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吃椿象!口感像軟糖,頗有挑戰性的食用昆蟲

Via/譯:陳留

生吃椿象!口感像軟糖,頗有挑戰性的食用昆蟲

心情不錯地開着機車、汽車行駛時,口中飛進了一隻椿象,哎呀!!!!曾經這樣“吃過椿象”的人可以安心了(咦?)。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生吃椿象”這樣的飲食文化呢。莫急,聽我慢慢講。

從古至今東西方有1900餘種被稱作“食用昆蟲”的,能吃的昆蟲。這其中像椿象這種蟲子會讓人感到特别驚訝并且會忍不住想“真的能吃嗎!?”

椿象有另一個家喻戶曉的不光彩的名字——“臭蟲”。其為對抗敵人放出的防禦性氣味其惹厭程度僅次于蟑螂。不過稍作變通的話這種味道也能搖身一變成為調味料。

■椿象臭味為世界飲食文化做出了貢獻

在寮國,會将椿象和香辣佐料一起碾碎制成叫做“cheo”的調味料,而墨西哥據說會把椿象作為調料夾在墨西哥餅裡生吃。另外,不止生吃,曬幹和燒烤,炒着也能吃,是以即使發現蔬菜葉上有椿象,就這麼吃下去也是不會有問題的。

……雖然說得很漂亮,實際上筆者沒有體驗過“生吃椿象”。稍煮一下吃會有一種青蘋果的香味,生吃會怎樣呢?

問及食用昆蟲科學研究會的吉田誠先生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說自己曾在泰國市場上吃過。

■聽聽生吃過椿象的人的體驗分享

據吉田先生說,在位于泰國和寮國的邊境線上的黎府市場上會出售食用的活椿象。

店家從竹筒中取出緣椿時,吉田先生被吓了一跳。“這個能吃嗎?”,店家聽後把蟲子細長的身體“啪咔”對折後遞了過來。

哎、哎、這、這個要生吃嗎?

……雖然有一瞬間的退縮,不過似乎沒法拒絕的樣子,隻得張大嘴巴緩緩的放進嘴裡,然後噗嗤一口咬下!于是……

“滿口清爽的香味!這樣想的時候,舌頭上傳來一種麻酥酥的感覺。”(吉田先生)

“确實是接近青蘋果的香味或者是一種吃軟糖的感覺(笑)”(吉田先生)

然而,緣椿與在日本經常能夠見到的扁圓的五角形椿象不同。而且緣椿中根據種類,也會分有清爽味道的和難聞味道的,不能一概說“椿象是青蘋果香味”。

■身體本能用于排斥椿象的刺激口感

順便一說舌頭的酥麻感是自己身體對于拒絕“生吃椿象”的一種反應。

椿象的氣味含有一種(甲醛類)刺激成分,接觸時易引起輕度皮膚炎和色素沉着。筆者對刺激物的抵抗力較弱(精神類刺激是另一回事),除非是極溫和的吃法否則很難接受食用昆蟲。

但是食物和身體的相性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和體質有所差異,如果是超級喜歡燈籠椒帶來的舌頭發麻的感覺、或者對芥末等刺激味道無法自拔的人,可能會覺得活椿象的味道很美味。

野中健一在《能吃的生物:世界民族和飲食文化48》(丸善出版)中稱,人們用“Q”來形容椿象味道的強烈程度,例如他們會經常說“啊,這個椿象味道過于Q了”“Q得真是絕了”之類的。

喜歡刺激性的味道,并且不讨厭銀魚和烏賊生魚片的人,可以嘗試一下來感受生吃椿象的刺激口感,然後歡迎分享你自己的美食家極意“Q心得”。

Nhzy資訊【添加微信公号:nhzyzx】專注有趣新鮮事,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