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被錯認成黃颡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作者:牧神紀

在野外的水域之中,有很多長得十分相似的魚,有可能它們都屬于同一類,是近親的關系。黃颡魚是市面上十分常見的魚,顔色金黃、無鱗,非常容易辨認。但有一種同樣是江河中的“牛尾巴魚”,卻常被人們錯認成黃颡魚。

牛尾巴魚同樣也是通體金黃,光滑無鱗,尤其是那些體型比較小的,看起來和黃颡魚特别像。不過,1斤以上的牛尾巴魚就能看出差别了,因為它的尾部特别長,比黃颡魚的尾部長多了。

常被錯認成黃颡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實際上,黃颡魚和牛尾巴魚的确有近親關系,它們同屬于鲿科,是以長得相似也就不足為奇了。牛尾巴魚是民間的俗稱,除了這個名字之外,還有江黃、石闆條也是指它。牛尾巴魚在我國的北方十分常見,在黑龍江一帶的河流中數量較多,此外,在黃河、長江、太湖等水域之中也有分布。

不同地方生長的牛尾巴魚,外形顔色略有差别,有些體表有斑點,有些則是通體金黃,除了顔色的差别之外,其他方面差别不大。

常被錯認成黃颡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一般黃颡魚很少有特别大的,不管是野生還是養殖品,個頭都不大。而牛尾巴魚可以長到1米長,體重能達到6斤的樣子,當然,這是在野生環境下才能長這麼大,一般人工養殖的牛尾巴魚,重量達到1斤左右就可以出塘了。

牛尾巴魚是釣魚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魚,從春天開始就可以釣了,夏天的時候是牛尾巴魚非常活躍的季節,如果運氣好的話,很快就能釣滿一桶。但現在大條的牛尾巴已經很少見了,大多是幾兩重的小牛尾巴魚,環境大不如前。

常被錯認成黃颡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牛尾巴魚的口感相當不錯,尤其是炖湯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受歡迎程度不輸黃颡魚。在國内有不少人養殖牛尾巴魚,養殖品的價格不能和野生的相比,但也還可以,1斤以下的牛尾巴魚售價能達到15元一斤,1斤以上的大條牛尾巴魚價格就貴了,能賣到20-30元每斤。

野生的牛尾巴魚價格更貴,有些地方甚至能賣到百元一斤,但現在不提倡人們食用野生動物,雖然水産不在此列,但選擇養殖品還是更安全一些。

常被錯認成黃颡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牛尾巴魚的養殖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它的病蟲害不多,在池塘中就可以養殖,同時它的生長速度還是挺快的,養殖1年多就可以捕撈,養的時間越長,個頭越大,價格也就越貴。在市場上,牛尾巴魚的接受度較高,尤其是北方地區的居民喜食這種魚,而南方地區更偏愛黃颡魚一些。總的來說,牛尾巴魚的養殖前景還是不錯的,如今已大量養殖。

讀者朋友們,你們認識牛尾巴魚嗎?在你們當地是否有人養殖它?歡迎留言交流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