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作者|塵 埃

編輯|克瑞斯

2019年,美國發生一起史上最大規模招生舞弊案,案件涉及50名上流人士,其中包括獲得艾美獎、曾出演《絕望主婦》的知名女星菲麗西提•霍夫曼、著名時尚設計師以及企業高管等一衆富人家長,他們通過行賄和造假讓子女成功進入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喬治城大學等一流大學。

2014年,“美國聯考”SAT考試亞洲區出現洩題舞弊行為,涉案考生成績全部廢棄,案情涉及幾十家校外教育訓練機構,他們為投機考生和家長制造了作弊機會。

今年聯考,武漢市黃陂區一考生考試作弊被發現,他将手機混入考場,考試過程中拍題,并發至某教育訓練機構尋求答案。

這樣的行為屢禁不止,發生在全球各個角落。參與教育内卷的人,各有奇招。就像劇場效應一般,有一些人不守規則,站起來,然後所有人都必須跟着站起來,環境由此惡化。

“雙減”的本質,是要為這些蒙眼狂奔按下暫停鍵,通過削弱資本對教育的裹挾,最終實作教育資源公平化。而變局之中,家長們各揣心思,有人惴惴不安,有人就勢躺平。

畢竟,這場聲勢浩蕩的教育變革,其成效,需要數年之後才能見分曉。每個人隻能去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01

佳妮 南通家長 35歲

“雞”了,孩子苦,不“雞”,可能考不上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在南通,家家戶戶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南通為啥這麼出名呢?因為“雞娃”,但最“雞”的還不是南通市,其實是下面的縣城,基本就跟衡水中學的模式一樣一樣的。

讓全國考生聞名喪膽的葛軍葛大爺,就是我們南通人。他是聯考出題人,但凡是他參與江蘇省的命題,數學卷就會特别難,是以他被稱為“讓江蘇考生最害怕的男人”。

生在南通,我們也是很無奈的,“雞”了,孩子苦,不“雞”,可能考不上。

我姐姐的兒子就是例子,一路“散養”,讓他自由生長,沒給他補過課,結果今年中考,四舍五入300分,高中錄取線是700多分,連中專都考不上好的。

有案例在前,我早早做了預案,去年兒子上國小之後,我就給他報了幾個教育訓練班,把學習節奏排緊。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圖源:《小歡喜》劇照

他每天下午4點放學,4點10分到家,喝水、吃點心,4點30分出門去上教育訓練課,下課回家,吃晚飯寫作業,再接着看課外輔導教材,基本要學習到晚上10點多。周末我還給報了英語和樂高課。

寒暑假更沒法輕松。南通的假期作業不是一次性布置完,而是分周期布置,假期裡隔幾天還會再添加新的作業,老師每隔3天就在群裡收作業、催作業,搞得人精神緊張。

我兒子本來很活潑,小嘴叭叭的話好多,但上國小後明顯沉默了。一開始他還反抗,哭喊着說要出去玩,後來感覺是“認命”了,到點兒自己就把書本擺好、端正坐好。

最近疫情加“雙減”,南通好多輔導機構都停業了,包括我們上課的幾家機構。兒子難得有空,放學就在小區裡瘋跑,這周末還去表哥家玩兒了一整天,讓表哥帶着打籃球、輪滑。看他玩得那麼開心,我也挺感慨,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狀态吧。

希望“雙減”能夠徹底點兒,如果大家都不“雞娃”,我當然也不“雞”了。

02

劉霖 上海家長 35歲

教育訓練機構沒了,我進退兩難

最近,我家用了3年的外教平台鲸魚小班突然崩了,無法上課。我看新聞才知道,原來是受政策影響,境外外籍人員的學科教育訓練都被叫停了。

我當初選了半天,才挑中的鲸魚小班,它都是北美外教,自編教材,還有固定外教和學伴,雖然一年要兩萬多,但為了孩子學習效果,我們也認了。

政策來了,機構要叫停,我也了解,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機構不給退學費。鲸魚以前的上課系統,現在直接變成了換課中心,我們隻能把剩餘的課程,兌換成其他機構的公益援助課程。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聽起來很美,但其實,系統裡根本沒有适合我家孩子的課程——要麼是适合小娃的體驗課,要麼是學而思、猿輔導等機構的大班課,聽預約過的家長說體驗非常差。我們當時選小班上課,就是為了老師能有足夠的精力關注到每個孩子,換成大班,相當于這個錢就白花了。

我還剩将近兩萬元的課程費,如果換這種大班課足夠上到國中,問題是這些機構還能活幾年?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我身邊有同樣情況的家長已經開始另辟蹊徑。有人提議,改成用ZOOM繼續上原來外教的課,老師提供會議号和密碼就行,算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還沒嘗試,先看看他們的效果吧。

03

蔡明 北京家長 43歲

向前一步市重點,向後一步是職高,我不敢放松

“雙減”政策來了,我覺得對上幼稚園和國小的娃挺好的,畢竟小,閑散一點也沒什麼。但對我家老大,我可不敢放松。

她今年上初二,就是很普通的學校。孩子成績在班裡排10名左右,算是中等偏上。這個成績在我們看來很有風險:往前走走,能上市重點,向後退退,也可能去職高。

我家老大不算聰明,但乖巧勤奮,從國小開始補課直到現在,學而思、VIPKID、新東方的教育訓練課就沒斷過,三年級之後還加了奧數。除了英語口語是線上教學,其他都是線下課,搞得時間很緊張,特别是周末。

是以我們家分工明确,一到周末,孩子媽媽負責在家帶老二,我送老大去補課,老人負責做飯買菜,搞好後勤。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圖源:《小舍得》劇照

“雙減”之後,我們以前的學習生活秩序都被打亂了。外教沒了,我們的VIPKID一對一外教課,被換成小班課,上課時間改到了周中。

學而思的國文課,因為“雙減”政策也改成了周中上,但我家離學校太遠,得開車送,那個點我還沒下班,也不可能讓70歲的老人帶孩子去擠地鐵,隻能停掉。

數學課是我不敢大意的。給孩子報的這個班,在“雙減”政策落地之前,不知道什麼原因,機構就停掉了。好在那個老師還不錯,還住在我家附近,後來我就把孩子直接送到他家裡去補課。

過程也挺搞笑的。因為疫情,現在車輛進小區都得登記,我們就把車停到附近停車場,帶着孩子像回家一樣走進去,這樣就不用登記什麼車牌資訊之類的,也不怕被人舉報。這麼幹的不隻我們。帶孩子去上課的時候,我不止一次碰到前面還沒來得及走的家長和學生,大家互相笑笑不說話。

不過按現在的政策,這樣也是違規的,說實話,我也還沒想好怎麼應對。

但我知道,她得補課學數學,還不能是線上課程。疫情期間,我陪她上過線上課,沒有老師一對一盯着,根本聽不進去,那學費就跟捐了差不多。周中補課?我覺得也不太靠譜,孩子上中學本來就很忙了,如果晚上補課,加上完成學校作業,就得半夜才能睡覺了,顯然不可持續。

相比對老大的緊張,我們對老二就放松多了。

老二現在上幼稚園,啥班也沒報——老大這時候已經開始學英語了。要說原因,一個是精力顧不到,一個真的是時代不同了,現在就是大家都要減負的時代。

我對老大的期待其實也不算高,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上高中。現在的很多職業教育都不規範,校風極差。

我姐姐的孩子就上的中專,整個人都廢了。本來國中畢業考上五年制職校,堅持讀完就能拿到大專文憑,但那孩子天天打遊戲,現在看,能堅持讀完三年拿中專文憑都費勁,今後工作,估計也是去富士康這種工廠裡。

不同學曆決定不同的人生起點,不管政策怎麼調整,我都得努力托住孩子的起點。

04

秦岚 青島家長 33歲

我們想周六偷着上課,被老師拒絕了

“雙減”之前,我給孩子報了一門英語口語課。

不是什麼大機構,是娃之前在學而思教英語的老師,口音純正,教學方式活潑,口碑特别好,很多家長都點名報她的課,她就自己租房單幹了,我給孩子報了每周六上午的課。

“雙減”之後,周末不讓補課了,老師提供了周中的課表,但我下手太慢,沒搶到周五的課。

周中其他時段,我家肯定是沒法去上課的。因為我們讀的是重點國小,班主任很雞血,幾乎不給孩子留校外教育訓練時間。國小不管午飯,學生都在外面的小飯桌吃飯午休,這位班主任能追到小飯桌,給孩子義務補一個小時的課,每天留的作業也不少,我家孩子正常寫完作業已經22點,再去上兩個小時的英語課,顯然行不通。

我們這個補習班的家長之間都很熟悉,大家就商量着,還是周六上課,悄悄把孩子送過去,大門關起來。再不行,就找個咖啡館上課。

但老師很謹慎,尤其是媒體報道内蒙有個孩子舉報了輔導機構之後,她擔心有個别被強迫上課的孩子大義滅“師”,也怕孩子來上課時被人跟蹤然後舉報,拒絕了這個提議。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我現在也沒什麼好辦法。我也算是佛系的家長,要是大家都不偷偷學了,我肯定也選擇躺平。

05

顧海濤 深圳家長 40歲

我找到了逃離内卷的K13賽道

對于“雙減”,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K12這條賽道實在是卷到極緻了,我本來也不想讓孩子再參與。

我家孩子也上過教育訓練班,我看着都心疼。我打算走第13條賽道,不“雞”孩子,“雞”自己。

我準備去申請香港的優才計劃。我有朋友是做這方面的中介,我可以申請香港的研究所學生,畢業後找個機關挂靠,滿七年,就能拿到香港身份,将來我孩子可以以港澳台華僑生的身份,參加聯考,錄取分數線至少低200多分。

聯考一分一操場,200多分就是大專跟985、211的差距。

我計算過,這比送孩子拼命補課劃算很多。我住在深圳,去香港上學很友善,現在是疫情期間,還可以上網課,費用在30-50萬之間。如果報精銳一對一或者學而思之類的輔導機構,這筆錢,可能還不夠“雞”到聯考。

不過這條路需要提前謀劃,畢竟時間跨度大,中間也可能還有變數。這也算是我的備用計劃吧,如果孩子學習特别好,這筆錢就當我捐功德箱了,如果成績渣,也是多一條路。

06

鐘芹 上海家長 31歲

“雙減”之後,不糾結了

我兒子今年上幼稚園大班,明年就上國小了。同僚中的過來人都勸我,“數學、英語現在就得安排上了,到明年暑假再報個幼小銜接班,學習拼音,這樣才能快速适應9月份國小開學。”

這些勸告讓我既緊張又糾結。

我兒子很調皮,根本坐不住的主兒,我老公教他寫數字,寫一個2,教了一晚上也沒學會,怎麼寫都是歪歪扭扭的,給我老公氣得火冒三丈:“教條狗都會了,這孩子是不是有點傻。”

兒子也很緊張。自從開始抓他學習,隻要我跟老公晚上到家,他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我們考他什麼他不會,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我們一開家門,他就撲過來求抱抱了。

我一方面失落,一方面也焦慮,身邊的小孩都是從小就學這學那,我也怕輸在起跑線上。

沒有教育訓練班的第一個周末,我兒子在小區狂奔

我有個同僚,從小孩3歲開始,就給報了各種教育訓練班,少兒英語、邏輯思維、珠心算、拼音等等,幼稚園三年,也是拼命為進國小做準備,放學後和放假的時間,都呆在教育訓練教室裡,後來,孩子考進了浦東一是以雞血著稱的國小,二年級就戴上眼鏡了。

我不太想讓小孩過這樣的日子。畢竟4-6歲正是小孩最活潑好動的時候,硬把孩子關教室,多少有點不人道,但凡事就怕對比,周圍人都在“雞”,我就很容易陷入焦慮,怕自己耽誤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某種程度上,政策解救了我。反正外面機構也關了,國小也規定所有課程都得從頭教,幼稚園就開始“雞”就沒啥必要了。

我開始心安理得地,讓兒子享受童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