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銘樞先生
中國書法曆經三千多年、億萬次的書寫實踐,已經生成了一系列的組成元素。這些元素中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有構成形式的技法因素,也有形成意蘊的文化因素;有共性的東西,也有個性的東西。而那些精神層面的、個性的東西往往就形成了書家獨特的書法風格。
是以也有人說,書法雖是簡單的黑白線條,卻是千變萬化、最能展現個人精神情感的一種方式。比如我們看慣了文人雅士的書法,總能在他們的書法作品中找到“俊逸、清雅、古樸”這類特點;而當我們看馳騁沙場的武将們的書法時,就能從其筆墨線條間感受到沖鋒陷陣的剛勁頑強和英勇氣勢。
比如愛國将領陳銘樞将軍的書法,字裡行間無不展現出堅毅勇猛、豪氣灑脫。遙想當年,陳銘樞将軍的19路軍在“淞滬抗戰”中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更是令後人永遠銘記。在廣州有一段很長的先烈路,路上有十九路軍墳場,與之遙相呼應的是靠南端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碧血黃花,紀念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廣州起義。記得兒時的先烈路從未有過靈邪異說,真的是浩氣凜然。
現在的十九路陵園,再也不是當年的蒼涼荒冢,而是滿目生機。今天當我們緬懷陳銘樞将軍時,對先生所留下的書法和文稿墨迹自當更加珍惜,而他的傳奇人生和高尚的愛國精神更應為後人所熟知和銘記。
回到正題,接下來一起欣賞陳銘樞将軍的書法作品——
陳銘樞(1889~1965),字真如,廣東合浦曲樟(今屬廣西)人,北伐将領、抗日名将,其部19路軍是“淞滬抗戰”中最主要、最堅決的力量。曾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代理行政院院長、陸軍上将,鐵四軍的元老、民革的創始人之一;建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贊、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援,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将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内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注: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制、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并注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