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28日(記者 秦鵬)
近年來,随着國家要求建立特色城鎮,發展生态農業,許多傳統村莊正在進行改造和更新。那些依托山川、擁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村莊,可以改造發揮自身優勢,但更多的村莊比較傳統,該如何改變?
會員調查:荒野嶺變身為"世界桃源"
《生活幫》記者在桃花島風景區看到,豫園縣綠山綠水十分優美,但多年前是一座沙漠山,這裡有什麼變化的原因呢?讓我們跟随村民老東來了解一下。
村民老東和老桑都是這裡的土生土長的農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種下了,沒想到自己最近就成了一位知名的藝術家。
老東告訴記者,"以前窮荊陵,農田不能耕種,玉米吃不飽,吃不飽吃,現在變化很大,老百姓也富起來。"
老桑說:"東方軍帶領我們村發展桃子産業,我們跟着發展。"
兄弟倆今年都60多歲了,見證了村子裡的巨大變化,他們編造了這些年來家鄉的歌來唱,而《東方君》就是這裡帶來改變的人。

董方軍介紹:"我們承包了這座荒山,20年前這裡開始變遷,帶領村民緻富,成為百萬榉桃基地。"
山東省政協常委董芳軍親自實踐了這一課題,并在實際工作中找到了如何優化和改造傳統農村的方法。本次調研活動由董芳軍牽頭,山東省政協委員于小平、常愛玲參加。
"現在這是花山。因地制宜發展思路,實事求是是有風。我們走出去學習結合想法,根據當地情況。"
鹿苑縣地處澮中山區,農林用地多在丘陵地帶,這樣的情況在省内并不少,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發展的路子,又不與當地富蘋果、櫻桃等水果發生沖突,這是東方方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打造整體小環境,桃花島能複制多少,找到合适的路,結合整個景區旅遊、小鎮特色機會,加上我多年的失敗教訓,升華。"
委員們建議:改變傳統鄉村,發展全區旅遊業
目前,龍塘的改造已經産生了效果,董方軍說,下一步是要通過土地流轉,承包更多的農用土地,按照計劃開發整個地區的旅遊,然後也想重新聘請農民參與管理,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冬滑冰、春花、夏夏、秋收,這已經是富人的項目了。
今年春天,當桃花盛開時,東方君舉辦了一場觀賞桃花節,當時遊客激增超過8萬人次,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豫園縣旅遊局副局長高元澤負責鄉村旅遊,下一步她想與全縣分享桃花島的成功經驗。
"我們對于下一步開發景觀和生态資源具有獨特的條件,"高先生說。政府還支援和重視将鄉村旅遊作為支柱産業。有支援政策,激勵措施和意見。"
經過參觀和研究,政協委員一緻認為,無論是發展生态農業還是整個地區的旅遊業,人民的利益都應是根本的出發點,在發展的同時必須進行可持續的設計。
"保護生态環境在合理發展的基礎上,不能快速受益,特别是旅遊項目,不能過度開發。雖然老百姓獲得了一些好處,但破壞了環境,不可取。這個項目走在一條可持續的生态道路上。"
常愛玲說:"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效益,不能盲目跟風,做實事檢驗,讓老百姓得到持續的效益。旅遊業的發展也應該繼承一種文化。"
據省政協常委董方軍介紹,下一步是在景區内建設一批主題展廳,如以"好"為主題的文化館、推廣"魯威"展廳等,即改變傳統鄉村,發展全區旅遊,促進當地文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