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賊喊捉賊!舉報鄭爽逃稅後,張恒遭重罰:天價分手牽扯3.5億、糾纏2年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武佩璇 幸雯雯

“恒爽”案再發新聞,張恒“賊喊捉賊”終被罰。

2021年10月18日,上海市稅務部門公布了對張恒的處罰結果。

該處罰決定顯示,張恒因在鄭爽參演的《倩女幽魂》項目中,策劃并操作了約定片酬的合同拆分、“掩護公司”設立等事宜,幫助鄭爽逃避履行納稅義務。

因上述違法行為,張恒被稅務部門依法處以3227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4月26日,因與鄭爽産生的借貸糾紛,張恒曾發微網誌爆料鄭爽偷稅漏稅,并且表示“我的清白交給我信任的國家稅務總局”。

2021年8月27日,鄭爽率被監管部門作出處罰決定,對其追繳稅款、加收滞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

當時稅務部門還表示,因舉報人之一張恒作為鄭爽《倩女幽魂》項目的經紀人,涉嫌幫助鄭爽偷逃稅款。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已依法對張恒進行立案檢查,并将依法另行處理。

時隔半年,張恒所謂的“清白”沒來,國家稅務總局确認了張恒作為“幫兇”,協助鄭爽偷稅漏稅的事實。

10月18日晚,時代财經聯系了在張恒與鄭爽民間借貸糾紛案中擔任張恒方代理律師的北京市中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周俊,周俊在接到電話聽到“張恒”名字時便笑了,随後表示自己不是張恒稅務問題方面的律師,并不了解張恒偷稅漏稅的事情,不友善回應。

賊喊捉賊!舉報鄭爽逃稅後,張恒遭重罰:天價分手牽扯3.5億、糾纏2年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h5>3.5億元“分手”代價</h5>

在上述處罰決定内容中,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12月,張恒負責鄭爽拍攝《倩女幽魂》的演藝合同簽訂、演出報酬和支付方式确定等事宜。張恒與制片方等共同商讨鄭爽片酬的拆分及收款方式,策劃具體操作細節,确定了1.6億元的片酬數額及支付方案:即拆分為4800萬元和1.12億元兩個部分,對1.12億元(實際取得1.08億元)部分,雙方商定由制片方對鄭爽實際控制公司以“增資”的形式支付。之後,張恒與鄭爽商定了設立收款公司、提供“增資”合同等事宜。在片酬支付過程中,張恒多次向制片方催款。

張恒通過上述違法行為,掩蓋“天價片酬”,幫助鄭爽偷逃稅款,被依法處以3227萬元罰款。

賊喊捉賊!舉報鄭爽逃稅後,張恒遭重罰:天價分手牽扯3.5億、糾纏2年

圖檔來源:上海稅務局官網

而鄭爽在2021年8月份,便被相關部門追繳稅款、加收滞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

加上鄭爽之前讨要張恒的2000萬借款,因二人分手撕破臉皮進而曝光在大衆面前的财務糾紛、稅款問題合計已達3.51億元。

這可謂一次昂貴的“分手代價”。

2018年,張恒與鄭爽曝光戀情。美好的時光不過兩年,兩人不僅分手,鄭爽還因張恒借2000萬不還憤而起訴,拉開二人“分手大戲”的序幕。

借貸案一審中,張恒方敗訴。二審開庭前,1月18日,張恒在微網誌爆出自己和鄭爽的兩個孩子,并向媒體提供錄音。錄音内容透露,兩個孩子是張恒和鄭爽于美國代孕所生。

2021年1月19日,鄭爽與張恒民間借貸糾紛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審理。

當時張恒的律師周俊對時代财經表示,張恒從來沒有主動問過鄭爽借錢,并稱“2000萬中有750萬是花在張恒和鄭爽的共同生活費用、公司員工的工資、公司的裝修、投資鄭爽所開的一家服裝公司身上。此外,至少有170多萬花在了孩子身上。”

2021年3月31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張恒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原判,判令其歸還鄭爽借款人民币2000萬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張恒随後在微網誌表示,“對判決表示遺憾,無法接受判決結果。”

2021年4月26日,張恒“實力反擊”,在微網誌曬出證據,提供了鄭爽、鄭爽之父鄭成華、鄭爽之母劉豔的聊天記錄。

聊天記錄顯示,鄭爽拍攝的《倩女幽魂》合同中,包含了4800萬片酬的“陽合同”,以及對某公司增資的1.12億元“陰合同”。

8月27日,鄭爽被追繳2.29億稅款,表示不複議不起訴,并緻歉。9月7日,鄭爽及其工作室社交賬号被關閉。

截至時代财經發稿時,張恒未對稅務部門的處罰作出回應,其賬号已于8月26日被禁言。

而鄭爽的微網誌賬号關閉後,其在境外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較為活躍。

10月11日,鄭爽釋出小孩手腳傷疤的照片,并稱張恒沒有照顧好小孩,當初還強迫自己簽署放棄領養的檔案。

賊喊捉賊!舉報鄭爽逃稅後,張恒遭重罰:天價分手牽扯3.5億、糾纏2年

圖檔來源:鄭爽Instagram

<h5>“爛攤子”一堆</h5>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2月,鄭爽和張恒設立了上海鲸谷座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鲸谷座”),法定代表人為張恒,大股東為鄭爽,持股比例68%,二股東為張恒,持股比例32%。鲸谷座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實繳1020萬元。

2021年3月17日,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将鄭爽1360萬元的股權數額進行當機。

鲸谷座旗下還有一家全資子公司上海鲸乖乖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鲸乖乖”),法定代表人同樣為張恒。

據媒體報道,2020年8月,鲸乖乖因拖欠多名員工工資被起訴。天眼查顯示,2020年8月,王一婧起訴鲸乖乖,執行标的為10000元。然而,鲸乖乖并沒有在指定時間内履行給付義務,于是作為鲸乖乖法定代表人的張恒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費。

除此之外,張恒在鲸乖乖涉及的其餘8起司法糾紛中,均被“限高”。

而在鄭爽與張恒的偷稅事件背後,上市公司北京文化(ST北文,000802.SZ)的一舉一動更是令市場關注,鄭爽事件爆出後,北京文化的日子也不好過,先後停牌,更被ST。

其中,涉及二人偷稅案件的影視劇《倩女幽魂》更引起監管層的密切關注。今年5月27日,深交所向北京文化下發年報問詢函,其中還提到“《倩女幽魂》片酬成本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名為增資、實為成本’的情況”。

該問詢函北京文化一直延期到8月3日才予回複。回複公告稱,北京文化于2018年與天津嘉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嘉煊”)簽訂協定,約定天津嘉煊為該劇的承制方,負責制作完成該劇,該劇大部分片酬合約均由天津嘉煊與演職人員簽訂。

北京文化解釋道,截至該公告日,該劇尚未最終制作完成,是以天津嘉煊尚未送出最終結算報告,故暫無法準确核算總片酬、演職人員片酬、單集片酬、片酬占總成本比例等資料。

但在同一份公告中,北京文化也無奈透露被《倩女幽魂》拖累,“該事項對公司2020年度淨利潤影響金額為-2.55億元。”

賊喊捉賊!舉報鄭爽逃稅後,張恒遭重罰:天價分手牽扯3.5億、糾纏2年

圖檔來源:北京文化公告

至今,《倩女幽魂》仍未“現身”在大衆視野,應該也不會“現身”了。

據天眼查顯示,天津嘉煊的股東為兩個自然人,分别名為周征源和周敏娴,其中周征源為實控人。

10月18日晚間,時代财經緻電天眼查等幾大企業工商資訊查詢平台上的電話(均為同一個電話),但對方表示,自己是搞建築的,不知自己的電話為什麼會在網上,也不知道天津嘉煊這家公司。

同時,時代财經緻電周征源旗下的另外一家公司禦嘉(霍爾果斯)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電話接通後,對方表示打錯了,然後便挂掉了電話。

<h5>北京文化難收場</h5>

“陰陽合同”事件“餘震”不斷,北京文化也是以“身陷囹圄”,無論是在證券市場、内部人事變動、公司經營等方面均可謂“一團糟”。

2020年12月,證監會便對北京文化立案調查,而後證明北京文化影視劇《大宋宮詞》、《倩女幽魂》投資份額收益權轉讓未真實發生,北京文化授權時任北京文化副董事長、北京文化子公司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婁曉曦知悉、組織、實施财務造假行為,導緻北京文化在2018年年度報告中虛增收入合計4.6億元,虛增淨利潤1.9億元。

北京文化被“實錘”其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被予以警告,處以60萬元罰款。

“傷痕累累”的北京文化需要迅速“回血”,不惜把手上的“王牌”項目《封神》系列電影部分股權轉讓。

2021年4月,北京文化釋出公告稱,為了分散投資風險、緩解公司流動資金壓力,分别将電影《封神一》、《封神二》與《封神三》三部影片各25%份額給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慧普華”),轉讓價格合共6億元。截至該公告日,北京文化已收到西藏慧普華上述轉讓款5.5億元。

但5.5億的款項未能救北京文化的“近火”。

10月14日,北京文化釋出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就算有全球單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賈玲的《你好,李煥英》“撐腰”,北京文化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也預計虧損2300萬元-3300萬元。

對此,北京文化解釋,報告期内确認了《你好,李煥英》等項目收入,同時對部分影視項目計提壞賬準備,導緻本報告期業績同比減虧。

外部風雨飄搖,内部也并不平靜。

就在新華社釋出張恒被罰款的微網誌文章前約2個小時,北京文化釋出公告稱,其證券代表張琳琳因個人原因辭去證券代表職務。

此時,距離張琳琳任職該職位不到一年半時間。

資料顯示,張琳琳于2020年6月北京文化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被提名為證券事務代表。而再前一任證券代表江洋,任職時間近7年。

無獨有偶,北京文化前董事、副總裁張雲龍也于今年8月份辭去職務,距離其擔任前述職務約3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