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蘆潮港野河浜内釣起奇怪鳗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蘆潮港野河浜内釣起奇怪鳗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圖說:花鳗鲡 來源/百度百科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昨天,網友“臨港大魔王”向本報報料,他在本市野河浜裡釣到一條奇怪的鳗魚。該網友有20年野釣經曆,從沒見過這樣的魚。記者向專家證明,這是一條花鳗鲡,野生非常少見。

蘆潮港野河浜内釣起奇怪鳗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來源/視訊(由網友“臨港大魔王”提供)截圖(下同)

網友“臨港大魔王”宋先生告訴記者,11月19日晚,他在蘆潮港水閘附近一野生河道内野釣,當時浮标一動,他反應迅速,提竿發現很沉。“最初的感覺很奇怪,很重,沒有什麼掙紮,我還以為釣到了一塊木頭。”大約10秒後,“木頭”扭動了兩下,宋先生這才發現是一條大魚上鈎。“也許天氣太冷了,那條魚直到此時才好像緩過勁來,開始掙紮,力道非常大。”最終,宋先生遛魚花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将大魚拖上岸。

蘆潮港野河浜内釣起奇怪鳗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時宋先生開始有點發愣。他自诩野釣20年,基本上什麼樣的魚都釣到過,但這條魚有點怪。因為它像河鳗,但和河鳗又有所差別。“河鳗一般重1公斤左右,2公斤已經罕見,而它更粗更大,足有大約4公斤重;河鳗的腹部白色或黃色,背部青色,而這條怪鳗腹部偏白,背部不青,倒像鲶魚那種黑石頭的顔色。最奇怪的是,它有河鳗沒有的斑點,像花紋。”

此外,宋先生還注意到一些細節。“怪鳗”的眼睛大而覆有一層白色的東西,鼻子附近有觸須狀的“角”,頭比普通河鳗更寬更扁,尾巴則像魚。

宋先生還向記者補充介紹,他是用普通的尼龍繩,普通的紅色蚯蚓将這條魚釣上來的。據他估計,這條魚有80厘米長,約4公斤重。

蘆潮港野河浜内釣起奇怪鳗魚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到底是一條什麼魚?記者請教了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副教授劉利平博士,劉博士介紹,這是一條花鳗鲡。

花鳗鲡又稱鲈鳗、溪鳗,為輻鳍魚綱、鳗鲡目、鳗鲡亞目、鳗鲡科的一種,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下遊、閩江下遊和海南島等地,浙江南部的瓯江、飛雲江及靈江水系也是它的主要産區之一,大多見于江河中、下遊和支流,尤其是瓯江支流楠溪江的分布數量較多。

然而,目前國内所見的花鳗鲡大都是從菲律賓等地進口鳗苗進行商業養殖,而在上海僅有上海海洋大學對花鳗鲡進行了科研試驗性養殖。我國本土産的花鳗鲡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非常罕見。

劉博士說,花鳗鲡和日本鳗鲡生活史類似,也需要降海洄遊産卵,幼魚再遊回淡水中生長。野生花鳗鲡之是以罕見,一方面是因為對鳗苗的捕撈強度大,花鳗鲡苗在近海被無差別捕撈;另一方面因為成年花鳗鲡的栖息地多為通海的山溪或者河流中,栖息地被破壞或污染,而且花鳗鲡達到性成熟的年齡往往需要十年以上,大多數野生的花鳗鲡在生殖洄遊之前即被捕獲,繁殖群體小。

目前,網友“臨港大魔王”已将這條花鳗鲡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