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多地海關破獲境外走私動植物案件。
青島海關
查獲38隻非法入境活體螞蟻
近日,青島海關所屬郵局海關關員在對進境郵件過機查驗時,發現一郵件機檢圖像可疑,随即對該郵件進行開箱查驗。經開箱,海關查驗關員發現郵件内為泡沫箱一個,裡面裝有大量泡沫緩沖物和7個被膠帶捆紮成柱狀的保溫袋,每個保溫袋内有4至5個錫紙包裹的試管,總計32個。
每個試管内都有1隻成年活體螞蟻,另有幾隻試管内裝有同種螞蟻幼蟲,試管底部有少量水,通過棉花與螞蟻隔開,中部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和食物。
此次共計查獲38隻非法入境活體螞蟻,其中包括牛頭犬蟻屬螞蟻23隻、弓背蟻屬螞蟻15隻。根據海關規定,活體昆蟲屬禁止郵寄進境物品。目前該郵件已按規定做進一步處理。
南京海關
截獲一批委内瑞拉巨人粉紅腳蜘蛛
近日,在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駐郵局辦事處,海關關員在對一個郵件使用智能裝置過機檢查時,發現異常,随即進行開箱檢查。
海關關員發現郵件中有幾十餘個小型的塑膠容器,打開後是包裝完好的有填充物的塑膠管,每個管裡有一頭活動蜘蛛。
該批蜘蛛第一時間被送至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經過鑒定,這是一批委内瑞拉巨人粉紅腳蜘蛛。
從業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這些海淘來的生物,會被一些異形寵物愛好者飼養起來,但這種看上去“很有愛”的行為,其實潛藏着巨大的風險,甚至給本土農業、生态和人民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海淘”多肉植物
存在進口檢疫及健康問題
除了螞蟻、蜘蛛這樣的異寵生物,看似人畜無害的綠植也值得警惕,比如多肉植物。
據海關從業人員介紹,多肉植物極易繁殖,如果儲存不當或随意丢棄,很可能帶來外來物種入侵風險。其次,多肉植物容易受到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這些有害微生物很可能借由植物攜帶入境,造成動植物疫情風險。第三,多肉植物攜帶的土壤中,可能會潛藏有害病原微生物、蟲卵等,會給生态安全和公衆健康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
據青島海關所屬郵局海關關員齊振華介紹,我國對于引進外來物種,大部分是植物為主,就是種子、種苗,為了滿足國内農業生産的需要,但是正規途徑進口種子、種苗,需要辦理相應的審批手續,通過海關報關,檢疫合格,才能夠放行。在此也提醒大家,不要在網上,或者通過朋友在國外購買一些活體昆蟲、種苗,通過郵寄或者攜帶的方式進境。
海關總署近日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海關在郵件、快件、旅客攜帶物管道截獲外來物種710種、1749批次,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204種、14196次,截獲次數同比增長27.8%,向外方發出違規通報141份。
這些動植物,以瞞報、僞報的方式非法郵寄,意圖通過這一方式獲利。殊不知,這一行為不論是對人的健康亦或是整個生态環境都會帶來巨大威脅。今年4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開始施行,這部法律的實施有什麼意義?類似的瞞報、僞報非法郵寄的行為将面臨什麼樣的處罰?特約評論員劉銘認為:
生物安全法實施
生物安全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
生物安全法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養寵物是個人意願,但決不能随心所欲。蜘蛛、螞蟻不是陪伴型動物,飼養異寵看上去“有愛”,可能潛藏危害。
對于外來生物和受保護的動物不是想碰就能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有明确規定,對于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的,最高可處25萬元罰款,運輸、郵寄、攜帶危險生物入境,都要追究法律責任。
要做到不擅自引進外來物種,首先要加強普法宣傳,讓大家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增強生物安全意識。其次,有了法律,關鍵在實施,要完善嚴格管控、檢測、預警、風險評估及資訊共享的配套制度。再次,行業和平台的自律也很重要,杜絕違法交易,需要行業和平台盡職盡責。最後,生物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負責的愛心才是真愛,要依法保障生物安全,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