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消費者熟識的美利奴羊毛 卻讓大洋洲牧民陷入了一天一地的境遇

對于在紐西蘭養殖綿羊的牧民來說,剛剛過去的半年應該猶如噩夢。他們眼見着大把大把的羊毛從自家羊的身上被剪下,卻沒了銷路——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期間,紐西蘭羊毛的出口量就減少了25%。之後的2月和3月,出口量又再減了10%。

“我們在2個月前曾經看到了需求的反彈,是以我們一度以為整個行業有希望了,” 紐西蘭羊毛服務國際協會CEO John Dawson在接受紐西蘭媒體紐西蘭廣播台采訪時說,“但在那之後,需求徹底死了。”

最初,紐西蘭羊毛行業從業者普遍認為羊毛出口下降隻是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紐西蘭貨币走強造成的國家整體性出口減弱的其中一種具體表現。直到2016年3月,紐西蘭牛羊肉協會(Beef and Lamb New Zealand)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Burtt在接受上述媒體采訪時,還在表達這一觀點。但是,當時Burtt也指出了在他看來影響羊毛出口的另一因素——中國市場的變化。

根據紐西蘭羊毛服務國際協會的統計,一直以來,紐西蘭60%的羊毛都會出口到中國。但從去年12月開始,這一數字明顯下滑,到現在,來自中國市場的需求僅能占到紐西蘭羊毛總産量的30%。

這個理由在Downson看來成立,“我們去了中國好幾趟,希望能找到問題的症結,最後我們發現中國時尚行業正在發生變化,他們現在更喜歡更優質柔軟的羊毛。”

中國消費者熟識的美利奴羊毛 卻讓大洋洲牧民陷入了一天一地的境遇

如果看到鄰國澳洲牧民最近是如何熱火朝天地養綿羊、剪羊毛,就會知道Downson的觀察十分準确。

與紐西蘭生産的羊毛中70%都是粗質毛不同,在澳洲,大多數羊毛都是細軟的美利奴羊毛。這種羊毛售價較高,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内,一直屬于小量供給的産品。這直接決定了在澳洲僅有少量而穩定的牧民會加入養羊的行列,而且即使養了羊,他們給羊剪毛的頻率也無需很高,大多數人都是一年一剪,稍微勤快些的也就兩年三剪。

但來自中國的大量新訂單使得這個原本頗為平靜的市場有了爆點,供不應求的情況緻使澳洲羊毛價格漲到曆史高點——一捆羊毛現在可以賣到3000美元。一位有35年從業經驗的養羊農戶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農業頻道的采訪時也說,現在整個行業的火熱程度是他這輩子前所未聞的。

“我們現在有3500頭羊,去年我隻養了3000頭,明年我覺得這個數量可以漲到4000。”他補充道。

與此同時,澳洲的剪羊毛産業也順勢迎來了好日子。因為為了趕上高價的好時候,不少牧農都會提前剪羊毛,并且提高剪羊毛的頻次。據上述農戶說,目前許多牧民也開始嘗試一年兩剪的新模式。這讓剪羊毛勞工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中國消費者熟識的美利奴羊毛 卻讓大洋洲牧民陷入了一天一地的境遇

澳洲與紐西蘭羊毛市場的一興一衰見證了中國國内的消費更新熱潮的湧動。我們在報道2017春夏上海時裝周期間國際羊毛局與六位中國設計師合作辦秀推廣“酷羊毛”時,也曾提及,2014年時,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的羊毛加工國和消費國,但大多數顧客對于羊毛的需求還是功能性導向的,以保暖為主。随着諸如優衣庫等品牌愈加強調美利奴羊毛的特性,以及中國消費者觀念的改變,顧客對于羊毛的需求已經逐漸進階。

這對于紐西蘭羊毛産業肯定不是個好消息。現在業内人士已經開始謀取轉變。

“紐西蘭國内會有一定的土地使用限制使得我們很難大規模飼養産美利奴羊毛的羊種,”Dawson說,“但你還是會看到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轉變,我們相信到年底情況會好起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