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作者:動漫小洲

大家好,我是動漫小洲,相信大家對哆啦A夢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小時候讀《哆啦A夢》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一個像哆啦A夢一樣,能掏出無數神奇道具,幫我實作夢想的機器人啊!還有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也曾經把腳伸進書桌的抽屜裡面,希望那裡也是時光機的入口。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神奇的道具,像時光機、竹蜻蜓、縮小燈、電腦鉛筆,我也多麼希望能用這些道具來經曆像大雄他們經曆的大冒險,解決各種問題啊,比如做作業、考試、零花錢不夠、被其他人欺負。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我隻是簡單地覺得,大雄的命運之是以能夠被改變,就是因為哆啦A夢這些逆天的道具,比如用“謊言800”說一句“我不會娶靜香”,或者直接用“如果電話亭”穿越到自己娶靜香的世界線上。可是現在重讀,一個問題浮上心頭,哆啦A夢到底是如何幫大雄改變命運的?或者換一種問法,這個藍色狸貓(劃掉)貓型次品(劃掉)機器人到底帶給大雄怎樣的變化?是依靠道具麼?似乎不是,因為像“謊言800”、“如果電話亭”之類強大的因果律道具,大雄和哆啦A夢似乎從未将它們用在改變未來命運方面;用道具強行讓靜香喜歡上自己?可是每次結果卻是南轅北轍: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是單行本第37卷的故事《蛋殼裡的靜香》,大雄想讓靜香喜歡上自己,是以哆啦A夢拿出了“銘印蛋”,最後卻陰差陽錯的讓靜香喜歡上了出木杉。

不僅讓靜香喜歡自己這一點大雄不能辦到,連讓她讨厭自己大雄也無能為力: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是單行本第32卷的《再見吧!靜香》,大雄為了能讓靜香厭惡自己吞食了大量的“令人讨厭丸”,因為藥量過大幾近喪命。可以從圖上看到,即使如此,靜香仍然能抵擋住“令人讨厭丸”強大的藥效,義無反顧的沖進房間營救大雄。

綜上,就算強大如哆啦A夢的道具,也無法左右一個小女孩好惡,更别說利用它們改變命運這種事情了。而且很多時候,這些道具不僅無法真正的幫助他,卻常常讓他吃到教訓: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是單行本第25卷的《錢筆寫出來的大富翁》,正如圖上所說,寫多大的數字就是多大面額的鈔票,結果不出所料的最後玩脫了: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不過這篇故事有些特别,不但大雄受到教訓,連哆啦A夢都連帶吃了“瓜落”: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不過看到這幅圖的時候也讓我不禁和大雄一樣吐槽“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不說清楚?”

當然這也是《哆啦A夢》日常篇故事一個經典的套路了,即:雄遇到麻雄大煩→哆啦A夢拿道具幫大雄→麻煩解決(或者也沒解決)→大雄開始拿道具胡鬧→玩脫受到教訓→再循環,畢竟考慮到讀者主要是兒童,作品還是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可是從單行本第一卷直到第45卷,大的缺點就一直沒怎麼被改正,愛睡懶覺、愛惡作劇、愛得意忘形、不努力讀書,有時候還視财如命。可就算是如此,在哆啦A夢到來之後大雄的命運還是得以改變,這是為什麼呢?

那就說說我的思考吧,也就是這個未來機器人到底怎樣改變了大雄。其實,這種改變更多是思想上的,而不是物質上的,不知道各位讀《哆啦A夢》時候有沒有留意,盡管大雄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可是他一直有着自己的底線,在對待原則性的問題方面,他始終是一個溫柔、善良、堅毅的人: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兩張圖出自第16卷《套物繩子》,大雄即使在面對小夥伴們的熊熊怒火時仍舊選擇抛出繩子救人。盡管在面對道具的誘惑時他常常鬼迷心竅,可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也從不含糊,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哆啦A夢每一次掏出道具作為故事的開頭,對大雄都是考驗。絕大多數情況下,大雄受到的都是教訓,可就像圖中所刻畫的,這并不能掩蓋住他善良的本性,當别人陷入危難的時候,他又會竭盡全力的去幫助他們: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是單行本第23卷的《自制巨型機器人大瘋狂》,大雄搭救了在放學途中因暴風雪差點喪命的學生,他們因為學校被高山阻隔,每天不得不花很長的時間繞路上下學。最後大雄他們不僅将他們平安送回家,還利用巨型機器人挖通大山,送給了他們一條上學的捷徑。

這或許就是哆啦A夢帶給大雄最大的改變吧,盡管在這個22世紀的機器人到來後,大雄依舊是: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的确,這個“次品機器人”最終也沒能讓大雄克服掉那些顯而易見的缺點;也沒能讓他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未來的大雄也頂多是個家境殷實的“社畜”;功能強大的道具往往也隻能讓大雄收獲教訓,可是那又如何?這個少年不也在一點一滴的變化嗎?他内心深處的溫柔和善良的火種,在同哆啦A夢經曆了這許多日常篇的故事,和超長篇的大冒險後,就如同被放大燈照射過般,如旭日東升,溫暖周圍的人。

那個大雄啊,有個特别出色的地方:他确實是個沒用的人,但是他會經常檢討自己,這是必須的。哪怕隻是一點點,也想做得比現在更出色。任何人,比方我們,讀到一部好看的小說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美妙的生活方式啊’,自己卻想不出來,于是也就無法繼續下去了,漸漸也就變成普通人了。而大雄則不一樣,一年起碼會檢討三四次,不管受到多少挫折,還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憑這一點,我覺得大雄就是個非常出色的孩子。”

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盡管一身的毛病,可他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雖然常常無法改正,可他也會真誠的檢討,也會嘗試改正——盡管每次連一天時間堅持不下去。

重讀《哆啦A夢》,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哆啦A夢,這個藍色的狸貓機器人,他前期和後期是根本懷着不一樣的目的和大雄生活在一起的。在第6卷之前,他的目的很簡單:遵從主人野比世修的願望,回到20世紀為大雄“逆天改命”,進而改善自己在22世紀的境遇,其中的核心名額就是讓高祖大雄娶到靜香。這個任務在單行本第6卷倒數第三個故事《大雄未來的新娘》中已經完成。也就是說,從這時起,哆啦A夢在20世紀的任務已經完成,應該回到22世紀去了,可是在經過了第6卷的分離後,在第7卷他又和大雄重逢,從此一直生活在一起,那麼他選擇這麼做又有什麼目的呢?

我覺得目的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沒有目的:他僅僅是希望作為大雄最好的朋友,最親近的夥伴,和大雄度過每一天。畢竟,最遲到大雄國小畢業的時候,哆啦A夢就會回到未來,而且,按照大雄是國小四年級生來算的話,哆啦A夢最多也不過能夠陪伴大雄三年,甚至到了漫畫後期,大雄已經被設定成了五年級生,那哆啦A夢能陪伴他的時間就更少了。

可是就在這短短的、最多隻有3年的時間裡,我能感覺到大雄與哆啦A夢羁絆的逐漸加深,從照顧與被照顧的有些不平等的監護關系,到互相依靠、難舍難分的平等的朋友,大雄也變得更加珍視友情,更有責任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超長篇《大雄在白金迷宮》,可以看出他與哆啦A夢的情誼之深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超長篇《大雄的魔界大冒險》,即使知道能力有限,也要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是單行本第24卷《失意的哆啦A夢》,當世修提出用更加優秀可靠的哆啦美替換哆啦A夢時,大雄毫不猶豫的拒絕。

是以,哆啦A夢到底改變了大雄的什麼?我想,最大的改變應該是思想上吧,他最終讓大雄成為了一個可以被依靠、被信賴的人,最想在《大雄的結婚前夜》裡靜香爸爸說的那樣: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那個年輕人會為别人的幸福而高興,為别人的不幸而傷心。這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也許就是藤子老師眼中,靜香之是以選擇大雄最重要的原因吧。

盡管《哆啦A夢》最初是按照兒童搞笑漫畫創作的,而兒童也一直是它的主要閱聽人,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優秀的全年齡漫畫。孩子們看《哆啦A夢》,更多的是看有趣的情節,各式各樣奇妙的道具;大人們卻也可以從《哆啦A夢》裡看出深刻的内涵和作者對于社會獨到的見解與思考。當然,下文的重點是聚焦漫畫的成人向部分,至于兒童向的部分,相信各位已經在自己的童年體會到了吧

與其長篇大論的分析,不如我就以兩則故事作為切入點闡述《哆啦A夢》為何也是一部優秀的“成人”漫畫吧

1、第一個故事是單行本第22卷的《納稅鳥》: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起初哆啦A夢拿出這個道具的目的在我們看來十分的正大光明: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自己一本漫畫都買不起,可小夫卻能一口氣買下十本。自己與朋友間在零花錢上巨大的差異,引發了大雄關于社會公平的思考,于是就有了納稅鳥的出現,稅收既可以彌合小夥伴們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又可以用手上的稅金提供公共福利,可謂兩全其美: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初衷是好的,可是執行起來卻成了另一個樣子: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對于胖虎這種孩子王,根本無法收稅,因為他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過向别人“借”東西來完成。

而納稅鳥另一個主要調控對象小夫呢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相比胖虎的簡單粗暴,小夫就高明的多了:他把所有的财産都交給媽媽托管,當自己需要買東西時,就以幫媽媽買東西的名義從她那裡拿錢把東西買回來,之後交給媽媽,然後媽媽再贈與小夫。由于全過程用的都是“别人”的錢,自然也談不上收稅。

而那些單純拿零花錢作為收入的普通人,也就是稅收制度本應保護的對象,卻成為了被征稅的絕對主力: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真是何其荒唐,本應是“劫富濟貧”的稅收制度最後卻演化成了“劫貧濟富”的鬧劇;本應是促進收入公平的道具最後卻加劇了貧富差距和社會的不公平: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出木杉為了買顯微鏡而辛苦的打工掙錢,而金尾君則僅僅是單純地把存錢當作愛好,并沒有像小夫一樣用錢買東西四處炫耀,令人厭煩。可就是這樣,他們依然被納稅人強行征稅,辛辛苦苦的打工掙錢,老老實實的存錢儲蓄,這些本應該被稅收制度鼓勵的行為,卻因為納稅鳥荒唐的收稅制度,變得一文不值。

更為諷刺的是,最後這個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原來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這個稅收制度最應該調控的人,就像上圖中的胖虎,我就把上圖中的那一格單獨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吧: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看看他那志得意滿,迫不及待的表情。自己沒出一分錢,卻能先能享受到稅收帶來的公共福利,換做我說不定比他還高興啊。

故事雖短,寓意不淺。更讓人驚歎的,難道不是它所描繪的情況和現實社會别無二緻嗎?看完這個故事,各位是否和我一樣,想起了個人所得稅制度?本應是彌合貧富差距的手段,到頭來反而加重了這種差距。某些國有企業,員工收入是通過各種福利發放的,盡管他們收入不低,個稅也隻能收到很少的錢甚至收不到錢;某些富人,可以将收入多元化,股票、債券、期貨、贈與等等,他們也可以通過種種手段少繳稅甚至不繳稅,當然,稅務部門也可以将這些多樣化的收入納入征稅範圍,可這樣的話稅收成本難道不會大大增加嗎?最後的結果就是,征稅的絕對主力不就隻能變成每月拿死工資、繳稅額度極好統計的工薪階層嗎?

“特别是北宋皇帝有這樣的一個認識,宋太宗說:“富室連我阡陌,為國守财爾。”有錢的人越多越好,正因為有錢的人多了,國家可以征稅呀。你說的那是美國,美國的個人所得稅60%是年收入十萬美元以上的這些個大款們交的。中國的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工薪階層交的,你說讓那公司老總交個人所得稅,他交什麼呀?他把自己工資定到1600,不夠交稅标準。你那飛機頭等艙你月工資1600買得起嗎?他肯定花什麼錢都走公司賬,我月薪1600,不交個人所得稅。這在國外是非法的,比爾?蓋茨每月工資400美元,你信嗎?”

2、第二個故事是單行本第26卷的《大雄的地下王國》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故事情節也不算複雜,大雄發現了地下巨大的空洞,就召集小夥伴們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小鎮作為秘密基地。因為胖虎的跋扈讓大家忍無可忍,哆啦A夢便拿出道具“機器警察”和“署長徽章”并任命大雄作為警長懲罰胖虎,同時維護地下世界的秩序。但大雄在完成懲罰胖虎的目的後,地下世界并沒有迎來大家希望的和平與幸福: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相反大雄在獲得“生殺予奪”的權力之後,變得比飛揚跋扈的胖虎還要惡劣,徹底成為了一個乾綱獨斷的獨裁者——絕對的權力導緻絕對的腐敗,絕對的權力也導緻絕對的瘋狂。

而這之後,“首相”大雄的行為就變得越來越走火入魔,從開始僅僅單純的利用“暴力機關”向朋友們借作業抄、借玩具玩,到最後奴役大家幹農活,甚至妄圖從日本獨立、建立真正的“大雄王國”: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樣的獨裁統治自然搞得民怨沸騰,最後大雄也被“政變”推翻: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最終随着一場地震,“大雄王國”灰飛煙滅,大雄也受到了教訓:

哆啦A夢:長大後再來看哆啦A夢有什麼新的感觸

這則故事看完之後不禁感慨,原來屠龍勇士最終化為惡龍的寓言,藤子老師在幾十年之前就已經在作品中用過了。

兩則故事的主要角色都是國小生,但顯然它們已經超越了兒童漫畫的範疇,而有了和“成人”漫畫一樣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兩個故事一開始大雄都懷有無比偉大、光榮、正确的理想:一個是利用稅收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另一個則是如漫畫中說的那樣,建設一個和平民主的地下王國,最終都事與願違、南轅北轍。脫離了地獄不意味着到達天堂,可能也會通往一個更深的地獄,美好的初衷怒不一定能換來美好的結果,反而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這種現象不一再在人類曆史上重演麼?比如阿拉伯之春、叙利亞内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可能就是理想和現實吧。當然,這隻是衆多的《哆啦A夢》成人向故事中的滄海一粟,其他的,比如《大雄的結婚前夜》(單行本第25卷)、《遷入幽靈城》(單行本第12卷)、《從卡拉帕星球上來的男孩》(單行本第45卷),甚至是文章之前提到的《鉛筆寫出來的大富翁》(對借貸消費泛濫的批判),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紹了。

是以,作為一個成年人重讀《哆啦A夢》到底有什麼感受呢?我隻能說不知道。即使我寫了這篇并不算短的文章我覺得自己有沒有說清楚。它就像四大名著一樣,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感受,有時候你能讀出它深刻的内涵;有時候你又隻想享受它有趣的内容和奇絕的想象;有時候它是工作學習累了的放松道具;有時候它又隻是厭倦打遊戲之後的另一種娛樂方式。總之,《哆啦A夢》的偉大之處或許就在于——你随時随地都能找到需要它的理由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有屬于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讨論留言喔,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