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生活##西安頭條##陝西身邊事##發現陝西之美##我要爆料#

五味十字真的就是賣調味品的地方嗎?

灑金橋是有那麼多金子灑嗎?

炮房街,你邪惡了吧?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粉巷,端履門,案闆街,今天來一一講給你聽。

灑金橋,在南宋和元代稱為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橋,後改為灑金橋。又傳據《唐書》記載,唐玄宗曾在附近的金水橋撒金錢讓官員拾取,得名灑金橋。現在去那裡隻能花錢是撿不來錢了。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冰窖巷,《明清西安詞典》介紹,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長安皇城内鴻胪客館處,唐末改建新城後,逐漸形成居民坊巷 。 後因明代秦藩王宮和清代滿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納涼的好選擇。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炭市街,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始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此街隻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巷,後因出售煤炭、鹽堿、副食店鋪居多,得名炭市街。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書院門,起源于關中書院,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陝西的最高學府,也是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西北四大書院之冠。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粉巷,是因為這裡自盛唐時期就是長安城内有名的煙花柳巷,這裡的“粉”取青樓歌女們“塗脂抹粉”之意。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時常到粉巷與歌女們把酒言歡,推心置腹。看來古人的業餘時間也是很豐富多彩的。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炮房街,形成于明代,主要是集聚着煙花爆竹生産的作坊,故而得名。可不是你想的那樣火爆。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雞市拐,最初是個農貿市場,隻是年代較為久遠而不被年輕人知曉而已。據《東關舊事》裡介紹說,"明末清初,養雞者便集中在此賣雞,形成雞市。拐怎麼加進來的無從知曉。

東木頭市,此街宋代時稱菜市,金時稱草場。明時這裡成為府城的木頭市、枋闆市,故更名為木頭市。明末,因其與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頭市相對,改稱為東木頭市。當然現在這裡是買不到木頭了。

端履門:明朝初期在今天的新城建立了秦王府,并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府蕭牆,蕭牆内稱王城,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城門叫端履門,北面正對秦王府南門端禮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以示行止檢點之意。見上司在門口先把鞋擦幹淨,留個好印象。

五味什字:明、清兩代,直至民國初年這裡藥業彙集,曾有藻露堂、複元成、樹仁堂、萬年堂等多家中藥店。此街以中藥分甘、辛、酸、苦、鹹五味而得名。如此說來六味地黃丸就是忽悠大家的。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大差市:宋代稱這一帶為菜市,元稱草市,明稱菜市。清記載為大菜市,以此什字賣菜小販集中故名。随是大市,卻是小買賣。

騾馬市:相傳,明代此地是牲畜交易市場。清稱為騾馬市。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湘子門:那是原來八仙之一韓湘子修煉成仙的地方。傳說原來韓湘子在灑金橋碰見鐵拐李和呂洞賓受到點化之後就來到湘子廟這修煉。後來就在這裡得道了。之後他修行的這個地方就被後人蓋了一座廟叫湘子廟。

倉門:清代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饷糧饷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也就是大糧站。

後宰門: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

教場門:清初沿明代教場建有撫标教場,故名教場門。看來真是操練兵馬的地方。

甜水井,清康熙年間是以處井水甘甜得名甜水井街。看來古人想喝口好水也是不容易的。

還有哪些地名大家想了解的歡迎留言喲。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
西安那些古地名的由來,老西安不一定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