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漁夫”與海的故事:把遠洋漁業基地建在茅利塔尼亞

中新社福州4月1日電 題:“新漁夫”與海的故事:把遠洋漁業基地建在茅利塔尼亞

中新社記者 龍敏

“知道茅利塔尼亞在哪麼?那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跟福建同樣美麗富饒。”甫一見面,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的“新漁夫”蘭平勇就這樣問道。

8年前,蘭平勇決定把他的遠洋漁業基地建在茅利塔尼亞。當時,身邊的朋友覺得這個想法近乎瘋狂。茅利塔尼亞這個非洲西北部的國家,距離他常住的福建省超過10000海裡。

福州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告訴記者,早在那時他就判斷,必須“走出去”,從近海走向境外、從大洋轉向過洋是國際漁業合作的必然趨勢。

自2009年開始,蘭平勇開始考察非洲、南美多國。2010年6月,在茅利塔尼亞努瓦迪布,他注意到,當地漁業資源豐富,但加工、保鮮技術落後,發展空間巨大。更令他下定決心的是,當地完善的漁業開發立法,對捕撈工具、生産制度及手段等作出了具體規定,“唯有完善的立法方有可持續的産業發展。”

一個總投資3億美元、占地9萬平方米,涵蓋捕撈、倉儲、加工、修造船、海水淡化等全産業鍊的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在茅利塔尼亞的沙漠邊緣拔地而起。現在,每周有25個貨櫃、總量超過2500噸的魚貨,從那裡發往中國、歐美、日韓等地。

“每周都會有飄揚五星紅旗的船隊,滿載着非洲西海岸的海産品,在經過50餘天的航行後順利抵達福州。”蘭平勇說。

蘭平勇出生與成長的連江縣黃岐鎮,位于中國東南沿海,介于閩東、閩中兩大漁場中間,地理位置優越,是遠近聞名的漁鄉。蘭平勇的爺爺就是當地一位漁民,他至今仍忘不了幼年時爺爺帶他出海捕魚的場景:搖着小舢闆出海,在風浪間穿行。

然而,蘭平勇原本從事輕工國際貿易。直到1999年和幾個老鄉合夥買了兩艘船,他才再度延續家族的傳統,成為一名“新漁夫”。

“我是有着深深的漁民情結的。”蘭平勇說。從此,這位中國“新漁夫”的船隊規模快速擴大,漁業規模也越來越大。

目前,“宏東漁業”已是茅利塔尼亞第二大企業,年産值5億多元人民币,帶動當地2500多人就業。“宏東漁業”與茅利塔尼亞簽訂了50年漁業合作協定,其他非洲國家也希望進行合作。

談及在非洲西海岸所取得的成功,蘭平勇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互利共赢。

采訪過程中,蘭平勇拿出手機,點開一張張圖檔給記者看:“公司不但手把手教當地漁民如何駕船、捕撈,還在園區建起教育訓練中心和員工康樂活動中心,配置班車接送當地員工。”

中國的強大是另一關鍵性因素。他舉例說,此前,由于亞丁灣索馬裡海域的安全因素,“宏東漁業”的大型船隊隻得選擇走好望角海域往來中國;現在,船隊經過亞丁灣索馬裡海域,有中國軍艦護航,時間省了十幾天,這讓船員們感到無比自豪。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首任全國人大代表的蘭平勇提出了“繼續支援遠洋漁業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他希望為遠洋漁業基地的長期安全運作提供法律保證,也期待“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更多的國家參與到合作中來,互利共赢。

“我要将最天然、最優質、最健康的海産品帶到餐桌上。”蘭平勇說。(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