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五味之主,百味之王。老話說“吃盡百味還點鹽,穿盡绫羅不如棉”,再好的菜少了鹽的參與都會黯然失色,正所謂好師傅一把鹽,學會用鹽的用法用量才是一個廚師最基本的技能。

鹽在烹饪中的用途廣泛且複雜,例如在做“滑炒肉片”時需要先用鹽将肉碼味,老話說“溜菜要吃嫩”,鹽水的滲入使肉片更飽滿水嫩,炒出來的肉鮮嫩美味。而在做一些非鹽口的菜品時,鹽也起着微妙的作用,像魚香口、糖醋口、酸辣口,有了鹽作為“底味”,做出來的複合味道才更加醇厚鮮香,回味無窮。
在家常菜的烹饪過程中,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的味道也大有不同,除了廚藝的差别外,鹽的用法和加入的時機也對菜品的味道起着決定性作用,放鹽的時機不對,不僅營養會随之流失味道也會大打折扣 ,但鹽放對了就能事半功倍,學會鹽的用法可以讓廚藝大增,做出來的菜味道更好。
<h1 class="pgc-h-arrow-right">放鹽的幾個關鍵時機</h1>
一、烹饪之前放鹽
1、在蒸、炸肉類、魚類的菜品時,我們都會将食材用鹽腌制後再開始烹饪,像炸帶魚、小酥肉,蒸梅菜扣肉時,提前放鹽腌制有助于入味,炸的時候挂漿也會更牢固不容易脫落。
2、在做一些滑炒、溜炒類菜品時,像魚香肉絲、溜炒腰花等,也會提前放鹽去腌制食材,鹽的加入不僅能增加蛋白質的水化能力,使食材變得粘稠吸水,做出來的菜品更嫩滑爽口。
二、食材下鍋的時候放鹽
1、平時我們在煮面條、餃子時,也可以提前在鍋中加入一些鹽再烹饪,這樣能使面條更加勁道有嚼勁,在青菜焯水時也能加入一些鹽,使青菜保持翠綠。
2、除此之外,在做炖煮、紅燒、鹵制品等肉類菜品時,食材下鍋的同時就要放入底鹽,這樣鹹味能夠完全滲入進食材中,而且鹽還能加快肉類的炖煮,炖出來的肉更軟爛。
三、做菜過程中放鹽
1、有些菜品在做的過程就需要加鹽,像炒肉時,加入鹽既能調味又能使肉更鮮嫩,而在做一些焖煮、烤、煎等食材時,像焖羊肉、烤肉串、煎雞蛋等,在烹饪的過程中也需要放鹽。
2、一些比較難入味的食材,像洋芋、蘿蔔、豆腐等食材,如果出鍋前再加鹽,那菜品很難入味,做好後寡淡無味,也是需要在烹饪的過程中就加入鹽的。
四、出鍋前放鹽
1、在炒各類蔬菜時,我們需要出鍋前再加鹽,大多蔬菜遇鹽後會出水,如果鹽加早了,蔬菜中的營養也會随着水分流失,是以一般要出鍋前再放鹽。
2、在煲湯品時,鹽放得太早會使蛋白質凝固,湯就煲的不太完美,比如在做雞湯、骨頭湯、鲫魚湯時,一般都是出鍋前放鹽。
五、出鍋後或吃的時候放鹽
1、一般來說涼拌類的菜品都是吃的時候再放鹽,像涼拌黃瓜、涼拌筍絲等,如果鹽放得太早,會使蔬菜的水分流失,影響原本爽脆的口感,是以這類菜品需要吃的時候才放鹽。
2、另外還有一些油炸類的菜品,像炸花生米、炸平菇等,這些菜品在炸之前和炸的過程中都不能放鹽,是以一般都是出鍋後才加鹽來調味。
<h1 class="pgc-h-arrow-right">——老井說——</h1>
鹽不僅有調和五味的作用,其中所含的鈉也是我們身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對于正常人來說,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别超過6g,鹽分攝入過多會影響身體健康,引起一系列的問題,要合理把控每日攝入的鹽分。
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中,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正所謂田沒肥無谷,菜沒鹽無味,熟知鹽的使用才能做出來一盤好菜。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單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