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乏發現。我說,缺乏發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發現了美,自己卻不會欣賞,隻會亵渎。——不會審美的眼睛,流出的淚水,也是渾濁的,因為那人的心是陰暗的。
還是靜下來,回首曾經走過的風景,看看還能發現什麼,以淨化我們的靈魂。
在河的入海處看海
莊子把黃河之神叫成河伯。秋天的時候,百川灌河,黃河暴漲,蔚為壯觀,“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可是當他順流而東,面朝大海的時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羞愧得臉都紅了。
在河的入海處看海,我發現,黃河之水,長江之水,從高原奔騰而下,匆匆的腳步,一邁進大海,就放得特别輕松,放得格外舒緩;在河的入海處看海,我發現,大海靜靜地容納了河流,把它們一路上的喧嘩,醞釀成了綿綿不斷的濤聲。在河的入海處看海,我們不僅能讀懂河,還能更好的了解海。
了解了這一點,無論多麼喧嚣煩躁的心,都會安靜下來,靜得像月光下溫柔的海灘。
在彩雲之上看雲
王安石說,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這裡不說它的象征意義,隻說它的字面意義,不過是“在彩雲之上看雲”而已。
我曾有過這樣的機會,從北京飛往昆明,在彩雲之上,看見了機翼之下的雲山霧海,我發現,原來需仰望才見的東西,換了一個位置以後,卻可以俯視它了。雲還是那片雲,我還那是那個我,換了個角度,境界就完全不同了。王安石當然沒有這個機會,卻能寫出“雲上看雲”的感覺,那是他的心境,太高遠了。
我想說的是,高尚的人,即使站在山谷裡,心靈也是飛翔着的;卑鄙的人,即使站在事業的頂峰,靈魂也是猥瑣的。
對一棵樹的凝望
一顆種子,在荒原上掩埋了數十年,卻沒有腐爛,它是在期待命運裡的一場春雨。
多年來,無論去到什麼地方,我都會對那裡的樹靜靜地凝望。因為我知道,他熬過了漫長的黑夜,才在春雨裡誕生,在陽光下長大,這樣的樹,值得尊重。不隻如此,我還知道,任何人來到這裡,隻是路過而以,一會兒就得離開,而那些樹,卻要一直站在那裡。飛動的是鳥,守望的是樹,我感覺到守望者的悲哀了。——可是凝望之後,我發現,一棵樹站在那裡,也許根本就沒有守望什麼,他隻是在經營自己的夢想:努力生長,成為不容忽視的風景。
從一顆種子,到成為風景,如果非要說一棵樹守望了什麼,那也隻能是守望了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