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中國降雨出現了重大轉變,在2021年表現得“淋淋盡緻”,竟然入秋以來,我國北方的降雨反超南方地區了,并且出現了“北澇南旱”的情況,這可以說難以置信。說到“北澇南旱”的情況,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想到了,我們的“南水北調”工程不就是存在北方少雨的因素嗎?這怎麼又反過來了?

難道,未來又要“北水南調”,這樣的轉變真的是超乎大家的想象,是以,不少人都認為2021年可能是氣候的一個轉折點,北方降雨反超南方,這北方要變江南?到底是什麼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步一步地看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北方降雨反超南方!</h1>
按照國家氣候中心統計的資料顯示,2021年入秋以來,我國北方的降雨明顯已超過了南方,并且出現了“北澇南旱”現象,在9月以來(9月1日至10月25日),全國平均降水量達131.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6.5%,這個降雨量已經達到了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二多,僅次于1983年的132.2毫米,這說明了入秋以來我國的雨水明顯大規模地增加。
但是,降雨的分布出現了不均勻的狀态,反而讓北方地區的降雨變多了,南方的降雨變少了,嚴重地出現了“不尋常”的狀态,同時降雨也出現了集中的狀态,局部地區已經創下了曆史新紀錄。按照資料顯示,北方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倍,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曆史同期最多。
反而南方的降雨還變得稀少,并且溫度還較高,其中南方地區平均氣溫(22.7℃)較常年同期偏高1.5℃,為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高。看到了?就如北方正在變成江南,南方變成沙漠的狀态一樣,南方不僅沒有降雨并且還出現了非常幹旱的氣候狀态,是以,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至少從本質上來講,會影響我國的整體氣候格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北方降雨反超南方?</h1>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說全球氣候巨變的事件,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極端性的氣候事件,本身我國的整體氣候模式也比較複雜,極端性的氣候事件分布出現也是存在一定的機率。但是,這并不是唯一可以說明的因素,關鍵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大氣不穩定,導緻了這樣的氣候事件不斷上升,這就是原因。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按照專家分析,“北澇南旱”還存在其他的因素,那就是位于赤道中東太平洋發生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對我國氣候産生了影響。也就是說自然現象“拉尼娜現象”正在影響我國的整體氣候。而且,還有一個壞消息正在出現,那就是新一輪的拉尼娜現象正在發生之中。
按照氣候中心指出,預計在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而在發展過程之中,同樣會導緻我國北方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異常偏多,而南方地區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會出現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氣象幹旱有所發展。是以,這進一步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方的降雨還将增加,南方降雨變少。
什麼情況?北方真的要變成江南?降雨還在不斷更新中。這種氣候變化真的是“出乎意料”了。同時,這裡我們也得提醒一下,那就是今冬出現拉尼娜現象之後,可能遇到極端性的寒冷天氣,大家要做好準備。大寒潮或者BOSS級的寒潮依然可能出現,需要警惕,這就是大概的情況。再回頭看北方降雨的問題,其實也有一個事實存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沒錯!中國降雨在北遷</h1>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全球變暖依然是事實,就算是今年出現了極寒冬天,這也無法逆轉全球變暖的腳步。在2021年的氣候報告之中顯示,2020年的地球平均氣溫已經高出了工業化時代的1.2度以上,這距離我們說的《巴黎協定》1.5度的氣候臨界點可能很快就要被突破了,是以全球變暖仍在發展之中。
同樣,在發生的時候,對我國的降雨影響也就出現了,早在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就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研究的中國降雨問題,事實證明,全球變暖将導緻東亞夏季風雨帶北移,進而給中國北方帶來豐富的降水。是以,中國降雨在北遷完全沒有問題。這也說明了,全球變暖的确在改變我國南北的氣候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總結</h1>
氣候的巨變已經在逐漸上演,全球氣候響應越來越明顯,包括在2021年我們看到四季變化也在逐漸失去,很多人可能都直接感覺到了“四季”就隻剩下了“夏季冬季”,是不是這樣呢?要從資料上來講,的确大範圍地區的秋季都在縮短。
而2021年主要是氣候波動太強,一個月之中我們幾乎經曆了“春夏秋冬”四種氣候模式,是以很多人認為我們地球的氣候真的太不尋常了,四季混亂上線,這也是正常的情況。
這也再次為人類發出了警鐘,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地球了,不能随意破壞了,不然遲早我們地球将變得不适合人類居住,未來真的可能要實行“火星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