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鬼才導演,風格獨樹一幟,以超現實的荒誕和性冷淡風,征服了很多人。
他藝術水準頗高,看他的電影像是看了一場畫展,有很多詩意和想象力飛出來的瞬間,作品不多卻接近于大師。
他就是瑞典瑰寶級導演羅伊·安德森。

今年已73歲的羅伊·安德森,至今隻有6部長片,可以說很低産,并非是大器晚成,而是與他獨特的人生經曆有關。
他師從英格瑪·伯格曼,27歲時從電影學院畢業後,以一部寫實主義青春愛情片《瑞典愛情故事》入選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備受好評。
可是,安德森的第二部影片《羁旅情愫》遭受了票房失利且争議不斷,此後25年左右,他沒有拍過1部長片。
不拍電影,安德森跑去做廣告,在實作了财務自由後,再次投身電影并有了更多的表達自由。
2000年,他拍出了極具個人風格的第三部長片《二樓傳來的歌聲》,并獲得了戛納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獎。
此後,安德森慢工出細活,每七年交出一部長片,完成了《你還活着》和《寒枝雀靜》,其中,《寒枝雀靜》獲得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這三部影片,合稱“生活三部曲”,也基本實作了安德森的藝術表達,在這些影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固定長鏡頭,一鏡一景,荒誕性的表達,冷淡、克制、慢騰騰卻湧現了難得的情感瞬間,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對生活真相和人性的微光之處的捕捉....
有意思的是,安德森打破了7年一部影片的節奏,花了5年時間交出了《關于無盡》,并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
今天推薦的便是羅伊·安德森的最新之作《關于無盡》。
如果沒有看過安德森的電影,那麼這部最短小的作品将是個不錯的入門。
這部作品像是一首關于人類悲歡生活和生存永恒的境況的詩歌。
你,我,他,大家以平等的姿态出現在人類無盡的循環中:
美好的殘酷的,暴力的溫情的,歡樂的憂傷的。
溫暖的孤獨的,自由的壓抑的,華麗的平庸的。
愛與死,痛與歌,悲歡離合.......
一排大雁在空中飛遠,女人對男人說,無法相信現在已是九月了。
但所幸他們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個老人在自顧自話,老同學從身邊經過喊他沒有回應,才想起曾傷害過他。
當初毫不起眼的他,為何今天高升了竟還拿了博士學位,而自己像是一事無成,想不通啊。
妻子安慰他,至少看過了大瀑布,還爬上了埃菲爾鐵塔.....
也許不能讓自己完全滿意,但渺小的人呐也可以很棒的呀!
一個心不在焉的服務員,給客人倒酒時,灑滿了桌面。
怎麼擦拭都于事無補,搶救多此一舉,像是人生。
但總該慶幸:作為一個人,被允許發呆,被允許犯錯......
一個女高管面向窗戶,一動不動地盯着外界的繁華。
體味着何為羞愧和空虛......
一個男人不信任銀行,把錢都藏在床墊裡,自我滿足......
一穿着西裝的男子,背負着着十字架被一群人當街毆打,卻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
一個沒有找到愛情的男孩,在一家店門口遇到了一個澆花的女孩。
女孩走開了,男孩依然注視着女孩出現過的地方,久久地......
一個失去了信仰的神父,求助于精神科醫生。
醫生無法回答關于上帝的問題,勸說,"也許活着就該滿足了吧。"
神父為了工作仍要傳達上帝的話,可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說的話,何其煎熬!
絕望的神父再次求助醫生,卻因對方要下班而被逐出門外......
一對在戰争中失去了兒子的父母,在墓前給兒子掃墓。
傾訴着每一天的思念......
一個戰争中不慎踩了地雷失去雙腿的男人,在街頭演奏悲傷的樂曲。
述說着他不是世界的棄兒......
一對戀人漂浮在城市的上空,這座城市曾因美麗而聞名,如今卻成了廢墟。
世界也許不盡如意,但戰後廢墟之上還會有無法言說的浪漫。
一對母女在車站等候着丈夫,一家人歡聚了,故事圓滿了就結束了嗎?
他們身後出現了一名女子,接她的人遲遲沒有出現,她落寞極了。
後來,男人急忙忙來了,隻是一個充滿愛的擁抱,他們就和好了......
一個身材豐滿的女人喜歡香槟,喜歡的很,一口接着一口。
喝出了飛一般的感覺......
一名溫柔的女子在餐廳裡左顧右盼,一名男子打開門詢問她是否為他要約會的人。
她否定了,原來他迷路了。
更尴尬的是,女子等候的男人拿着飲料出現了。
而時常容易被忽略的角落裡,一名男子一直在默默吃飯,他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個在商場裡斷掉了鞋跟的女人,有點小無助。
不如索性把鞋子脫掉,推着嬰兒車繼續前行......
一家郊野酒吧外,三個男孩在閑聊,随後出現了三個活潑的女孩,她們聽着音樂忽然起舞.......
毫不起眼的快樂,零星的慰藉,卻又如此動人。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構成了我們生活,像是告訴我們生活本身就無比重要。
一個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的士兵,被綁在木樁上。
他不停地乞求可憐他放過他,可是叫天天不應.....
一個中年男子想要拯救他家族的名譽,傷害了女兒,很快他就後悔了......
一個菜場裡,一對老夫妻在買魚,盯着師傅處理魚的手法看。
沒想到,他們身後的人群中的那個不顯眼的男子,才是故事的主角。
隻見他大聲咆哮道:"你和他有這麼多話說嘛?"
啪啪啪!
他打了妻子三記耳光。
被衆人阻止後,他傷心地問她:"你知道我愛你嗎?"
一個房間裡,少年對少女說着能量不滅定律。
原來,你我,100萬年後會以洋芋和蕃茄的形态再次相遇。
說不定也會一起漂浮在迷人的廢墟之上......
一場戰争結束了,酒醉的軍官們被沉重的現實徹底打垮了,放棄了抵抗。
貴為元首的他面對對一切漠然的下屬,也隻有一樣的狼狽和不堪......
原來,人生盡是意外與無奈,即便希特勒也無外乎如此。
一個父親冒雨帶女兒去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途中他停下來給孩子系鞋帶。
這個充滿愛而又平凡的生活瞬間,似乎無足輕重,其實和曆史事件有着同樣的意義。
一個男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在公共汽車上痛哭流涕。
有人批評道,“你不能回自己家悲傷嗎,非要在公衆場合?”
"難道他沒有權利悲傷嗎?"
倘若連允許一個人在外邊表達或流露情緒都不可以,那世界該有多寂寞啊。
是以要尊重個體悲傷的權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抱團取暖抵禦孤獨的能力。
一名牙醫心情不好又遇到挑剔的顧客,他無奈而去。
他來到了一家酒吧借酒消愁,沒心情欣賞外面的大雪。
旁邊一名男子愉悅地對所有人重複着感慨着:“大雪,多麼美麗啊!”
有人身處苦難,有人在尋些美好,人生無盡在美的幻想和痛苦不堪中交織、輪回。
一支被擊潰的軍隊,在寒風中走向敵軍,遠在西伯利亞的戰俘營......
一條荒無人煙的路上,一個半路上汽車壞掉的男人在修車,一群大雁飛過寂靜的天空......
人生便是如此,像是無數個無盡的生死悲歡在循環着,大家終究要負重而行……
這便是羅伊·安德森的《關于無盡》。
無盡的凝視,無盡的忙碌,無盡的喧嚣,無盡的空虛,無盡的悲喜,無盡的循環……
這些一個個穿越曆史,映照現實,呼應未來的故事,在我們腦海中無限延生。
如果說,人生一切的悲喜境況都是無限循環的,那麼世間一切的能量也都是彼此相通的。
我們的境遇和情感也是相通的,相愛的人可以在新的循環中愛上彼此。
愛也可以在循環中永不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