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話題導入</h1>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彙報,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禀賦優勢。專家判斷,由于城市住房、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居高,三孩政策放開對農村的影響可能會大于城市。三孩政策的放開勢必會影響農村的居住情況,本文将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探究該政策對農村居住的影響。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農村建房程式</h1>
從農村建設房屋的流程我們能分析出哪些因素影響最終的居住面積。根據法律和地方法規的規定來看,大緻是以下流程:
1.申請。農村村民需要宅基地用地建房的,填寫《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表》等檔案,以戶為機關向所在村民小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書面申請。
2.公示。村民小組收到申請後,送出村民小組會議讨論,并将申請理由、宅基地配置設定方案(拟用地位置和面積)和建房(規劃許可)方案(拟建房層高和面積)等情況在本小組範圍内公示。
3.審查。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村民小組将農戶申請、村民小組會議記錄等材料交村級組織審查。
4.報送。審查通過的,由村級組織在《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表》簽署意見,連同申請人送出的其他相關材料一并報送鄉鎮人民政府。
5.部門聯審。鄉鎮人民政府受理農村村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後,應當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完成聯合稽核工作。
6.鄉鎮審批。鄉鎮人民政府根據各部門聯審結果,對農村村民宅基地申請進行審批。經稽核認為宅基地申請和用地審批符合條件、報送材料完備的,應當予以準許,發放《農村宅基地準許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并同步将審批情況書面報縣級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備案。
7.農戶經準許用地建房後,鄉鎮人民政府要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住建等部門到現場進行開工查驗實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确定建房位置。
8.農戶建房結束後,要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住建等部門對照審批内容進行實地驗收,并出具《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驗收意見表》。
9.農戶通過驗收後,需及時向不動産登記機構申請辦理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産登記。
以上應當是最全的農村建房程式,各地根據地方特點作出删減,但不變的邏輯是,必須先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然後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這兩個步驟就決定了宅基地的面積和建房的面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宅基地/建房面積規定</h1>
《土地管理法》隻規定了農村村民一戶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沒有具體規定,而是規定“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标準”經查詢,每個省份的規定基本上都不相同,而且有的地區以戶為機關限定面積,有的地區以戶的大小(家庭人口多少)來限定面積,有的地區則兩種相結合。
三胎政策放開可以講對全國各省宅基地使用都産生影響。對于限制戶均用地的地區,影響三胎長大承認,分戶後申請宅基地的數量和面積;對于限制人均用地的地區,影響三胎出生後就申請宅基地的面積。建房面積同樣如是。舉例說明: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規定的是限制戶均用地,“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少于667平方米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34平方米;人均耕地667平方米以上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67平方米;山區、丘陵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200平方米。”,關于建房面積“原則上以不超過三層的低層住宅為主,不規劃建設三層以上的住房。”也就是最大建築面積不超過600平米。
重慶市規定,市區範圍内村民宅基地标準為每人20至25平方米,其他區縣(自治縣、市)範圍内村民宅基地标準為每人20至30平方米,3人以下戶按3人計算,4人戶按4人計算,5人以上戶按5人計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律師解讀</h1>
放開生育政策、家庭人口擴容,折射到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家”上,就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更多的房間。人丁興旺是中國傳統的美好祝福和願望,但經濟社會發展勢必增加生育成本,是否生三胎取決于每一個家庭的決定。
(作者 李銀磊 實習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