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作者:農技書房

作為世界聞名的珍貴觀賞類植物,紅杜鵑在歐美國家受到很大的歡迎。但在我國,對于紅杜鵑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種植技術方面,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拟結合貴州省習水縣林業局的種植經驗,對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進行詳細的闡述,以便可以将技術推廣,促進我國紅杜鵑栽培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

紅杜鵑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觀賞性植物,在歐洲的法國、意大利以及波蘭等國家廣受歡迎。它主要由馬銀花亞屬、有鱗杜鵑花亞屬裡的常綠杜鵑雜交而成的,既适合花盆裡栽種,也适合在野外栽種,是以,紅杜鵑在歐洲久負盛名。由于它的形狀與傘相似,再加上株型比較好看、花的顔色也比較的漂亮,進而成為高檔花卉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同時,由于它具有非常強的适應力,在城市綠化美化方面應用的範圍也比較廣。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h1>

紅杜鵑即紅色的杜鵑花,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海拔800 m左右。紅杜鵑的花序呈現出總狀傘的形狀,花開的形狀有如球形,花的色澤非常的鮮豔。

紅杜鵑的根系非常的發達,适宜在環境潮濕的環境下生長,在耐寒方面有着極強的耐寒力,可以承受-10 ℃的低溫。但紅杜鵑的不耐高溫,溫度達到35 ℃以上後,就會對植物的成長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土壤方面,比較适合的土壤是團粒結構較好,pH值為5.5~5.6的疏松土質。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h1>

2.1 紅杜鵑的栽種技術

2.1.1 對土壤進行改良

土壤是紅杜鵑生長的基礎,是以在栽種之前,必須對土壤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改良土壤時,将肥土、粗沙以及地上的紅松葉按照一定的比例(通常是等比例)進行混合,以此作為種植紅杜鵑的土壤。此外,在使用等比例混合後的泥炭藓和粗沙中也可以種植紅杜鵑。如果土壤的堿性比較大的話,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得鐵硫酸鹽或者是硫磺粉,這樣可以起到降低堿性,提高土壤酸性的目的。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2.1.2 對杜鵑進行移植

土壤改良之後,就可以對紅杜鵑進行移植了。移植的時間可以選擇在開花期,但是這樣一來會碰到抗性的麻煩。此外,如果恰逢暖冬,同時杜鵑的根系沒有受到損壞的話,春天和秋天都是較佳的移植季節。如果處在有霜凍的地方,一般選擇在春天移植比較适宜,這樣可以避免移植時杜鵑受到凍害的侵蝕。移植紅杜鵑,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程式:首先,對即将移植的杜鵑進行修剪,使得其根部形成比較健壯的根球;其次,選擇在杜鵑處于休眠期進行移植,若此時土壤沒有被當機,那麼可以将時間選擇在春天或者秋天進行;再次,移植的時候不可以破壞根部的土壤;最後,如果根部受到了移植的脅迫,那麼可以對杜鵑的頂部進行修剪,這樣可以起到調節的作用,使根頂端能夠快速的生長。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2.1.3 對杜鵑進行定植

移植後要選擇大小合适的坑來進行定植,通常情況下,坑的尺寸要相對大一些,深度要深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紅杜鵑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挖坑前得表土不要破壞掉,待杜鵑移入後,将其回填到底下,另外再加上一些腐殖土。此外,還可以将表土、泥炭土、腐殖土或者砂土按照30%、30%、30%、10%的比例進行混合,之後填充到坑裡面。最後,使用散碎的樹葉或者是木屑将地标覆寫住,厚度為4~5 cm。定植完成後,不要用力踩踏定植坑。

2.2 栽種後期的管理

在對紅杜鵑進行定植後,後期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結合實際經驗對栽種後的管理問題進行比較詳盡的闡述。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2.2.1 生長溫度

紅杜鵑喜陰涼,可以在-10 ℃的環境下生長;溫度如果升高到35 ℃以上,對于植物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是以,在移植後如果周圍的溫度超過了30 ℃,就應該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如可以進行通風、對其進行遮陰等。雖然植物耐寒性比較強,但也要防止其超過可耐寒的溫度而受到凍害。

2.2.2 日常澆灌

在對紅杜鵑進行澆灌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使用酸性較大的水,且不可使用自來水以及含鹽含鈣較大的水進行澆灌。此外,在進行養護的時候,要確定紅杜鵑的種植地不發生旱澇災害,以防止對杜鵑的生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為了確定杜鵑的根系吸足水分,通常的做法是向杜鵑的枝葉以及周圍的環境噴灑水,以提高周圍環境的濕度,利于杜鵑對水分的充分吸收。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2.2.3 病害防治

紅杜鵑極易誘發的病害主要是莖腐病,這種病害使得杜鵑的樹皮呈現褐色,并且會不斷的蔓延,導緻枝葉漸漸枯萎,最後導緻死亡。這種莖腐病對杜鵑生長帶來的破壞性是極大的,如果養護不慎患上這種病,治愈的可能性比較小。是以,必須進行病發前的預防。預防莖腐病可以使用托布津500~600倍液配合葉面肥進行,噴灑的周期大約是3~5 d,每周期噴灑一次。同時,如果發現有死亡的杜鵑,要及時的将其清除幹淨。

2.2.4 植株修剪

紅杜鵑的繁殖能力很強,不同的時期要對植株進行不同的修剪。幼苗時期,修剪的原則是為了保證骨幹枝生長;同時,促使其擴大樹冠,而等到骨幹枝生長定型後,為了促進分枝的生長,要将樹心摘除,等到樹冠成型以後,對于一些殘枝應該給予剪除,以此來確定杜鵑花冠的美感。

紅杜鵑栽培技術,注意這幾點,花色豔麗,葉子綠、開花多1 紅杜鵑的生長習性及特征概述2 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3 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3 結語</h1>

紅杜鵑由于具有非常大的觀賞價值;同時,還可以用作城市園林的綠化,是以,必須對新時期紅杜鵑的栽培種植技術進行研究,提升栽種水準,以此來擴大紅杜鵑的應用價值。本文先分析了其生長的習性和特征,然後重點闡述了紅杜鵑的栽培技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紅杜鵑栽培技術的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