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來源:解放軍報

走近海軍陸戰隊某部排長嚴玲——

“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解放軍報記者 陳國全 通訊員 夏德偉 牛 濤 楊子奇

編者按

春風徐徐,我們迎來了又一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兩會現場,一身戎裝的女代表們自信從容地履行職責;訓練一線,英姿飒爽的女軍人苦練打赢本領……

如今,随着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女性軍人正以其獨有的優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出越來越重要的貢獻。

掌舵戰艦馳騁大洋,駕馭戰鷹翺翔藍天,笑傲沙場雷霆出擊……從北疆草原到南方叢林,從海防前哨到飛彈發射陣地,她們寄情于事業,傾情于軍旅,展示着軍中花木蘭特有的魅力與風采。

軍中“玫瑰”,榮耀綻放。今年“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解放軍、武警部隊一批先進婦女個人和集體受到表彰,請跟随我們的視角,走進“她”的故事。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進行戰術訓練時的嚴玲(中)。

冷雨細密,射擊訓練場一片寂靜。

一雙眼睛凝視着遠方的靶标,“啪”的一聲,槍響靶落。泥濘地面上,托着重機槍的她摘下護目鏡,轉頭望着身後的女兵戰友,眼睛笑開了花。

海面下,暗流湧動。

一個身影奮力劃水。突然,一把利刃從側身抽出,手起刀落,她将纏繞在腳踝的海草盡數割斷。雙腿用力,她向着投射亮光的海面遊去。

數百米高空,機艙内彌漫着緊張氣氛。

“有沒有信心?”

“有——”機艙蓋開啟,巨大的氣流湧入機艙。數秒屏息之後,背着傘包的她,鼓足勇氣魚躍出艙。呼嘯的風聲掩蓋了心跳聲,腳下是茫茫大地,投入雲朵的懷抱,她的世界仿佛一瞬間靜止。

陸地,海洋,天空——這是屬于海軍陸戰隊某部排長嚴玲的“坐标系”。

透過這個“坐标系”,我們看到的,是她作為兩栖海軍陸戰女兵的能力次元,更是海軍陸戰隊這個年輕兵種的時代次元。

從普通一兵到班長再到排長,從實彈射擊到海上突擊再到直升機索降……作為戰時執行特殊任務的群體,嚴玲和戰友們每天像男兵一樣訓練,在嚴苛任務中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任務中磨砺姿态,陽光下吐露芬芳。“兩栖霸王花”的光環如星閃耀,嚴玲卻說:“我不會讓光環成為自己的‘緊箍咒’。”

這位海軍陸戰女兵的夢想,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也在腳下、在前路、在遠方,在更高更遠的次元上。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嚴玲和戰友進行夜間偵察訓練。

成長坐标——

從那首耳熟能詳的《木蘭辭》說起

生命的精彩,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逝。

嚴玲的眼中,精彩是烙印在生命中的恒久記憶,是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清晰的色彩,“當你把夢想放在精彩的次元上,前行才會有方向。”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很小的時候,嚴玲已經能夠背出這整首的《木蘭辭》。從背記文字到讀懂道理,嚴玲常常在閑暇之時心馳神往:倘若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今天,我們又該如何去演繹?

嚴玲在江西瑞昌的小山村裡長大。小時候,她總是纏着哥哥,帶她在田埂間捉田鼠、在池塘裡抓黃鳝。她那股機靈勁,讓村裡的長輩至今印象深刻。

17歲,嚴玲走出大山讀大學。大四暑假,看到校園裡的征兵橫幅,她給在南方打工的母親打了一通電話。那是她第一次感到,人生畫筆就在自己手中。

隻是她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筆畫下去,居然是藍色的。

海軍陸戰隊的底色是藍色。随着女子海軍陸戰隊員的加入,這支充滿陽剛之氣的隊伍,又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嚴玲走進海軍陸戰隊“初選賽場”的這一年,是2012年。女子海軍陸戰隊風華正茂、風頭正“勁”。

訓練場上的苦,嚴玲不怕。跳台階、拉單雙杠、越野拉練,“這都不算啥”。那些與男隊員相同的擒拿格鬥、潛伏捕俘、搶灘登陸、荒島生存科目,在嚴玲看來是真的有些難為人,“但也難不倒人”……多年後回憶新訓選拔那段歲月,嚴玲的神情依舊不輕松。

新訓基地,嚴玲最崇拜的是前來帶訓的海軍陸戰隊幾位班長:“海洋迷彩服天藍海藍,要多靓有多靓。”

心裡有了夢想,她的訓練熱情被調動起來。一次3公裡跑,“兩栖霸王花”藍玉雲,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執拗的姑娘,“跑得真輕盈。”

開往海軍陸戰隊某旅的列車上,和嚴玲一起的20多名女兵頭挨着頭小憩。幾個月的新訓“都已經這麼苦了”,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等待她們的是什麼。

望着車窗外飛速掠過的田埂和池塘,嚴玲的思緒已經飛到了那破浪飛舟、騰蛟起鳳的訓練場。那一刻,她感受的,是畫筆握在手中的興奮。

嚴玲至今記得下連隊第一天的場景。那天剛好也是3月8日“女神節”。

社交媒體上,昔日的大學同學,穿着漂亮的外套聚會、合影。這一天,嚴玲和戰友也受到了特别的“禮遇”:手榴彈實投、扛圓木、跑泥潭、3公裡負重奔襲、35公裡拉練……

從上百人中脫穎而出,嚴玲如願成為女子海軍陸戰隊員。苦累,艱險,無數次瀕臨崩潰邊緣,她咬緊牙關。

讓這個曾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的榮譽連隊記住嚴玲的,是一次針對新兵的問卷調查。留隊意願一欄,有的女隊員寫着“2年”,有的寫着“5年”,她不假思索寫下“12年”。

“對有些人來說,訓練就是訓練;對我而言,訓練就是生活。”那一年夏天,在給母親的生日祝福短信中,嚴玲這樣說道。當女隊員們剛剛擁有“天藍海藍”的精彩時,她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次脫胎換骨的曆練。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嚴玲進行高空跳傘訓練。

能力坐标——

從那張中泰聯訓隊員的合影說起

走出電影院,大熒幕上中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戰鬥場景,仍令觀影的人群熱血沸騰。那天,電影《紅海行動》上映,人們記住了那身海洋迷彩服,還有一個個矯健的身影。

嚴玲的微信朋友圈,至今保留着一個動态:是她在外出時看這部電影後,與電影海報的合影。

照片上的她,黝黑清瘦,笑容燦爛。每每看到這張照片,她都會想起那段光榮的歲月。

打開塵封的記憶,這位“兩栖霸王花”心裡,依然綻放着作為中國女兵的榮耀。就像她留在照片下面的一行文字:“沒有人天生勇敢,總有人無畏逆行。為了自己設定的價值仰角,繼續進取。”

2016年5月,中士嚴玲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中泰兩國海軍陸戰隊聯合訓練。她和5名女隊友被編入中泰聯訓三連,與泰方男隊員一起進行模拟滑降訓練。

“直升機滑降大家不知都參加了多少回,模拟滑降誰先上?”

“報告,我先上!”嚴玲第一個站了出來。随着一聲令下,隻見她雙腿一蹬,“哧溜”一聲滑下去。着地、快速抽繩、出槍、搜尋前進……每一個動作,都幹淨利落。

如果不脫下鋼盔,還真難發現隊伍裡的這群“花木蘭”。走下訓練場,隊友陳琪狡黠地笑着對嚴玲說:“你猜,泰方知不知道我們是女兵?”想想自己曬得黝黑的臉龐,還有身上這身裝備,嚴玲也笑着吐了吐舌頭。

沒想到陳琪的話居然“應驗”了。雙方隊員進行步坦協同訓練時,嚴玲被推選為小組長。她在訓練場上的精彩表現,讓泰方隊員欽佩不已。

休息時,泰方一名教官一把摟住嚴玲的肩膀,想拍一張合影。嚴玲先是一愣,接着羞紅了臉。得知自己身邊是一位中國女兵,那位泰方教官慚愧不已,連連向嚴玲道歉。

“薩瓦迪卡!”在雙方隊友的注視目光中,嚴玲摘下鋼盔,雙手合十,主動邀請對方一起合影。畫面定格的瞬間,嚴玲自信的笑容,深深印在了泰方隊員的記憶裡。

踏入軍營數載,當年修身的衣裙早已不再合身。“不想當女神了?”面對戰友的調侃,嚴玲總是這樣回答,“先當女兵,再當女神。”

那年,海軍陸戰隊組織海軍陸戰女兵高空跳傘。“從800米的高空跳下去,你們敢不敢?”隊長問。

“讓我去,我就敢。”嚴玲第一時間向連隊申請。經過3個月強化訓練,第一次高空跳傘如期進行。直升機不斷爬升,嚴玲有些不敢往下看,隻覺得背上涼飕飕的。

不管怎樣,她絕不允許自己當“逃兵”。機艙内黃色燈驟然亮起,男兵一個接着一個跳了出去,嚴玲站在艙門口,閉上眼睛,躍向天空……

平穩落地,隊友一擁而上,紛紛向她豎起大拇指。那一刻,嚴玲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女神”。嚴玲使勁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頭發,嘴角露出甜笑。

哪個女生不愛美?但在嚴玲眼中,女子海軍陸戰隊員的青春靓麗,隻有和國旗紅搭在一起才最配。

還是在那次中泰聯演中,泰方進行野戰生存科目示範。一位教官殺了一條蛇,要求中方隊員上來喝蛇血。男兵嘗試過後,教官拿着蛇來到女兵面前,兩眼盯着嚴玲。

嚴玲從小最怕蛇,不由本能地搖了搖頭。并沒有強迫她的意思,那位教官微微一笑,隻是用手輕輕地拍打了一下自己軍裝左臂上的臂章——那是泰國的國旗。

一瞬間,嚴玲忽然感受到自己左臂上的重量。那一刻,她深刻明白了自己的表現,對中國軍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雙腿也在發抖,但嚴玲還是站了出來,昂起脖子将蛇血一飲而盡……

掌聲在訓練場響起,一個聲音也在嚴玲的心中響起:“我是中國女兵!中國軍人什麼時候都不會服輸!”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嚴玲在中泰聯訓場上。劉宇翔攝

夢想坐标——

從那個“敏感”的數字說起

在女子海軍陸戰隊,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穿上迷彩,不分男女。

那脫下軍裝呢?放下槍械,摘下護目鏡,她們依舊是你我身邊最普通的那個“她”。

去年,嚴玲又多個一個身份:姨媽。比她小3歲的堂妹,剛剛生下一個胖娃娃。聽到這個消息,喜悅和焦慮一齊湧上心頭。擁抱“陸海空”的成就感和缺少愛情的失落感,在她心裡打了一個“結”。

“29”,一個對于女生來說格外“敏感”的數字。

再過一年,嚴玲就要30歲了,從此将跨入一個新的年齡門檻兒。可心眼兒裡,她還沒有設計好自己的未來人生。她憧憬着自己未來的他、那份屬于自己的美好,到底什麼樣?

每次在營區家屬院看到小貓小狗,嚴玲會像個孩子一樣迎上去,輕柔地撫摸它們。她清澈的眼睛水一樣蕩漾,就像閃亮的星星。

當人生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裡,一切都變得簡單許多。夢想,在嚴玲的心裡始終占據“C位”。就像她的朋友圈簽名:“熱愛,讓夢想照進美好人生。”

“這個問題,無解!”每次和母親通電話,聊起“男朋友”這個話題,嚴玲總是這麼一句。

嚴玲知道,她的時間總是被訓練填滿,就連休假回家,也會因擔心體能下降,每天在家鄉的山上跑10公裡。

山花爛漫,溪水潺潺。斑斓的色彩,在眼中向後疾馳而去。在山間的小路上奔跑,嚴玲想起小時候母親對她說的話:“玲兒,堅持!”

堅持的人生路上,作為中國海軍陸戰隊“霸王花”,嚴玲的腳步踏上時代的節拍。

不僅是她們,當越來越多的戰鬥崗位出現了女性的身影——女殲擊機飛行員、女坦克手、女飛彈發射手、女艦長……

這是堅持的姿态,也是一個時代的禮物,更是祖國日益強大的見證。

上士鞏晴特别心疼排長嚴玲。在她眼裡,嚴玲是自己的知心大姐姐,也是一位值得憐愛的“小姐姐”。每次要在陽光暴曬中完成一個科目前,親密的姐妹倆都會互相塗上防曬霜。

幾年前,嚴玲去新訓基地當新兵連區隊長,被一衆姑娘奉為“女神”。

直到現在,會議室的收信筐裡還會出現天南海北寄給嚴玲的信,娟秀的字迹都出自她的諸位“弟子”之手。

在嚴玲看來,戰友就是她穿着軍裝的親人。她的戰友、小姐妹誰有了家,有了“小神獸”,她都會像親姨媽一樣給他們買糖果、送玩具。

每到周末,嚴玲喜歡和戰友一起去海邊走走。

“與自己和解,向夢想出發。”嚴玲說,她總能從眼下的堅持中找到熱愛的理由。這,也是這朵小花繼續綻放“陸海空”的強大支撐。

“她”說

風雨之後是彩虹

■夏德偉記者 陳國全 通訊員 夏德偉

記者:海軍陸戰隊的“霸王花”是怎樣的花?

嚴玲:“霸王花”還有個名字叫“風雨花”。它總是在風雨之後紛呈競放,能在石縫中紮根生長。我們這些女子海軍陸戰隊員都以“霸王花”的稱号為榮。

記者:“霸王花”是怎麼選拔的?

嚴玲:海軍陸戰隊可以說是人民海軍的一張“名片”,女子海軍陸戰隊員作為這張“名片”上的靓麗一筆,其選拔标準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記得當年我們一起參加新訓的有幾百名女兵,但最終選入陸戰隊的隻有極少數人。

記者: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記憶?

嚴玲:我第一次下連那天恰逢“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連隊時已經淩晨,我們床都沒鋪,穿着衣服、枕着背囊就躺在木闆床上眯了一會兒。第2天清晨,我們就開始了扛圓木、跑泥潭、3公裡負重奔襲等科目的訓練。我至今還記得,那天跑完齊膝深的泥潭後,我們用手掌撐在水泥地上,渾身都在滴泥水,像倒在地上的“兵馬俑”一樣。坐卡車回營的路上,我們唱起了《女兵謠》,班長都被我們唱哭了。

記者:執行過那麼多任務,哪一次讓你對戰場感受最真切?

嚴玲:印象最深的是在雲南高原駐訓時的一次演練。那天,剛下過雨沒多久,連裡開展偵察捕俘對抗演練。我當時是一班班長,黃斌指導員是我們要追捕的“敵人”,我帶着全班在山林裡跑了2個多小時,好不容易制服了他。正當我準備用電台通報之際,他從我們一群人中間撞開一個豁口,拼命向山下滾去。山高林密翻滾其間,指導員身上“挂了彩”。他這種甯死不當“俘虜”的血性,至今讓我覺得很震撼。

新聞連結

海軍陸戰隊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海軍陸戰隊,海軍中擔負渡海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具有反應快、機動性強、合成程度高等特點。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作為人民海軍五大兵種之一,是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作戰力量。

針對未來戰場,海軍陸戰隊需要進行全域、全時練兵。它具有攻防一體、沖突兼備的優勢,是未來戰争中一種重要的作戰力量。

我國海軍陸戰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直以來,海軍陸戰隊的受關注度都很高,被賦予了崇高的使命任務。

2017年春夏之交,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我國海軍陸戰隊開始了新一輪發展。在亞丁灣護航、海外撤僑以及與外軍聯演、聯訓中,海軍陸戰隊官兵高頻出鏡,屢立功績。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海軍陸戰女兵征戰朱日和。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女子海軍陸戰隊員雷霆出擊。

走近海軍陸戰隊嚴玲:“我的坐标系:陸地,海洋,天空”

海軍陸戰隊員高空跳傘。

(楊子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