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軍這枚魚雷為何會漂850公裡?如此遠的距離,怎麼不會沉沒

作者:瀚海狼山

聲明:“瀚海狼山”授權釋出,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海軍這枚魚雷為何會漂850公裡?如此遠的距離,怎麼不會沉沒

關于魚雷被外國漁民撈到的問題,關部門已經有正式說明:我們注意到有關“越南富安省漁民撈到一枚中國魚雷”的資訊。12月初,我海軍在海南島東部附近海域組織海上訓練時丢失一枚魚雷,可能是受海流影響漂向越方近海。該魚雷僅為一般訓練用雷,沒有任何針對目标。

這段話雖然字不多,但是資訊卻是很明确的。對網上關于這枚魚雷的不靠譜的傳言進行了澄清,什麼最新型号,什麼這次洩密嚴重等等,明顯都不是。就是一枚訓練用雷,而且特别注意“一般”二字。訓練用雷,專業術語就叫操雷,而操雷本身又有進階和低級之分。進階的帶引導頭,可以模拟戰雷做各種水下機動攻擊,而低級的操雷就是僅僅體驗一下發射魚雷的感覺,發射後出去幾百米就要上浮。這裡用了一般二字,明确暗示是不是帶引導頭和先進動力體制的進階操雷,是以說什麼洩露機密就談不上了。

一般訓練用雷,就是戰雷的高仿模型。模型也可以帶動力和導線,能模拟的越近似越好,現代的無人戰機不就是從智能化的航模發展而來嗎?是以不能認為模型就展現不出工藝水準。

海軍這枚魚雷為何會漂850公裡?如此遠的距離,怎麼不會沉沒

另外海軍已經說明了這枚訓練用雷丢失的時間和地點。時間是12月初丢失的,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12月初的時間段,一般應該比12月上旬重合或者範圍還要小。可以認為這枚訓練用雷,肯定是12月10日以前就在訓練中丢失了。而丢失的第一地點在海南島東部附近。中文也是很嚴謹的,是在海南島的東部,既然是東部,基本就是正東,不是東北也不是東南;附近二字,說明在海南島正東,應該不超過100海裡的海域,否則就不叫附近。

那麼根據通報說明的訓練用雷丢失的第一地點,距離這枚魚雷上岸的地點直線距離已經在850公裡左右。而從丢失到被發現,時間應該在12天到15天之間。怎麼會漂流這麼遠呢?

通告中也說“可能是受海流影響漂向越方近海”。這話也很明确,就是說我方到目前并不能确認這枚訓練雷是自己順海流漂到了越方海灘的位置,還是被對方的遠洋漁船打撈後被放置在海灘上。隻能暫時猜測他是自己漂了那麼遠。

若用15天自己漂到哪裡計算,每天要漂56公裡,等于每小時漂2.36公裡。因為漂動路線不可能是直線,實際漂流速度應該在每小時3公裡以上,這基本和冬季海流的速度是一緻的。

海軍這枚魚雷為何會漂850公裡?如此遠的距離,怎麼不會沉沒

我們知道這次發現魚雷的海灘是整個越南這個凸肚地形中最突出的位置,漂流物體在這裡上岸,本身也是合理的。洋流的運動方向,主要和常年風向有關,也和海區的海陸地形面貌有關。現在是冬季,刮的比較穩定的從東北到西南方向的信風,而南部海域大部分海區周圍都是陸地,南部雖然有到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的出口,但是在東南亞都是隻有幾十米的淺海,基本和印度洋隻有很微弱的水體交換。主要還是在東北部有寶島海峽和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太平洋進行水體交換,特别是巴士海峽最寬也最深。在這種冬季穩定風向和大洋海流的共同作用下,這裡的海流是以逆時針流動的,這也是這枚訓練雷能用15天左右向西南方向漂流出850公裡的可能因素。

那麼,這枚訓練雷的通海閥已經打開,為何沒沉沒呢?首先這枚雷本身有從海底被撈起來的可能。若一定說他是漂走的,也是有可能的。

海軍這枚魚雷為何會漂850公裡?如此遠的距離,怎麼不會沉沒

若是戰雷和高檔操雷丢失了,一定會沉沒,但是操雷也是有通海閥的。低檔操雷被發射後大多數是要上浮,好回收,但是大海這麼大,若發射深度較大,比如由200米水下的潛艇發射,一整天漂浮不起來導緻回收失敗也是尋常事。另外,咱位一向講究勤儉節約,即使一般訓練雷,起碼一枚成本也有幾十萬到上百萬。

若泡幾個小時通海閥就開了,立即下沉找不到也是要被上級罵的。這樣一來,就不排除對這枚一般性的操雷再做一次“改進”,讓他就是打開通海閥也沉沒不了,手段很簡單,往内部配重水囊裡,多塞點泡沫塑膠就OK了。

這樣肯定更節約經費,因為這樣的操雷長時間沉沒不了。本來想節約訓練經費,哪知有時候也會弄巧成拙,沒想到這枚操雷漂那麼遠,成了國際網紅。可能也是一頓批評,不過不是多大的事。當然,這種可能隻是猜測。

最後一句更有意思:“沒有任何針對目标”。一枚訓練雷,居然在諾大的中國海中,浪裡個浪的自由漂了這麼遠。這要是一枚帶自動尋的的真戰雷呢?那些有事沒事來碰瓷的家夥們,就不該多想想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