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幹貨滿滿的曆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解放戰争時期發生在山西的故事。

馬兆民
1947年5月,晉察冀的部隊在聶榮臻的指揮下發動了正太戰役,此戰殲滅、俘虜國民黨軍隊3.5萬多人。其中的獅垴山戰鬥就發生在這一時期。這年5月1日,晉察冀的第三縱隊第八旅第二師三團把獅垴山包圍,但是制高點卻久攻不下。聶榮臻感到很奇怪,他給楊成武打電話讓他看一下這是咋回事。
聶榮臻
楊成武不久回電話說,駐守在此的是一夥日軍。楊成武還報告了這支隊伍的番号,是原來日軍的保安第五大隊。這所謂的大隊近似于中國軍隊編制的營。
獅垴山是陽泉的外圍重要據點,看起來閻錫山是“好鋼用在刀刃上”,派了一個營的日軍駐守。
閻錫山
原來,這是閻錫山在抗戰結束後擴充自己實力就把一些日軍改編為了自己的隊伍。反正日本人和中國人外貌差不多,也沒人會細究。何況當年國民黨收編的僞軍都無千無萬,混進幾個日軍這算什麼?
不管是哪國人也得拿下這個陣地。23團在強攻兩天後占領了附近發電站并切斷了他們水源。第三天,日軍隻好挑着白旗投降。他們希望能和談并保證他們妻兒的安全。
楊成武
日軍寫了信表達了自己參加戰争的無奈,大意是我們被收編在閻錫山麾下也是無奈,無非就是混口飯吃。
23團長是老紅軍張英輝,他表示自己隊伍紀律嚴明不像日軍那樣到處殺人放火。他不光保證這支隊伍的人身安全而且還會妥善安排他們的以後生活。
張英輝少将
張英輝派出了三營長馬兆民和日軍具體談判。日軍隊長藤田表示願意投降,并希望保證他們和家屬的安全。随後,他們獻出了花名冊,隊伍有多少武器、現在有多少人生存都寫得很清楚。藏在崗樓裡的日本家屬也都魚貫而出,這些人擠在一個污穢不堪的地方。
投降後,這批日軍得到了較好安置。從日軍手中繳獲了10多門炮和上百發炮彈,以這些武器為基礎,23團組建了自己的炮兵連。
孫楚
在老電影《決戰之後》中,有一場著名的“小煤山大捷”,其中的國民黨被改造戰犯在功德林中同樣在此改造的日本軍人大打出手。事後,晉綏軍老将孫楚很不好意思,他透露說把投降日軍留在身邊打解放軍的不止山西一省。
其實這件事是真實發生的,抗戰勝利後閻錫山确實收編了一批留在山西的日軍,并把他們作為炮灰派到了戰場上。
陽泉舊影
可是他千算萬算也沒想到,這個營的日軍會成建制地向晉察冀的部隊投降。
馬兆民是河北清苑籍老八路,他後來擔任過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189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師長、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務。馬兆民離休後享受副兵團職待遇。而23團團長張英輝是江西興國人,他在1955年獲得少将軍銜。将軍曾參加過解放石家莊等著名戰役。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釋出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曆史,我們盡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号内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