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風水的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進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赢得最佳的天時地利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這又與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不謀而合。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近些年來,大量現代西方觀念和理論提供了認識事物的新視角,然而進入中國曆史的研究中卻發現并不适用,當代著名史學家俞英時認為:“最好是盡量先從中國舊傳統中去求了解”。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是以,在當今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态城市為目标的社會,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水學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诠釋成為國内外研究的一個新方向。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隻有通過合理、恰當、巧妙地配植植物,園中的山、水、建築才有靈韻。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植物作為唯一具有生命的造園要素,其自身以及所營造的植物景觀與風水學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陰陽論

“陰陽”萌發于古代先民觀察天文地理的經驗理知,隻作為太陽日光向背的意義而出現,向日的為陽,背日的為陰。陰陽一詞典出《詩經·公劉》中“既景乃岡,相其陰陽”,描繪周民辯證方位,規劃營宅。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随着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陰陽論逐漸演化為一種哲學概念,最早見于《易經·系辭》:“一陰一陽之謂道!”。而後“陰陽合則生,陰陽離則滅。陰陽錯則變,陰陽平則恒。”

這兩句解釋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兩種互相對立消長,沖突而又統一着的動态平衡勢力,包括宇宙萬物。如日月、晝夜、明暗、動靜、内外、男女、剛柔、遲速等等。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古典園林中的植物景觀并非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處處展現着一種陰陽平衡的和諧之美。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植物方位

清·高見南《相宅經纂》:“東種桃柳,西種栀榆,南種梅棗,北種奈杏”。

還有“青松郁郁竹漪漪,色光容容好住基”,“白蘭屋前種,美花香氣送”,“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等說法,雖然這些要求貌似隻符合風水理論,事實上卻具有科學道理,完全符合所栽植物的生态習性。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園林植物陽生樹是“陽”,陰生樹是“陰”,那麼将陰生樹置于北面,陽生樹置于南面或陰生樹置于陽生樹下,這樣互相搭配,正是展現“陰陽合則生”的規律。

陳從周的《續說園》中:“牡丹香花向陽斯盛,須植于主廳之南。”開朗曠達之地,早晨受初升之旭日,傍晚又可得到晚霞的光照,宜栽喜陽之花木。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花鏡》:“松柏骨蒼,宜峭壁奇峰”,完全符合松柏類耐旱不喜濕的習性。

是以,在古典園林裡牡丹向陽作台,襯以文石闌幹;牆陰植如女貞、竹類等耐寒植物;背陰且能略受陽光之地栽植桂花、山茶之類;階下石隙中,植如沿階草等常綠的陰性草;池沼低窪處則點綴垂柳等等。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留園遠翠閣前有明代遺物青石牡丹花台,高0.65米,長3.9米,寬3.3米,花台用三層條石疊砌,四角各雕書卷,東、西、北三面刻有雙獅戲球、吳牛喘月、天馬行空及雙鹿、雙馬、雙羊、雙兔等,顯得古樸典雅。花台内仍栽植牡丹,是賞花賞景的佳處。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均衡景觀

中國古典園林向來以含蓄為美,尤其是占地通常較小的江南古典園林,其植物景觀形成的空間是運用植物本身以及同其他造園要素結合所創造出的一個“陰陽平衡”的天地,它包含着一系列對立而又統一的因素,運用欲揚先抑、藏露相融、以少勝多、小中見大、虛實襯托、動靜結合等模式,采用借景、對景、點景、補景、障景等手法,增加空間層次感,從小空間創造出大空間,使室内外相通、相透、相補,整個空間布局在同一中有變化地營造出一種“陰陽和諧”之美。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季相變化

風水理論是易學與環境地理學相結合的産物,而《易經》中“生生不息”的變化思想直接影響到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景觀。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傳統園林設計中一般春季可賞玉蘭、海棠、桃花,夏季可賞荷花、芭蕉,秋季可賞菊花、石榴、桂花,冬季可賞松柏、梅花等。

在植物配置上要求春夏景物疏朗明快,進而表現出冬夏有别的季節變化。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如拙政園中春季“雪香雲蔚亭”的梅花淩寒綻放、“海棠春塢”的海棠繁花似錦,夏季“嘉實亭”的枇杷樹結成累累金丸,秋季“秫香館”牆外稻花飄香,冬季“松風水閣”的松竹淩寒不凋。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拙政園雪香雲蔚亭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點景點睛

點景是從風水理論中變化而來的,造園者用較少的筆墨,略施小築,可使園林注入靈氣,頓時移情生輝,俨然構成一幅優美的天然畫卷,而其中的題詩作詞更是成為景中的點睛之筆。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如拙政園中部景區的“荷風四面亭”,亭中觀賞荷葉、垂柳,清風徐來,荷香沁人,無比貼切;留園“聞木樨香軒”,位于假山之上,遍植桂花,中秋時節,月桂香飄四方;網師園“看松讀畫軒”,軒南遠山近水,樹壇中植園柏、羅漢松,姿态奇特;獅子林“暗香疏影樓”,四周栽植梅花,是賞月聞香的夜遊園。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獅子林暗香疏影樓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拓展空間

運用藏露結合,以植物的自然體态裝飾磚、瓦構築的建築背景,以達到“圍牆隐約于間”的自然之趣。如拙政園的枇杷園西牆、滄浪亭中沿牆而上的爬山虎;網師園東牆的木香。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此外,在圍牆前稍作地形,使植物高低錯落,牆面若隐若現,産生遠近層次延伸的視覺空間,不僅自然氣氛倍增,且高低掩映的植物更可造成景深幻覺,擴大景觀空間感。如留園“揖峰軒”北天井中,用竹石作牆隅配植,通過空窗形成一幅幅畫面;耦園一角,幾塊湖石坐底,壽星竹作背景,石筍聳于其前,邊植羅漢松,簡潔明朗;網師園“殿春簃”的北天井,對着漏窗,用蠟梅與湖石組合成窗畫,坐在室内,北面觀畫,南面賞景,前瞻後顧,南北逢源。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網師園東牆的木香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豐富構圖

S形曲線形如太極的陰陽分界線,風水學中有着“曲生吉,直生煞”的陰陽平衡觀念。

然而,造園理論中不乏的“水必曲,園必隔”,“不妨偏經,頓置婉轉”等經驗總結,“曲”早已經是中國古典園林最重要的一個特點。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為與自然風景的“曲”相協調,造園者們常常将要素以曲代直。

對于園中植物,則主張“取其自然,順其自然”,保持它們本來的姿态,在姿美、色美、味香和品味的選擇标準中,首要的是姿美,即樹冠的形态、樹枝的疏密曲直、樹葉的形狀等都追求自然的優美曲線。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

如怡園湖岸,樹幹彎曲、斜臨水面,呈臨水式的白皮松;耦園假山高處,樹幹彎曲,倒挂于峭壁之邊,呈懸崖式的瓜子黃楊;網師園“看松讀畫軒”花台,樹幹橫卧于地面,呈卧幹式的黑松;獅子林“指柏軒”前假山,樹幹屈曲,樹枝下垂,蒼勁古樸,呈曲幹式的古柏。

蘇州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風水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