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的床》即将上演,王學圻闊别二十年後重返舞台

作者:中國吉林網

10月28日至31日,王學圻、周鳴晗主演的當代戲劇《爸爸的床》将亮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該劇借由一對父女間的親情對話直面當代社會的家庭沖突,給觀衆帶來一場“紮心又美妙”的劇場體驗。10月25日,王學圻、周鳴晗兩位主演來到大劇院講述他們心目中的《爸爸的床》。

《爸爸的床》首演于2019年,講述失去妻子的父親和失去母親的女兒,面對悲傷時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也是王學圻時隔二十年後重返舞台的首部作品。對于這部作品王學圻格外珍視,“我是空政話劇團的演員,演了半輩子話劇,對舞台有感情。”

王學圻回憶說,一開始出品方椎劇場的負責人怕他接受不了這種比較先鋒的戲劇形式,因為在八十多分鐘的演出裡,父女完全沒有正面交流,隻是通過二十多通電話和語音留言展開故事。雖然從沒有演過這樣的戲,但對于這種先鋒的形式王學圻并不排斥,“當年我們空政話劇團在全軍是很好的劇團,我們也會演許多創新戲,我也演過很多實驗的戲。”幾十年前,王學圻在空政話劇團演過非常著名的知青題材話劇《WM》,那部劇的演出形式在當時非常先鋒。這次排演《爸爸的床》,看到全劇父女始終沒有見面,隻是通過打電話或語音留言來交談、讨論、争吵、沉默,他就想到當年的那部戲,都是一樣非常簡單的舞台,全靠演員表演支撐。

在王學圻看來,這部劇雖然講的是一對父女的故事,但其中也能看到很多家庭的影子,“隻要有老人有孩子有爸爸有女兒的,都會看到劇裡或許有你說的一句話,有你經曆過的一個場景,有你也曾解決不了的問題。”尤其讓他感慨的是,那種沒有親情支撐的孤獨,孩子長大走出家門,而父母一天比一天老,但孩子卻無法照顧父母,彼此之間也無話可說,“這是共性,全世界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這種共通的情感,這個劇就是提醒人們,不要忘記親情,即使遠隔千裡通過電話問候一句,也能給彼此力量,讓彼此都不會覺得孤單。”

雖然父女倆在舞台上沒有真正見過面交流過,但觀衆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王學圻認為,這和劇本本身非常紮實有關,讓他演起來也非常享受,“我對舞台還是很有感情,站在舞台上我會想起很多,自己失落的時候,自己驕傲的時候……每次謝幕的時候,我都非常激動,也很享受,因為那是觀衆對你的贊同,對你的欣賞。”

在劇中飾演女兒的上戲教師周鳴晗,與王學圻非常有緣分,在她6歲的時候就在一部片子裡演過王學圻的女兒,那時候拍完戲還被這位“父親”抱回家。此次,“父女倆”再度牽手,她又從王學圻老師那裡學到了很多。

北京日報 記者 牛春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