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身為牆築牢安全屏障——江蘇常州民警的抗疫故事陳曉農:黑夜裡的堅守,渾身被蚊子咬出了包金贲:烈日下,被曬脫一層皮陳銘輝:執勤鞋提前“退役”

以身為牆築牢安全屏障——江蘇常州民警的抗疫故事陳曉農:黑夜裡的堅守,渾身被蚊子咬出了包金贲:烈日下,被曬脫一層皮陳銘輝:執勤鞋提前“退役”
以身為牆築牢安全屏障——江蘇常州民警的抗疫故事陳曉農:黑夜裡的堅守,渾身被蚊子咬出了包金贲:烈日下,被曬脫一層皮陳銘輝:執勤鞋提前“退役”

連日來,江蘇省常州市公安機關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廣大民警、輔警頂着烈日、耐着高溫,奔赴各重點區域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高速公路出入口、核酸檢測點、疫苗接種區……公安民警、輔警和交通運輸、衛健防疫部門從業人員、社群幹群、志願者等一起戰高溫、鬥酷暑。他們有的被蚊子咬出一身包,有的被烈日曬脫一層皮,有的站壞了一雙鞋……他們用自己的身軀築牢一道安全屏障,誓守一城平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陳曉農:黑夜裡的堅守,渾身被蚊子咬出了包</h1>

8月2日中午11時許,在江宜高速公路春江出口,一名司機正在向民警陳曉農打聽去興化接妻子,回常需要準備哪些手續。陳曉農耐心解釋要準備好兩人的健康碼、行程碼,一起做個核酸檢測。

“今天上午我們勸返了2輛車,這麼曬,大家都不容易,給他們說清楚,準備充分些,他們到哪裡都友善些。”滿頭大汗的陳曉農說。

今年58歲的陳曉農是常州市警察局交警支隊新北大隊春江中隊年紀最大的民警,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然而,自7月27日以來,陳曉農已經7天沒回家,擔心萬一有什麼事影響家人。面對疫情反撲,原本在家休假的他,看到工作群中說要布置查驗口,毫不猶豫回到中隊,主動請纓上一線,共擔查控壓力。

老陳患有高血壓,幾年前還做了膽囊切除術,是一個“無膽英雄”,他的身體最怕的就是吃的油膩和身體勞累。上司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安排他在夜間執勤4小時,他堅持選擇0點到8點的時間段。他說,隊裡人手緊,大家都是8小時,我憑什麼隻要4小時,把最涼快的時間段給我,已經是照顧我了。

白天太曬,而晚上最難受的是蚊子太多。在查驗口這幾天,老陳渾身被咬出了包。下了班,他要麼回中隊,要麼留下來繼續幫忙。“我黨齡20多年了,應該先上,為常州守好大門是我的責任。道口白天的任務比晚上重,多一個人,大家都輕松點。”

執勤期間,老陳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配合防疫部門對重點地區入常車輛逐一檢查。截止目前,他檢查車輛300餘輛,勸返30餘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金贲:烈日下,被曬脫一層皮</h1>

“請往前開,往前開,靠邊停!”8月2日上午10時,牌号為蘇A9R**的貨車從滬蓉高速公路青龍道口駛出,常州市警察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一大隊大隊長金贲上前指揮,引導該車到指定區域接受核查。

“請出示身份證件、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金贲和查驗點的從業人員一起上前,分别負責記錄,核實相關資訊。駕駛員葉某自述他們都住在丹陽,平時就在一起幹活,最近沒去過南京。經核查,葉某和其中一名同行者健康碼均為綠碼,行程碼顯示均未到過中高風險地區,但另外一人沒帶身份證,提供不了行程碼、健康碼,也沒有48小時的核酸報告。金贲告知葉某不能駛離,需要查詢該同行者身份資訊、行程以及健康碼,确認無誤才能放行。

車子接連駛入。半小時内,有10多輛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車子被攔下,金贲戴着隔離面罩、口罩,背上已被汗濕透。“現在是平峰,高峰時車子還要多。”金贲說,滬蓉高速公路常州段有5個查驗點,高速公路一大隊負責其中2個,剛開始是核查離甯車輛,現在又增加了淮安、揚州、宿遷、鄭州車輛,核查量每天都在增加,到8月1日已達317輛。

核查重點是看行程碼、健康碼、核酸檢測報告,凡不能提供相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行程碼顯示到過中高風險地區或健康碼為黃碼的,必須勸返,健康碼為紅碼的,禁止駕乘人員離開車輛,由衛健部門按規定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自7月27日查驗點設定以來,青龍查驗點已勸返車子315輛,勸返人數501人,目前尚未核查到紅碼人員。

由于連日的暴曬,金贲的臉上、手臂上有多處脫了皮。“說起來都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幾天一直在敷面膜。”金贲說,作為滬甯線上的交通“大動脈”,滬蓉高速公路沿線的查驗點必須是24小時值班,要確定逢人必查、逢人必核,被暴曬是每一位民警的工作常态,作為大隊長、黨員,必須帶着大家一起幹。有一天,他從早上8點一直在烈日下站到太陽下山,晚上感到臉上、手臂上火辣辣地疼,向妻子讨了面膜敷了才慢慢好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6">陳銘輝:執勤鞋提前“退役”</h1>

陳銘輝是常州市警察局交警支隊新北大隊七中隊民警。今年35歲的他,已經擁有黨齡16年。

作為一名軍人,他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保持着軍人本色,遇到困難總是沖在第一線。疫情防控以來,作為單身父親的他,把孩子寄養在爺爺奶奶家中,全情投入戰“疫”一線。七月流火,午後是一天中最難熬的時段,地表溫度直逼60攝氏度,甚至溫度計一度爆表。面對這樣極端高溫,每個人都會望而卻步。

“中午誰來守?”中隊長朱超俊和指導員錢飛商量,由他們兩輪流。但中隊除了守卡,還有大量協調、後勤保障工作,轄區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刻不容緩。看着中隊兩位上司每天忙得像陀螺,滿臉倦容,陳銘輝主動找到隊長,“我是黨員,又是老兵,大中午一般人還真适應不了,這活兒就交給我吧!”就這樣形成了陳銘輝為主力,中隊長、指導員為輔助的,三人“黨員烈日崗”。

在8月2日中午執勤中,陳銘輝突然感到腳底發燙。原來地面高溫将鞋底都燙化了。陳銘輝笑着說:“一般一個夏天報廢一雙,這次提速了。看來人是鐵打的,鞋不是呀!”

(作者:趙家新、王軍、趙裕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