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兩部新劇《完美關系》和《安家》上映有一段時間了,兩部劇雖然講述不同行業不同的故事,卻同樣都有一個傻白甜人設的角色。
不同的是,一開始,《完美關系》裡的傻白甜江達琳讓人感覺還不錯,随着劇情發展卻變得越來越讓人厭煩。
而《安家》裡的傻白甜朱閃閃起初并不讓觀衆喜歡,卻在後期的成長中變得越來越可愛。
為什麼到了後期閃閃惹人愛,而達琳遭人嫌了呢?我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1</h1>
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
觀衆對其表現的期待感不同
江達琳是海外留學生,公關專業的碩士,因為父親出事,她臨危受命回國接手自家的大型公關公司達琳傳播,成為達琳傳播的董事長,肩負拯救達琳傳播,帶領達琳傳播走出困境的重任。
一開始,她在就職演講中因被記者質疑太年輕,而怒怼記者,霸氣十足。
“康熙八歲登基;甘羅十二歲拜相;霍去病十七歲,大敗匈奴;聖女貞德帶領士兵解除奧爾良之圍的時候,也隻有十七歲;紮克伯格創辦臉書的時候,隻有二十歲。”
看起來霸氣側漏,頗有王者風範,也赢得了觀衆的叫好,讓觀衆對她的表現更有期待。
而朱閃閃,一開始就是一個房産中介門店的小員工,兩年沒開單,卻仍然混在店裡。
一開始出現在觀衆面前,就是在工作時間,不停地化妝、照鏡子,反正除了不工作,其他的都行。
她來賣房子的目的就一個:找一個滿意的男朋友。在店裡也僅僅是一個吉祥物的身份。
起初,觀衆對這樣一個除了漂亮一無是處、不求上進的女孩,印象不是很好,對她也沒有什麼大的期待,畢竟她對于門店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這是兩個不同的社會角色,江達琳要扮演的社會角色是大型公司董事長,而朱閃閃就是房産中介門店無足輕重的小員工。
一開始,觀衆喜歡江達琳,是因為她的就職演講讓觀衆看到了一個霸氣的年輕女董事長的魄力,符合人們對董事長的預期。
而觀衆讨厭朱閃閃,也是因為她表現得沒有職業精神、矯情、不求上進,不像一個出來工作的職場新人,倒像一個閑人。
結果随着劇情的發展,江達琳表現出的行為離一個大型公司董事長相去甚遠,沒有專業度,沒有作為董事長的覺悟和态度,甚至自己就是公司前行的阻礙;反而朱閃閃卻并不像一開始那樣矯情,她能吃苦,也願意進步。
觀衆的喜好于是直接調了個個。是以,江達琳和朱閃閃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觀衆對其表現的期待感也不一樣,而是否符合社會角色,直接影響了觀衆的好惡。
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責任要承擔,有不同的社會準則和道德标準。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要扮演,但是扮演好我們的每一個社會角色,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在其位,就要謀其事,任其職就要盡其責。
<h1 class="pgc-h-arrow-right">2</h1>
自以為是的人讓人讨厭,
講道理的女孩才讓人喜歡
因為江達琳年輕,公司的一衆老功臣并不是很服氣。
她在公司孤木難支,于是邀請金牌獨立公關人衛哲入夥公司來幫助自己,起初,全公司就衛哲一個人站在她一邊。
但是她連衛哲的意見都聽不進去,衛哲跟她說一個公司的董事長,應該把愛情跟工作厘清楚,她說衛哲在幹涉自己的私事。
而自己被準男朋友譚新凱利用了,不顧有證據的事實,反而聽了譚新凱的挑唆,跑去跟衛哲和自己的媽媽大吵。
給人的感覺是很自以為是,不講道理,不謙遜,喜歡先入為主,固執己見,聽不進去意見。
再看朱閃閃,店長房似錦要她穿一身臭烘烘的“跳跳虎”衣服去發傳單,雖然一開始她很抗拒,還把傳單全部扔進了垃圾桶。
但被房似錦批評後,她開始慢慢認真起來,房似錦告訴她“每發10萬份傳單就能成交1單”,她幹起活來更加賣力。
這說明朱閃閃是一個明事理的人,她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就願意改。
江達琳不僅自以為是,還分不清好賴,衛哲跟她講道理,她卻永遠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反駁;朱閃閃卻願意聽從比自己專業的人的意見,這是她得以成長的基礎。
觀衆自然不會喜歡不講道理的那一個人,甚至對江達琳的無理取鬧很是氣憤和反感,反而倒是越來越喜歡知錯就改,講道理的朱閃閃。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自以為是的人很難讓人産生喜歡,不懂沒關系,犯錯也沒關系,但是做人得要謙遜,要講道理,能分得清好賴,聽得進去意見。
<h1 class="pgc-h-arrow-right">3</h1>
過分任性自私沒人愛,
不自私的女孩讓人心疼
江達琳常常挂在嘴邊的話就是“我”怎麼怎麼樣,“我忍不住”、“我覺得”,她非常重視自己個人的感受。
她作為一個乙方,接到準男朋友電話,放下和甲方的會議就往外跑;作為一個大型公司的董事長,跟男朋友約會,也比跟合夥人開會要重要一些。
有一次處理完一個裁員事件,她和衛哲在國外餐廳吃飯,遭遇持槍搶劫,她順手拿過切牛排的刀具,衛哲問她人家有槍,你拿這個幹什麼?她回答我不管。就問你任不任性。
劫匪要她取下脖子上的項鍊,她卻死死捂住,說是她爸爸的,不給,逼得衛哲徒手鬥兩個持槍歹徒。而她因為談戀愛公私不分,置公司利益于不顧的時候,再也想不起爸爸還流落在外。做事情完全憑自己的心情嘛。
江達琳考慮問題很喜歡從“我”出發,而不是從公司,從合夥人的利益出發,顯得任性又自私。
再看朱閃閃,店長房似錦生病了,朱閃閃替她發傳單,私自把傳單上的聯系人換成了自己的電話。
房似錦看到後,以為她想撬單,十分不高興。閃閃卻把每一位客戶的聯系方式清楚地整理在了一張表格裡,交給了房似錦,還幫房似錦預約了周末集中看房。
從這裡可以看出閃閃不僅不自私,而且很體貼,很細心。
作為公司董事長,江達琳本應該把公司和合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卻把自己的愛情放在了第一位,不分場合的任性更是讓觀衆厭煩。
倒是朱閃閃,她心甘情願地幫助生病的房似錦,還差點被誤會,讓觀衆大呼心疼,彈幕裡都說幸虧閃閃傻,不然得多傷心啊。
拉羅什富科說:“猶如細流在大海裡消逝,美德在自私自利中喪失。”
自私的女孩即使打着道德的旗幟行事,也不會被人認同;真正為他人着想的人才更加可愛。
總的來說,江達琳的傻,是源于她那總是一副“狀況外”的樣子,在工作和個人感情之間拎不清,不符合一個董事長的人設;而朱閃閃是傻的可愛,她的傻是因為她很單純,沒有把人想的很複雜。
同樣都是傻白甜,《完美關系》裡的江達琳是傻得任性,又自以為是、傻而不自知,不肯聽取别人的意見,包括她那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都讓人難以接受。
而《安家》裡的朱閃閃,傻得天真,傻得很容易就被人說服,她的樂觀開朗、大方體貼卻感染着很多人。
是以,做一個“傻白甜”沒有關系,但是卻不可以不講道理、自以為是,不可以任性自私,隻有不自私又明事理才讓人喜歡。
另外,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相當重要,社會心理學認為,每一個社會角色都代表着一套有關行為的社會标準,是對個人職能的劃分,它指出了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社會關系的聯系位置,也代表了每個人的身份。
我們的行為是否符合這些社會角色的設定,就顯得尤為重要,是我們是否能為人所接受相當重要的一環。
作者:睿哥兒,湯小小寫作班學員。
圖檔來源于網絡
湯小小, 自媒體【湯小小】創始人,每天工作三小時的時間管理達人,寫作教育訓練師,提倡輕松高效寫作,至今已教育訓練學員上萬人,幫無數人實作了靠寫作月入過萬的夢想。點我頭像并關注,私信我可以聽寫作課以及獲得價值萬元的投稿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