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陳玎玎 (圖檔由杭州動物園提供)
今天(2月12日)是牛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去杭州動物園看牛,是不是會有一種特别的過年儀式感?
提到牛,除了黃牛、水牛、牦牛這些我們比較熟悉的家畜外,一般人似乎很難想到還有什麼牛科動物。
然而如同春晚的吉祥物是五彩斑斓的牛“小昂”一樣,動物世界中牛的種類和數量都超乎你的想象,雖稱不上“五彩斑斓”,卻一定是“五花八門”的。
今天,就跟着小時新聞聽杭州動物園的專家們來說說動物園裡的牛吧。
1]牛科家族有多龐大,你知道嗎?
牛科家族數量非常龐大,有50多屬140餘種,可以說占據了有蹄類動物的半壁江山。然而牛科動物這麼多,為什麼記憶中找不到多少帶“牛”字的動物呢?
因為很多牛科動物的中文名字裡,壓根就不帶“牛”!
牛科動物50多個屬中,隻有水牛屬、牛屬、非洲水牛屬、美洲野牛屬4個屬的動物被稱為xx牛,其他多被稱為xx羚或xx羊。
比如大家熟悉的山羊、綿羊,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中國藏羚羊、非洲高角羚等,都屬于牛科。
還有一個特立獨行的角馬,雖然名字像馬,但也屬于牛科。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它們的角。

(旋角羚的角)
食草動物中長角的主要有牛科和鹿科兩大類(長頸鹿、叉角羚、犀牛等少數幾種動物的角和牛科、鹿科動物不同)。
(梅花鹿的角)
牛科動物的角被稱為洞角,内部是空心的骨質芯,外面包裹着角質的鞘,一般也不分叉,而鹿科動物的角是實心的,多數有分叉。
且牛科動物的角一生都不會更換,到成年後生長也很緩慢,一旦因為意外折斷就很難恢複。鹿科動物的角每年都會換新,算是“用完就丢”的代表。
2]新杭州羚也是“牛”
在杭州動物園裡生活的牛科動物是原産于非洲的旋角羚。雖然老家在萬裡之外,作為“新杭州羚”,它們的家族在杭州動物園算得上欣欣向榮。
這不,2020年底,又有一位旋角羚小公主出生了。
這隻旋角羚寶寶名字叫龍鳳,和媽媽龍女、姐姐小滿生活在一起。龍鳳一身毛絨絨的淺棕色的皮毛,頭頂一對小角,軟萌萌的樣子特别引人喜愛。
龍鳳還是個活潑粘人的小女孩。在跟着媽媽和姐姐遛彎時,經常被地上的小草、飛舞的小蟲吸引而掉隊,回過神來又一溜小跑追上,小小年紀已經初顯大長腿的風範。
龍鳳的小犄角現在還是直直的兩根,随着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長長,變彎曲。到一歲多,就能逐漸看出彎曲的弧度了。
等到龍鳳長大了,它也會擁有一對和父母一樣威武的長角,長大以後角會慢慢變彎。
通過旋角羚的角,還可以大緻區分它們的年紀。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旋角羚的角并不光滑,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紋路,從紋路的差別就可以看出誰更年長。
(年輕的旋角羚)
年輕的旋角羚角上的紋路比較清晰,而年長的旋角羚角前側的紋路則要平滑許多。
(年長的旋角羚)
旋角羚的角是格鬥的利器,它們會用互相用角抵住對手進行玩耍和角力,還經常會在樹幹上摩擦自己的角。天長日久,角的前側就被磨平了。
旋角羚一家住在羚袋館,和袋鼠、羊駝是鄰居。
大年初一去動物園了,别忘來看看可可愛愛的龍鳳小公主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