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在如今抗日神劇橫行的影視圈,人們越發的懷念曾經帶給我們震撼的經典抗日電影。在那個沒有特效的年代,很多電影和電視制作人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酣暢淋漓的戰鬥場面,還讓我們身臨其境地還原回那段曆史。

當然,良心的抗日劇不僅僅是那些正劇,那些搞笑的抗日電影也陪伴我們度過童年和青春時期,比如很多人喜歡的《舉起手來》系列,潘長江老師通過诙諧幽默的表演,讓人捧腹大笑,特别是他羅圈腿日軍的形象瞬間成為了有一個銀幕經典。不過這并非潘長江在抗日喜劇中的首創,早在90年代他就以經典電影《絕境逢生》成功打響自己的知名度,甚至于當年的這部電影還引來了無數跟風制作,裡面的橋段和各種搞笑梗,直到今天雨田君時不時想起時,還哈哈大笑。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經典搞笑抗戰電影,舉起手來》劇照

其實影片的背景很簡單,就是在抗戰時期,我抗日軍民在東海島的某海域,意外發現并搭救在擱淺美軍潛艇士兵,同時在日軍和及其諜報人員的圍追堵截之下,有驚無險的将美軍重新安全地轉移到的救援潛艇的是故事。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1994年的電影《絕境逢生》劇照

這個情節也許很多人說是杜撰出來的,但實際上确實地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在曆史上,我舟山抗日軍民,還真的就在敵後救援過的盟軍,比如的在前段時間大火的《決戰中途島》中,我抗日軍民就救援過杜立特的航空隊員,以及這部《絕境逢生》的抗日軍民營救失事潛艇中的美國海軍。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決戰中途島》中,抗日軍民救下的美軍

那麼這部《絕境逢生》的故事背景是什麼呢?它的曆史原型又是什麼呢,本期就和雨田君一起來看電影背後的曆史鈎沉吧!

<h1>營救裡斯本丸号</h1>

在1942年攻占東南亞之後,日本将東南亞掠奪而來的财富,以及俘虜的大量盟軍士兵分批運送回日本本土。在1942年9月27,日本商船“裡斯本丸号”運送着大量的金銀珠寶和大約2000名英國戰俘(一說1800人)在三艘炮艇的掩護下準備駛往九州島,在10月2号清晨7點經過我國舟山海域。

和電影《絕境逢生》開始那一幕一樣,商船遭受到了美軍潛艇發射魚雷襲擊,被命中的商船豁然被炸開一個口子,“裡斯本丸”号伴随着初起的晨陽,緩緩沉沒。不過和電影不一樣的是,放完魚雷的美國潛艇早已脫身逃遁而去,并沒有被日軍擊沉。而與裡斯本号一起沉沒的除了那些被掠奪而來的财寶文物,還有艦上2000人的英軍戰俘。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裡斯本丸号油畫

由于事發海域是在舟山青浜島附近,一早起來準備趕海的漁民被爆炸聲吸引。很多人看見随着洋流漂移到島上的西方人屍體,立馬就猜到可能是船隻遇到海難了。于是島上的漁民們看人命關天,救人要緊,充分發揮了我海疆人民濟危救難的傳統,紛紛自發地組織了自家的漁船到事發海域搜救幸存者。很快的就有10幾艘的漁船來到沉船地點附近,漁民李朝洪,前後往返2次,拯救了的25名英國戰俘,在漁船往返幾次接駁之後,到了傍晚時分,連同其他島的漁民在内,一共救上岸380名英國戰俘,其中青浜島的漁民就救助了近200名。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抗戰時期被日軍壓迫的浙東漁民

在被救上岸之後,這些驚魂未定的英國戰俘用過蹩腳的洋泾浜華語(偏向上海話)和在沙子上畫畫向我青浜島的漁民陳述了他們是盟軍,在香港戰役的時候被日軍俘虜,準備要送回日本本土充當勞工。于此同時在島上教書先生的幫助下,他們與島上漁民取得初步的溝通,并準備聯系我敵後的抗日軍隊,對他們進行轉移。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學會中文,是二戰很多盟軍的保命技能

<h1>舟山人民在抗日</h1>

而另一方面,得知商船沉沒之後,日軍方面認為是抗日軍民在背後策劃,是以針對事發海域周邊的島嶼,派出了飛機進行轟炸,數枚炸彈在島上爆炸,這足以看出侵略者的手段是多麼的殘忍。

當時的青浜島上居民才有1500人,在日本侵略隻後進行了殘酷的統治,不僅在島上随便抓人,而且的還要橫征暴斂,很多漁民的糧食都被日軍強征,是以島上的資源和糧食并不富裕。島上隻能種番薯、好在附近盛産魚蝦和淡菜。但即使資源再匮乏,島上的漁民們看這些戰俘都是我們的抗日同盟軍,自然不能得虧待。在救助之後,并将這200餘人安排在的島上唯一的廟裡面。并省吃儉用地将自己家裡僅有的米飯、雞蛋、魚幹和番薯給他們的吃。就這樣英軍戰俘們就在島上暫時安定下來,等待抗日軍隊來轉移他們。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絕境逢生》裡我抗日漁民和盟軍

在10月4号,也就是沉船2天之後,島上突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不過這些人不是來接英軍的,反而是氣勢洶洶來抓他們的日軍,原來日軍在打撈沉船之後,沉船的遺體中少了很多人,立馬就認為部分戰俘被人救走,在前幾日偵察機在青浜島上空盤旋的情報中也證明了他們的猜想,于是立馬集結部隊來抓這些戰俘。而上島之後的日軍,立馬發揮其殘暴的本性,不僅挨家挨戶抽查搶劫東西,甚至還“花姑娘”叫喚的騷擾和肆意侮辱島上的婦女,島上僅剩的少量雞鴨也被搶走。因為島上本來就小,加上不熟悉地形,在廟裡面的英軍很快被發現,走投無路的英軍戰俘隻好跟着日軍被押回了軍艦。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被日軍重新抓回去的戰俘,充當勞工角色

不過即使面對日軍的逼迫,我島上抗日軍民還是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隐藏了三名英國軍官,分别是——伊文思、詹姆斯敦和法輪斯。随後為了避免消息走漏,在島上居民的安排下,将他們藏在了一個防海盜的海蝕洞穴中,每日給他們送飯和茶水,在一個月後,被國軍敵後遊擊區的警衛們護送下,經過象山半島輾轉到了重慶,由英國駐華使館接回。

裡斯本丸号事件:被美軍潛艇烏龍擊沉,舟山漁民救下200名英軍營救裡斯本丸号舟山人民在抗日雨田君說

時隔70年後,被救助的戰俘和抗日老人

<h1>雨田君說</h1>

時至今日,在舟山的青浜島上,仍有紀念當時我漁民救助英國戰俘的紀念碑,也就是現在的東極人民營救英俘遺址”碑。從碑中背後的故事也反應了我抗日軍民的同仇敵忾抗日的決心,以及後面中華民族所慣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正如電影《絕境逢生》中打擊侵略的日本軍隊一樣,我青浜島抗日軍民救助英國戰俘僅僅是浙閩地區我漁民抗日一角,事實上在抗日戰争中,我浙閩漁民們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壓迫,都作出的頑強的抗争。

除了拯救這些盟軍的失事飛行員和戰俘之外,還成立抗日遊擊區,用過的小快靈的戰法,以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很快成為了一支遊弋在海上的抗日騎兵。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