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國農科院教授,果樹專家。1990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從事果樹營養學研究,一直深入到農業第一線,理論聯系實際,在全國南北果區建立了1200多個優質高效示範園。發表論文20餘篇,著書有《曹泳春務果論》和《果樹營養循環學》。
金紋細蛾,為鱗翅目細蛾科的一種昆蟲。分布于遼甯、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江蘇等省。寄主有蘋果、沙果、海棠、山定子、山楂、梨、桃等,以為害蘋果類果樹為主,近些年有日趨發展之勢,可造成嚴重災害,嚴重果園被害率100%,每葉平均有蟲斑4塊以上,7月下旬葉片即大量脫落。

<h1>一、 金紋細蛾的形态特征</h1>
1.成蟲
成蟲體長約2.5mm,體金黃色。前翅狹長,黃褐色,翅端前緣及後緣各有3條白色和褐色相間的放射狀條紋。後翅尖細,有長緣毛。
一年發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落葉内過冬。第二年3—4月蘋果發芽開綻期為越冬代成蟲羽化期。成蟲喜歡在早晨或傍晚圍繞樹幹附近飛舞,進行交配、交卵活動。其産卵部位多集中在發芽早的蘋果品種上。
2.卵
卵多産在幼嫩葉片背面絨毛下,卵單粒散産,卵期7~10天,多則11~13天。幼蟲孵化後從卵底直接鑽入葉片中,潛食葉肉,緻使葉背被害部位僅剩下表皮,葉背面表皮鼓起皺縮,外觀呈泡囊狀,泡囊約有黃豆粒大小,幼蟲潛伏其中,被害部内有黑色糞便。老熟後,就在蟲斑内化蛹。成蟲羽化時,蛹殼一半露在表皮之外,極易識别。
<h1>二、發病時間</h1>
8月是全年中為害最嚴重的時期,如果一片葉有10~12個斑時,此葉不久必落。各代成蟲發生盛期如下:越冬代4月中下旬;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下旬。金紋細蛾的發生與品種和樹體小氣候密切相關。
在較普遍栽培的8個品種中,有4個品種對金紋細蛾表現出高抗,它們是短枝金冠、紅星、青香蕉和金冠,而新紅星、富士和國光表現為高感,秦冠居高感和高抗之間。在空間分布上,内膛明顯高于外圍,樹冠北高于樹冠南。
<h1>三、防治方法</h1>
1.嚴格清園
冬春掃淨落葉,焚燒或深埋,是防治關鍵措施。凡徹底掃淨的,次年發生甚輕。
2.誘蛾測報
做法是将金紋細蛾性誘劑誘芯用細鐵絲縛住,挂于樹上,高度過1.3~1.5米。誘芯外套1玻璃罐頭瓶,瓶内裝清水,加少量洗衣粉,液面距誘芯1厘米左右。每罐控制面積667平方米左右。每隔1天定時查誘到蛾子數量,記載,撈出死蛾。遇雨及時倒出多餘水分;幹燥時補足液面,及時更清水,誘芯1個月更新1個。蛾高峰後7天噴藥防治。
3.藥劑防治
發生嚴重的果園應重點抓第一、二代幼蟲防治。藥劑可選噴射5%滅幼脲3号(蘇脲1号)膠懸劑1500~2000倍液,或20%滅幼脲1号(除蟲脲)懸浮劑3000~6000倍液,或20%氟幼脲膠懸劑4000~8000倍液,效果甚佳。進口藥5%抑太保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多來寶懸浮劑2000~3000倍液。
還可選噴28%硫氰乳油腔滑調500~2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桃小靈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滅蛾淨乳油600~1400倍液,或福将(10.5%甲維.氟鈴脲)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