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人們都說旅行應該是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而我們一家,卻始終對西印度洋上的一座小島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回到那裡。于是時隔十八個月,我們再次踏上這座夢幻的島嶼——塞昔耳鳥島。位于塞昔耳群島最北端的鳥島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整個島嶼即是一座生态酒店。它因鳥而聞名于世,不僅因為這裡栖息着二十多種鳥類,更主要的是,鳥類才是這座島真正的主人。

撰文: 薛璐

攝影: 趙晨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遠眺烏燕鷗繁殖地

我們乘坐17人座的螺旋槳飛機登島,島上還是那樣熟悉而簡單的生活。鳥島的老向導,Roby Bresson ,親自迎接每一位登島的客人,并且介紹鳥島的概況。Roby的另一個身份是當地的保護學家。他是塞昔耳首屈一指的鳥類學家,十二年來Roby精心守護着鳥島的精靈們,同時耐心地向遊客們做着科普。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Roby Bresson

鳥島是一座珊瑚礁島,面積101公頃,島外圍環繞着約5公裡純淨的白色珊瑚沙灘。島上建有二十四棟木屋别墅,以此來控制登島人數,避免遊客過多給生态環境帶來的影響。别墅房門沒有鎖,室内隻有簡單的照明和充電用的電源,飲用水無論冷熱要自己去餐廳領用。淋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和淨化的海水。在島上手機沒有信号,而wifi是2015年才有的。這裡沒有任何的娛樂設施,讓人們可以全身心去感受自然之美。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圖檔來源:鳥島官網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相比于塞昔耳其他四星、五星級酒店豐盛的餐飲,鳥島的三餐是極簡風格的,早餐内容基本是固定的,包括水果、煎蛋、面包片、酸奶、咖啡等。午餐和晚餐不能點餐,提供6-8種克裡奧風格菜品組成的自助餐,而且菜品葷素搭配得當,非常可口。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是,兩次來鳥島,晚餐都有一種做成咖喱味的禽蛋,比我們國内吃的雞蛋個頭更小,蛋青更加剔透,蛋黃則更大一些。問廚師,我們吃的是不是鳥蛋?廚師答:是。可是我想了想,又覺得著名的鳥島不可能給遊客吃海鳥蛋啊!是不是我們沒有溝通清楚?回國後又查了資料,得知塞昔耳包括鳥島在内的某些島,是有條件撿拾鳥蛋的,也就是說對于那些不瀕危的鳥類是可以通過适量撿拾鳥蛋以控制其種群數量的。是以,最終我們也沒搞明白,自己到底吃的是海鳥蛋還是雞蛋。

鳥島上20多種野生鳥類中,其中最不怕人的鳥當屬身材小巧的斑姬地鸠,有時它們會大膽飛進别墅裡東張西望。在人們就餐的時間,它們幹脆飛進餐廳覓食。女兒有時會悄悄喂它們面包屑,但如果被美麗的服務員發現,就會溫和地制止她。其實在塞昔耳很多地方的餐廳裡,斑姬地鸠都是常客。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飛進别墅,把我的頭花當成真花猛叨的斑姬地鸠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餐廳的斑姬地鸠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馬島福迪雀雄鳥

和斑姬地鸠同時出現的還有馬島福迪雀。馬島福迪雀雄鳥的頭頸部和胸部是漂亮的洋紅色,非常惹眼。而雌鳥遠沒有雄鳥那樣漂亮,甚至有點兒灰頭土臉的感覺。它不停地把女兒喂給它的餅幹叼走再飛回來,估計是喂給了小鳥。如此往返4,5次以後,雌鳥才安下心來,自己吃了點兒餅幹渣。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正在孵蛋的白頂玄燕鷗

房前屋後,到處是不怕人的白頂玄燕鷗和它的親戚,小玄燕鷗。這兩種燕鷗的外形非常相像,區分它們的方式是,小玄燕鷗一般在樹上用樹葉築巢,而白頂玄燕鷗則在樹下用樹枝築巢。而從形态上講,小玄燕鷗的體型稍小一些——這是我在回國後查資料才知道的。而在鳥島的時候,我們一直把它們統統地認作是白頂玄燕鷗。我當時還一直奇怪,為什麼同一種鳥的築巢習性會有那麼大差别,原來是鬧了烏龍,略糗。别看這兩種玄燕鷗都自帶黑眼線很酷,它們的叫聲卻沙啞難聽,而且是從早叫到晚,甚至半夜裡都會聽到它們的叫聲。8月份,很多白頂玄燕鷗的幼鳥已經孵化出來,和親鳥一起站在樹下。當有人靠近的時候,親鳥就挪動身體,看似不經意,實際卻是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來人前面,護住幼鳥。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偶遇一對白頂玄燕鷗秀恩愛,雙方頻頻點頭示好,這大概就是白頂玄燕鷗英文名字中“Noddy”一詞的來曆。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樹上的小玄燕鷗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三趾濱鹬

我們到海島的西岸沙灘散步,發現一隻三趾濱鹬正在海邊奔跑逐浪。這種活潑的涉禽,喜歡在大海退潮時到沙灘上覓食。在海浪退去的瞬間,它們會尋找沙灘上的小型甲殼類動物。女兒悄悄地跟在這隻小鳥身後,跑出去很遠。過了一會兒,孩子眼含淚水跑了回來,說,三趾濱鹬靠海太近,被大浪卷走了。。。親愛的孩子,真正的大自然,并非看上去那樣“莺歌燕語”,其實是充滿了競争,淘汰和死亡。

鳥島的西北部,是烏燕鷗繁殖地。為了不影響烏燕鷗的生活,島上的勞工用鐵絲圈起了它們的栖息地,并立起來多個“No Entry”的告示牌。8月正值繁殖季節,上百萬隻烏燕鷗聚集在灌木叢前面的沙灘上撫育幼鳥,場面頗為壯觀。與密密麻麻的黑白相間的身影相呼應的是不絕于耳的高銳的鳥叫聲,甚至掩蓋住了海浪的聲音。為了拍照效果,我和女兒當天都穿了紅色的褲子,不曾想稍一接近鳥群,就有無數烏燕鷗驚起,在空中盤旋,隻留下雛鳥,可憐兮兮地呆立原地。無奈,我和女兒隻好後退。而先生穿着灰色防曬衣,即使靠得很近也沒有驚擾到烏燕鷗。以前聽說過觀鳥不宜穿顔色鮮豔的衣服,這次終于有了深刻體會。烏燕鷗成群地飛起時,女兒叨咕着,擡頭看鳥可千萬别張嘴,别讓鳥糞掉嘴裡。。。結果,鳥糞落在了她心愛的太陽帽上。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繁殖地密密麻麻的烏燕鷗,專治密集恐懼症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烏燕鷗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烏燕鷗雛鳥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島的北端是大片荒蕪的白沙灘。徒步穿過的時候,竟然有種置身沙漠的感覺。

鳥島的另一樂趣是浮潛。Roby很貼心地把每天潮汐的時間寫在小黑闆上,遊客可以據此來安排水上活動。我們選擇早餐後去東岸浮潛。鳥島水下的風景絲毫不遜色于塞昔耳其他島嶼。各種熱帶魚,如叉斑锉鱗魨、暗色刺尾魚、蝴蝶魚、燕魚、錦魚,還有很多我叫不上來名字的美麗的小魚,遊弋在珊瑚和海草中。海底一堆石頭中間,我們發現一個砗磲,波浪狀的貝殼輕輕張開,露出一抹幽幽的深藍。這種在中國南海幾近滅絕的生物,在塞昔耳還是比較多見的。我們甚至遇到一隻海龜。那海龜看似輕輕地劃水慢慢地遊,我卻要拼盡全力去追它。然而在大海之中我是如此渺小而無力,最終,我被海龜甩掉了。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白尾鹲及巢中幼鳥

我精疲力竭回到岸邊,倒在沙灘上,看見白尾鹲在樹林和大海之間往返覓食。白尾鹲有兩條長長的中央尾羽,使得它的飛行猶如優雅的仙女之舞。白尾鹲築巢也是在樹的根基部,Roby還會用石塊幫它們把巢建得更完整,以防止螃蟹來搗亂。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白玄鷗

在沙灘躺了一會兒,我發現身後的灌木叢中有兩隻白玄鷗。這兩隻白玄鷗似乎受到了驚擾,其中一隻迎着海風飛起,幾乎懸停在那裡,對着我們,仿佛要把我們驅趕出它的領地。在藍天的映襯下,精靈一樣的白玄鷗,白得那麼耀眼。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軍艦鳥

浮潛後已接近午時,十幾隻軍艦鳥像黑色的風筝,出現在天空更高處。更多情況下,數百隻軍艦鳥會在傍晚時分飛出來,在高空中盤旋遊弋,伺機覓食。據說軍艦鳥經常是搶奪紅腳鲣鳥的食物,但是我們此行并沒看到紅腳鲣鳥。

鳥島上還有些尋常的鳥,比如紅骨頂,家八哥等等。其普通的程度,不亞于我們在國内看到喜鵲麻雀的感覺。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紅骨頂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馬島斑鸠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家八哥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塞昔耳吸蜜鳥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翻石鹬

鳥島遍地是螃蟹。不僅是海邊、樹林裡有螃蟹,木屋四周也有很多螃蟹的洞穴。夜晚,這些小家夥便出來覓食。在這裡沒有人吃螃蟹,而且遊客須知裡面也明确規定,不允許捕捉螃蟹。是以,這些螃蟹和海鳥一樣活得自由自在。它們不僅能抓小魚,有時也會吃鳥蛋 。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心掌沙蟹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角眼沙蟹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寄居蟹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阿爾達布拉象龜

鳥島散養着二十多隻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龜——阿爾達布拉象龜。這些象龜每日裡悠閑地在島上散步,吃草、樹葉以及樹上落下的果實,它們的龜甲上落滿了鳥糞。累了,它們就在樹下甚至是别墅的窗外休息。其中一隻名叫Esmeralda埃斯梅拉達的雄性象龜年齡已經超過90歲,他是目前世界上年紀最大的象龜了。象龜性格溫和,從不攻擊人類,和它們在一起玩耍唯一要小心的就是不要被象龜踩到腳——象龜那近300公斤的體重壓到人類的腳上,後果不堪設想。

海龜則是鳥島除了鳥之外,另一個引以為傲的地方——這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在白天見到海龜上岸産卵的地方。鳥島于1995年開展了對極度瀕危的玳瑁和綠海龜保護項目,項目效果顯著。為避免海龜蛋被海鳥吃掉或者遊人誤傷,Roby會把這些蛋收集起來,埋在灌木叢下的淺坑裡,并在一旁做好标記,等待小生命們破殼而出。2015年我們來鳥島的時候,正好遇到一批孵化出殼的小玳瑁蹒跚着爬向大海。看着新生命奔向未來,開啟他們的奇妙旅程,我們心中充滿了喜悅。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爬向大海的小玳瑁

為不使綠海龜和鳥類受到幹擾,鳥島晚上幾乎沒有燈光,因而非常适合看星星。南緯三度的星空,宛如一塊綴滿了大大小小鑽石的黑色綢緞。城市裡長大的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星空。我和先生搬了躺椅到草地上,用觀鳥的望遠鏡看看滿天星鬥,發會兒呆,再遙想一下,我們此時看到的星光是走了多久才到我們眼前的呢。此刻,老母親和嬌兒在屋中酣睡,我和先生在星空下慵懶閑談,身邊玄燕鷗的叫聲和遠處的海浪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畫外音——我理想中的生活就是這樣了,希望這樣恬靜從容的感覺能一直延續到地老天荒。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生态酒店的發展史是很曲折的。在人類涉足之前,鳥島曾是海鳥和儒艮的幸福家園。然而從上世紀初開始,人們對鳥島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使這裡的生态遭到嚴重破壞。1955年烏燕鷗的數量已從最初的100多萬對驟減到不足6.5萬對。直至1967年,來自英國的Savy夫婦購下鳥島,将鳥島設計成為生态酒店。經過十幾年在科學指導下的休養生息,鳥島逐漸恢複了生機。1997年,英國BBC生态紀錄片制作人David Attenborough爵士 率領BBC制作團隊在鳥島錄制了兩部紀錄片。随着紀錄片播出,鳥島名聲大振。作為一座私人島嶼,鳥島獲得了包括綠色星球獎、環境管理和良好實踐綠色計劃獎、最負責任的特色旅遊酒店(塞昔耳唯一獲得該獎項的酒店)在内的多個獎項。2006年,鳥島榮獲BBC野生動物雜志評選出的“世界最佳生态旅行地”第七名。

鳥島是給自然愛好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兩次來到鳥島,我們深深地愛上這座純淨的小島。在這裡生活的感覺,并不是某些驢友炫耀的征服自然的成就感。而是,感覺是這海、這島、這數十萬的精靈接納了我們,讓我們成為其中的一員。正如David Attenborough爵士所說:“在我看來,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視覺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興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豐富壯麗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讓我們的生命值得體驗,不枉此生。”

鳥島,never say goodbye !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

PS,醞釀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趕上國内媒體連續報道南飛的候鳥被大量捕獵,無數的候鳥或死于鳥網,或葬身于人腹。相比于這些慘死的候鳥,鳥島的鳥兒是多麼的幸福!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鳥島:這個西印度洋的鳥類天堂人迹罕至,但去過的人都說再也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