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的人魚傳說

世界上都流傳着人魚的故事,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身處的廣東也有人魚出沒的傳說?

而且,這些人魚的形象可能颠覆你原本的認知。

廣東的人魚傳說

這種生活在廣東水域附近的半人半魚的奇特生物被稱為盧亭人。

和西方傳說隻有下半身是魚的人魚不同,盧亭人全身鋪滿鱗片,并可以在水中生存三天三夜。

廣東的人魚傳說

相傳,他們主要食糧是海産,也會飲用雞血。也有傳說,他們會用魚獲和漁民交換雞吃。由此,可以推斷,盧亭人是善于捕魚的。

十七世紀的《廣東新語》裡,對盧亭人更詳細的介紹,盧亭人居住在新安縣大嶼山……其長如人有焦黃而短的毛發,眼睛也是黃色,面部偏黑黃色,長有尾巴。

明朝東莞人鄧淳着的《嶺南叢述》亦有提到“大奚山,三十六嶼,在莞邑海中,水邊岩穴,多居屹蠻種類,或傳系盧循遺種,今名盧亭,亦曰盧馀”。

廣東的人魚傳說

盧亭人相傳為中國東晉年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的後裔。

盧亭一族,世居于大奚山上,本來與中原的漢人并無紛争。及後南宋朝廷以盧亭一族未得其許可販賣私鹽為由,在宋甯宗慶元年間出兵大奚山,對島民進行大屠殺,盧亭一族幾乎被殲滅,幸存者為今日蜑家人的始祖。

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中記載,廣州有疍一種名為盧停善水戰。

當中的“疍”就是指當年的“疍家”、“水上人”。

廣東的人魚傳說

他們是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的漁民。是以可以推斷,所謂盧亭其實就是當時的水上部族。隻因經常出海,暴曬雨淋,令他們的皮膚和毛發都和普通人不同。而文化水準也較低,難以溝通,是以被陸上的人誤解、歧視和醜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