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鮶魚(Gymnocorymbus ternetzi))屬鲈形目、杜父魚亞目、鮶科,又名黑寨、黑魚、黑頭、黑石鲈、黑老婆,是我國沿海分布非常廣泛的石斑類魚種,無論是在港口的防波堤、沿海的岸邊、海中的明暗礁周圍,隻要是有礁石縫隙的地方都是它們的藏身之所。

分布黑鮶魚體長而側扁,吻較尖,下颌長于上颌,口大、牙細小。頭部背棱較低,其後端具尖棘。眼大,位高,間距寬平,眼眶骨下緣有3個鈍棘,前鰓蓋骨下方有5個棘,主鰓蓋骨上有2個棘。背鳍連續,中間有缺刻,前部有13根鳍棘;胸鳍較大;尾鳍近圓形;臀鳍、腹鳍發達,具3棘。全身除兩颌、眼前骨和鰓蓋無鱗外,均被細圓鱗。體背側呈黑褐色,腹部灰白色。側線明顯,由頭部延伸至尾部前端。黑鮶魚一般在200—600克,個體大者可達1000克以上。
分布範圍
黑鮶魚屬溫水性底層魚類,在我國東海、黃海、渤海暖溫地帶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底有石礫、岩礁、人工填石、沉船海藻等區域,多數栖息于礁石縫隙和洞穴中。
生活習性
黑鮶魚有不進行遠距離遊動、常年穴居附近的“坐地魚”和遷徙距離較遠的“走流魚”兩種,前者個體較小。除冬季外,黑鮶魚常年可釣。秋末冬初是垂釣的黃金季節,特别是11月下旬小雪期間魚兒叢集向深水區移動時,應适時出釣。黑鮶魚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食性雜,主要食物有魚類、蝦類、沙蠶類、甲殼類、管蛸類等。
食性
黑鲪屬兇猛肉食性,主要攝食雜魚和蝦,對頭足類和貝類的攝食量也較大。
海釣
釣具:釣黑鮶魚多數乘船、筏垂釣。以船釣為例,釣竿通常選用2—3.6米中硬調海釣竿,竿不宜太長,太長使用不友善,也不宜太短,太短則抛投和中魚的敏感性較差。繞線輪可根據個人使用習慣,選用旋壓式繞線輪或叉齒型繞線輪均可。山東青島、煙台一帶許多釣友進行海釣,仍習慣使用叉齒型繞線輪,因其抛遠的熟練程度和抛準的準确率不亞于旋壓式繞線輪,且操作友善,有魚動輪動的靈活性和被拉曳不丢竿的好處。主線使用單絲尼龍線,貯線100米以上,直徑0.50—0.60毫米(8—12号);腦線直徑0.35—0.40毫米(4.5—6号),長度30—50厘米,在容易挂鈎的區域則短些,釣點在較平坦海底可長些,具體應根據實地和個人垂釣經驗選取。漁鈎通常使用鈎柄有倒棘的長柄鈎,其好處是摘鈎友善、挂餌抛遠時不易脫落,宜選擇15—18号鈎(鈎門寬度0.95—1.1厘米)。鉛墜多數使用廉價的舍棄墜,墜的重量視釣場水流和深度而定,以下阻水、能較快沉入為原則,底層複雜的釣點應備足用墜。另外要備有幾幅手線釣具,在抛釣的閑暇垂直施放,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獲,有人戲稱為“副業收入”,垂釣應根據具體情況,需要時,專用手線垂釣也不失為好方法。
釣餌:黑鮶魚的釣餌非常廣泛,凡是魚類能使用的餌料都可以用來垂釣,如沙蠶類的紅蟲、青蟲、草管蟲,貝類的飛蛤、子、紫貝,蝦類額對蝦、小白蝦、蝦肉,魚類的叫姑魚、六線魚、鲅魚,蛸類的管蛸、烏賊、小鱿魚等,以及家禽的内髒、肉都可以成為釣餌。由此可見,釣黑鮶魚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去準備餌料,出釣時隻要帶少量的蟲類或蝦肉,先釣上幾尾叫姑魚或其他容易釣取的魚類,而後将這些魚類去骨切成長條狀,用漁鈎随意鈎牢魚肉條的前端、露出鈎尖,就可以進行抛投垂釣。黑鮶魚攝食上魚時,多數是漁鈎在嘴裡、魚餌還露在外面,摘魚後釣餌還可以再次使用。倘若中途釣餌短缺,還可将黑鮶魚切成肉條做釣餌,效果也相當不錯
釣點:黑鮶魚通常栖息于海底的岩穴、岩底、岩洞縫隙、沉船、沉積物和島嶼周邊亂礁及碎礁群。這些區域是黑鮶魚比較穩定的生活栖息地,當然也是垂釣的理想釣點。在島嶼周邊找釣點比較容易,但容易找的釣點常有人光顧,粥少僧多。為此,應該不斷尋找、發現新的黑鮶魚釣點。要在平常看起來不起眼的地方,少有人知曉的沉積地,鮮為人知的沉船,隐匿不顯的深處礁石、硬質地等處,尋覓垂釣地點。雖然尋找新釣點多花了些時間,有時甚至是空手而歸,但這種追尋也是垂釣的樂趣之一,終究會有苦盡甘來的時候。
釣法:抛投沉底釣和手線垂直釣時常用的垂釣方法。抛投釣适用于礁岸和船釣,将釣組抛向遠處釣點,落底後将釣竿擱置于船闆上或岸礁平坦處,即可等魚上鈎。使用這一釣法時,通常不輕易拉動釣點上的釣餌,要等到魚訊出現,釣線被拉直或竿梢下彎時,急速提竿,将魚提離底層再收線上魚,以避免挂底斷線。整個過程應一氣呵成。另一種方法是跳躍式釣法,所謂跳躍式就是将釣組抛向釣點後,一落底提一下,再落底再提一下,形成跳躍式回收,引魚上鈎。跳躍中常會有中途卡墜的情況出現,此時不可死拉硬拽,如魚已上鈎則幹脆置竿等魚朝反方向拉動時再一鼓作氣收線。手線垂釣可用單鈎或多鈎、墜下鈎或墜上鈎,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其主要方式是垂直從船沿放入水中,垂釣深度從底層到中上層均可,變換非常靈活,釣法人人熟知。垂釣中如遇到魚類個體超大、水深流急時,釣竿幾乎無法得以很好使用,此時運用手線垂釣是首選之舉。黑鮶魚的棘、鳍有毒,一旦被刺應立即将傷口的毒血擠出,并用海水清洗幹淨,再将被刺處在魚體的黏液上來回摩擦數次,用手慢慢揉撚傷口處,症狀會很快減輕、消失。
路亞
最好用鉛頭鈎加卷尾蛆釣組,可使用抛、蕩等方法投餌進入礁石縫和海草叢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抛出後勻速回收,由于标點的環境比較複雜,多會發生釣組挂底的情況,故需要靠控制回收的速度避免釣組落底。路亞釣黑鮶的标點不一定要在很遠的地方,很多很好的标點就在腳下。
黑鮶魚的攻擊比較兇猛,即使是小個體的魚有時候也會把吞不下去的軟餌咬下去一截。它對餌攻擊常常發生得比較突然,咬住假餌會轉身向栖身的石縫裡拖,是以一當發現有魚中鈎後就要果斷擡竿将魚提到水中層并快速回收将魚提出水面。出水的黑鮶魚比較老實在鈎上不怎麼撲騰,但是放到地上後也會折騰得比較厲害。摘鈎時要非常小心不要被魚鳍或者魚鰓蓋上的尖刺刺傷,很多海魚的尖刺都有毒性,會是傷口劇痛紅腫,要幾個小時才能消退。正确的摘鈎方法是使用控魚器鉗住魚的下颌後用路亞鉗或者以用止血鉗摘鈎。有經驗的釣手,也可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魚的下颌後摘鈎。
歡迎關注北京釣魚彙(微信号:diaoyupai )彙總釣魚資訊,釋出釣魚技術文章,釣友經驗分享,大家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