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 文/圖)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宅經濟”紅利已過,今年上半年速凍食品或不再是“香饽饽”了。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發食品四大頭部企業的業績增速均有回落。另外,除了安井食品淨利潤微增外,其餘三家的業績均有下滑,海欣食品、惠發食品還交出了虧損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速凍食品行業為何不再火熱?

“宅經濟”紅利不再,速凍食品企業業績增速回落明顯。
“一增一降兩虧損”
今年上半年,從去年業績高點跌落的速凍食品企業有些“心酸”。去年同期,淨利潤翻番對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發食品四家上市企業來說,還隻是業績達标的“及格線”;今年上半年,能保住淨利潤微增、不虧損的企業就已是行業佼佼者。
根據四家上市企業财報,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以淨利潤增加超過30%的成績實作領跑;業界公認的“速凍食品一哥”三全食品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44%,淨利潤同比減少38.55%;海欣食品、惠發食品分别虧損了2402.15萬元、6565.08萬元,淨利潤分别同比下降了156.4%、1060.09%。值得關注的是,四家頭部企業中,僅有安井食品實作了業績增長,而安井食品的淨利增幅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4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三全食品的毛利率一路下滑,去年還引發搶購熱潮的速凍面米制品毛利率明顯下降,尤其是點心及面點類下滑最嚴重,同比減少13.35%。惠發食品表示,業績虧損是因為公司本期股權激勵費用攤銷、支付的職工薪酬增加,同時公司為應對市場競争大幅增加了廣告宣傳費、咨詢服務費。海欣食品則表示,現代管道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在社群團購等新型消費業态的沖擊下,公司中高端産品的市場占比和銷售單價均有下降,同時原材料等成本有所增加,這些因素影響了公司的經營業績。
在業内人士看來,速凍食品行業業績整體下滑是意料之中。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宅經濟”紅利期已經結束,速凍食品企業業績下滑是必然的。下半年,速凍食品行業的盈利狀況或不會有較大改變,同時,随着競争加劇,相關企業的淨利潤還會持續走低。
低價競争是不是難題
在速凍食品企業的半年報中,低價競争成為了緻速凍食品企業利潤縮水的一大因素。海欣食品方面表示,社群團購等新型消費業态在上半年的競争中多以低價産品搶占市場。公司中高端産品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3.90%下降到本期30.65%,平均噸銷售單價下降9.64%。
“社群團購等新銷售管道标的售價,要比社群商超的進價低很多。”一位山東地區速凍食品經銷商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企業如果把貨供給社群團購,價格低了,企業會拿到一定的管道補貼,但是速凍食品主要還是靠分銷,低價産品會壓低經銷商拿到的利潤,我們是不願意在低價管道走貨的。如果供給商超等傳統管道,他們賣得不好,最終也會影響品牌的銷量。”
在目前淨利潤縮水的情況下,速凍食品企業是否要參與到低價競争中來呢?安井食品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社群團購對公司産品利潤影響有限。冷凍食品對物流、儲藏的條件要求比較高,如果要在社群團購做冷凍食品,提貨點和倉庫一定要有大量的冰櫃。這在參與上會造成一定的限制。海欣食品方面則表示,目前公司和部分頭部社群團購企業直接合作,産品銷量占總收入比重很小。公司積極适應和擁抱新的消費業态,但不會過度參與低價競争,在保證産品品質、品牌形象和不擾亂市場正常銷售價格體系的前提下積極參與。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惠發食品的終端直銷模式和供應鍊模式營收分别增長74.26%、438.03%,該公司表示會通過社群團購、生鮮配送、團餐配送、線上直播等多種途徑,為團餐、校餐、社群等終端消費群體提供一站式全品類食材供應鍊服務。
然而,朱丹蓬卻認為,“速凍食品企業可以去布局社群團購,但是速凍食品行業整體不可能以社群團購為主要銷售管道。對速凍食品企業來說,低價競争不是問題的關鍵,影響今年上半年速凍食品企業利潤的還是人們對于速凍食品消費需求的下降。”
零售端的銷量減少了
“零售端買的人少了”是速凍食品企業今年上半年面臨的處境。從速凍食品企業公布的半年報來看,傳統商超管道銷量下降是導緻業績縮水的主要原因。三全食品在零售及創新市場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2%,毛利率下降11.59%。安井食品在商超管道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3%。
海欣食品在半年報中表示,速凍食品終端消費管道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以商超和BC(區域性中型超市、便利連鎖)為代表的現代管道購物人次減少,公司在現代管道銷售收入大幅下降36.79%,相關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18%下降到本期的19.72%。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速凍食品一度現搶購熱潮。今年,消費者對速凍食品企業的消費熱情有所下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隋女士曾在居家隔離期間大量囤積速凍食品,她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去年該買的花樣都買過了,沒什麼新鮮的産品了。現在想買什麼也都很友善,不需要買速凍的了。”
此外,在銷量不高的情況下,商超等管道的費用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速凍食品企業的利潤。三全食品在财報中表示,商超通路費用對沖了營業收入。速凍食品企業也在面向新的銷售管道發力。海欣食品方面表示,特通管道客戶優質且黏性高,近兩年增長迅速,是公司未來一段時間重點深挖的管道。三全食品則盯上了便利店,其表示,公公司與7-ELEVEN合作的河南地區便利店業務推進順利,預計6月門店數量将達到20家左右,門店日銷量保持在較高水準,近期即将展開加盟業務。
如何面對産能過剩問題
一邊是零售端銷售量的減少,一邊是産能的增加,速凍食品企業如何面對産能過剩的問題?因去年業績大增,速凍食品企業紛紛擴張了産能。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今年的募投項目在内,安井食品将新增産能99.3萬噸;三全食品在鄭州、成都、天津、太倉、佛山等地建有生産基地,并留有新增産能的儲備;海欣食品在連江建立年産10萬噸速凍魚肉制品項目、舟山建立原材料魚漿工廠項目、東山騰新二期工廠擴建項目、山東新設合資公司項目相關工作均在推進中;惠發食品“年産8萬噸速凍食品加工項目”也在建設中。其中,安井食品的産能擴張最為激進。
在速凍食品企業的半年報中,産能使用率不足也是影響業績增長的一大原因。海欣食品在财報中表示,上半年為行業淡季,公司去年又新增了部分産能,導緻今年産能過剩,産能使用率不足,各項成本上升。
在目前形勢下,新增的産能能消化完嗎?安井食品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産能使用率是根據每年的設計産能,以及最後實際上每年的産量,算出來的一個使用率資料,因為未來的産能建設現在都沒有建成,目前沒辦法公布産能利用的相關資料,但是在建的産能後續一定會利用起來。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速凍食品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新賽道。海欣食品方面表示,速凍預制菜肴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也成為速凍食品龍頭企業開始競相進入的賽道。公司看好速凍預制菜肴的市場前景,目前通過協同疊加的方式進行部分産品的銷售。上半年公司速凍菜肴制品銷售收入為 465.38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 0.68%。 安井食品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會在預制菜肴方向上繼續努力,未來會繼續尋找合适的産品和銷售管道,打通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