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胖到笑
幹飯不如看電影
憑借短小精悍的迷你體量和燃燒經費的大片質感,常年穩居“追劇鄙視鍊”頂端的BBC,最近又放出一部驚豔之作《北海鲸夢》。
這部新劇改編自英國作家伊恩·麥奎爾的同名獲獎小說,片名聽起來自帶一股極寒之地的冷峻和神秘,捕鲸題材也讓人聯想起《海豚灣》之類的環保主題。
但這些隻猜對了一半,開播前資訊寥寥的《北海鲸夢》走的其實是全員惡人、一黑到底的彪悍風格,待面紗揭開,很多劇迷對此都表示出乎意料。
《北海鲸夢》的原著小說曾被對标為“魯榮漁2682号”遠洋殺戮事件(2010)的十九世紀翻版。
十年前那場現實版海上大逃殺,整艘船三分之二的船員意外魂斷太平洋,内地和香港知名導演都想将這樁慘案搬上大銀幕,卻因為案件原貌過于駭人聽聞而遲遲未動。
寂寥無垠的大海,禍福難料的遠航,艱苦單調的勞動,即使心智正常的人在這種環境下也容易被逼出過激行為。
茫茫大海中的小漁船就相當于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原有的社會道德一旦崩潰,人性中的獸性就會被盡數釋放。
“魯榮漁2682号”慘案就是種種因素累積而導緻的悲劇。
而《北海鲸夢》中“志願者号”遠航捕鲸的故事背景則更複雜、更暗黑。
随着更多人力轉向石油開采,19世紀的捕鲸業本已是強弩之末,暗礁橫生的格陵蘭海域是沉船無數的危險地帶,再加上物資匮乏、醫學落後等等不利條件,捕鲸船還未起航,就已經為這場冒險蒙上了一層不詳的陰影。
能在如此兇險的環境中遊刃有餘的人,也都絕非善類。
随船醫生薩姆納有作為軍醫征戰印度的背景,知識分子、英倫紳士的氣質,讓他和粗魯的水手們格格不入。
但薩姆納漏洞百出、閃爍其詞的謊言和借口,藥箱裡刻意掩藏的遣散書和珠寶,依靠鴉片酊才能勉強維持的睡眠,夢境中屢次出現的渾身彈孔的印度小男孩……都指向光鮮外表下的不堪過往。
相比薩納姆在善惡一線上的搖擺,另一位主角達拉克斯(科林·法瑞爾 飾)就簡單純粹得多,原著中直接把他描述為“狂暴的、邪惡的惡魔”。
達拉克斯是“志願者号”捕鲸事業的頂梁柱,殘殺海豹,圍獵鲸魚,都沖在最前面,動物的鮮血讓他格外興奮。然而可怕的是,人的鮮血也一樣。
登船前達拉克斯就因為酒館中的瑣事争鬥将陌生人殺死在暗巷中,因為觊觎薩姆納的珠寶,達拉克斯對掉下冰面的後者,竟然見死不救。
此外,船上性侵、謀殺的醜聞,似乎也都和他脫不了幹系。接連不斷的意外讓捕鲸之旅變得兇多吉少,達拉克斯也将徹底露出自己的獠牙。
除此之外,看似正派的船長也在策劃着更險惡的陰謀,大副則在其中欺上瞞下、煽風點火、袒護罪惡,“志願者号”上人個個心懷鬼胎,人性之惡的決堤隻差一點引燃導火索的火星。
原著小說走硬核叙事路線,對各種細節的描繪一針見血,字裡行間都彌漫着濃厚的鋼鐵直男氣息,從文字到影像的轉化也很考驗創作者的水準。
客觀來講,英國導演安德魯·海格的履曆作品和《北海鲸夢》暗黑冷硬的故事風格,其實是有反差的。
憑借帶有自傳色彩的同性愛情電影《周末時光》,安德魯·海格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上大放異彩,開啟了自己影視雙栖的導演生涯。
初次試水電視劇,安德魯·海格依舊嘗試熟悉的同性題材,和HBO合作的《尋》講述三個同志好友在舊金山的生活故事。
作為一名英國導演,如何拍出原汁原味的西海岸美式生活,當時對海格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尋》兩季全部在舊金山實景拍攝,豆瓣評分都保持在8.7分、8.8分,也被不少觀衆視作可以對标同題材神劇《同志亦凡人》的佳作。
安德魯·海格的第二部長片《45周年》,則将視角從對同性題材的關注轉向了對婚姻和愛情的讨論。
這部片子直接帶他沖進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還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夏洛特·蘭普林在《45周年》中奉獻影後級演技
故事是說一對老年夫妻,結婚四十五周年紀念日前夕,丈夫初戀的消息攪亂了平靜的生活,而這位初戀情人是一個因為雪崩長眠于冰雪下的故人。
丈夫的心完全被牽引進初戀逝去的雪山,面對陪伴多年的妻子隻剩搪塞和敷衍。而妻子一邊要耐心地寬慰黯然神傷的丈夫,操持家庭日常的運轉,一邊還要面對相伴一生的男人最愛的卻不是自己的殘酷現實。
一個死去的初戀,卻能将丈夫從多年的婚姻、家庭中奪走,這個英倫夕陽紅版的“純元皇後”故事,充滿了讓人喘不過氣的絕望和無力。
海格對這個極具戲劇性的故事的呈現,回歸了最簡潔、最樸素的手法,絕大多數劇情都發生在稀松平常的家庭場景中,通過極度寫實的鏡頭,刻畫人物情感的暗湧。
《45周年》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也基本确立了安德魯·海格聚焦人心和情感,克制而又細膩的“溫柔一刀”的導演風格,他的第三部長片《賽馬皮特》也基本延續了這種質感。
突然轉向暗黑硬核風格的《北海鲸夢》,對于安德魯·海格來說确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故事中危機四伏的捕鲸之旅隻是一個外殼、一個容器,核心還是對極端環境中個體的刻畫。
撥開壓抑黑暗、反轉不斷的情節,一針見血地剖析出人性之惡,冷硬之外更要粗中有細,而這也正凸顯出了海格的特長。
此外,海格對影像細節的把控也足以撐起BBC對劇集電影感的強迫症級别的追求。
從服化道細節到對19世紀的捕鲸船的場景還原,《北海鲸夢》也完美實作了在曆史質感和審美品位之間的平衡。尤其是對壯闊凜冽的北歐風光的全景式展示,更烘托出劇情走向的驚險。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對自己的突破。為了展現的達拉克斯的嗜殺冷血,劇中對獵殺鲸魚、海豹場面的呈現意外地非常血腥。
寂寥的冰天雪地中一抹殷紅,從原本的“小清新”,一百八十度轉向暴力美學,《北海鲸夢》也讓安德魯·海格走出舒适圈。
《北海鲸夢》目前共制作了四集,三集一小時+大結局九十分鐘的配置。
目前已經播出的前兩集中,雖然偶有摩擦意外,但“志願者号”整體上還保持着穩定和秩序。
這仿佛戰争打響前的寂靜,也更讓人期待後面的劇情将會上演怎樣的混亂和瘋狂。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