不是食肉動物,而是被咬斷的樹木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