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豬焦蟲病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豬焦蟲病屬于原蟲病中的一種,主要傳播途徑是蜱,患豬精神不振、體表消瘦、食欲減退,養豬場若發現疑似病豬,應進行鑒别診斷,确診實為此病,就要進行對症用藥治療。同時,注意做好豬群預防工作,可減少該病的發生。

豬焦蟲病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一、豬焦蟲病的症狀

  豬焦蟲病是由焦蟲通過蜱吸血進入豬體後侵入紅細胞而引起的原蟲病,以病豬貧血、衰弱、神經症狀和排黃色尿為特征。焦蟲在蜱體内繁殖和發育,蜱叮咬健康豬時即可傳染本病,蟲體進入血液,鑽入紅細胞内,使紅細胞大量被破壞而發病。一個紅細胞内可找到1~8個蟲體,紅細胞的感染率為21%~60%。

  1、臨床症狀

  病豬體溫40.5~42.0℃,稽留熱持續3~7天,或稽留不退直至死亡,死前降至35~36℃,身體消瘦,被毛粗亂,鼻鏡幹涼,眼結膜蒼白、黃染,有時咳嗽、喘息,呈腹式呼吸,肺部有濕鑼音,心悸,節律不齊。病初病豬少食,後廢食,腸音弱,初期糞如球,附着黏膜和血液,部分後期腹瀉,糞黃紅色,尿呈茶色。有的四肢關節腫大,腹下水腫。有的精神沉郁,昏睡,直至衰竭而死。有的轉圈,痙攣,四肢劃動,運動乏力,步态踉跄。

  2、剖檢症狀

  血液呈暗紅色,稀薄不凝固。皮膚脂肪甚至結締組織輕度發黃。腹腔内有大量淡紅黃色液體。肝髒腫大至正常的1.5 -2.5倍,表面發黃,質地發硬、脆弱,呈淡紅褐色或灰褐色肉豆蔻狀。膽囊腫大并積有醬油樣的膽汁。肝門淋巴結明顯腫大,出血壞死,其它部位淋巴結輕度腫大出血。脾髒體積增大,質地較軟。膀胱粘膜有大量出血斑點,和出血點,尤其是心瓣膜處出血明顯。肺髒腫大,局部肺小葉充血。

  二、豬焦蟲病的診斷鑒别

  血液塗片,瑞氏染色,鏡檢紅細胞内有圓形、環形、橢圓形、單梨或雙梨形焦蟲存在。應注意将本病與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弓形蟲病進行鑒别。

  三、豬焦蟲病的治療用藥

  1、治療用“貝尼爾”5毫克/千克體重,用蒸餾水配成5%的溶液,肌肉注射,第二天未恢複正常的豬再注射1次,效果很好。

  2、阿卡普林0.8毫克/千克體重,用蒸餾水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注前1小時先注5毫克阿托品,療效良好。

  四、豬焦蟲病的預防措施

  1、對未發病的豬用上述藥物進行預防性注射,防止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2、預防時應消滅豬體、豬舍和牧地的蜱,不從有蜱的地區引進褥草,豬不與牛、羊等共養,防止本病傳播。

  3、如發現本病,立即隔離檢查豬體是否有蜱,如有應立即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