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窗外是花園,冬天的草地皮光秃秃的,特别顯得遼闊。四周圍着高牆,花園裡有一棵紫荊花,枯藤似乎的枝幹在搖曳着。

這是張愛玲在《半生緣》中描寫的曼桢看到窗外的景象,盡管是寫景的斑駁之感,似乎還有種歲月靜好。隻不過對于此時的曼桢來說,紫荊花僅僅代表着陰森之感。

這是因為她早已抱定不活的念頭,甚至想來年這紫荊花下,會不會有她的鬼魂?不過她想到了戀人世鈞,心想或許還能有機會見到他再續情緣。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帶着這些希望,她選擇了堅強面對被親姐姐“設計”的生活,最終在欲哭無淚的婚姻裡蹉跎了一生。

張愛玲的文字一貫是那麼冷,狠與無情,将一個美麗有才情的女子曼桢描寫得催人淚下,也讓人心酸不已。

而曼桢的悲慘命運,除了姐姐“導演”的成分,還怪曼桢自己太過于善良,太信任姐姐而導緻。

<h1 class="pgc-h-arrow-right">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h1>

真沒見過這樣的女人,會咬人的。

這是張愛玲的《半生緣》中祝鴻才對曼桢反抗的怨怼,因為他被曼桢從床上拖下來,摔了一跤,鼻尖的血也涔涔流了下來。發狠中,祝鴻才揪住曼桢的頭發,在地闆上狠磕了幾下,直到砸暈過去。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當曼桢暈了之後,他将她抱到床上,一件件脫掉她的衣服,完全不顧昏迷中的曼桢死活。被姐姐和姐夫聯手,導緻失身後懷孕,這是曼桢不得不嫁給姐夫祝鴻才的根源。

這種做法的确令人無法想象,也可以說曼桢所遭遇的開始屈辱,都是由親姐姐曼璐給丈夫出的主意。隻因祝鴻才早已對曼桢“卻上心頭”,而曼璐為了讨好丈夫,使他不貪戀外邊的花花草草,于是設計讓丈夫對妹妹“生米做成熟飯”,還信誓旦旦對丈夫說:哪天她養了孩子了,你放心,你趕她走她也不肯了,她還告你遺棄呢?

而祝鴻才聽了曼璐的話,才轉憂為喜,對于他來說,無論是曼桢願意做小還是不願意,隻要能留在他身邊就好。

而曼璐幫他實作了心願,祝鴻才越來越對曼璐格外殷勤,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徹底得到了這對姐妹花,美滋滋的得意,顯現出他早已運籌帷幄。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隻是這時候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曼桢的想法,隻是想着自己的一己私欲,對于曼璐來說她隻是想用妹妹來拴住丈夫的心,而祝鴻才則是因為貪戀曼桢的美色。

這既是曼桢悲傷的開始,也是她一生無法安放的悲傷,源頭則是因為姐姐想要一份長期穩定的富貴生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h1>

在悲傷中,曼桢得知自己懷孕了,得知這個消息後的她又羞又憤,甚至她想到了用死來解脫,她覺得自己對不起世鈞,對不起他們的愛情,更覺得自己“髒”。

然而面對姐姐曼璐的忏悔,在曼璐“一哭二鬧三上吊”下,她的漸漸心軟了,于是同意跟姐夫結婚。

也可以了解為是出于對姐姐曼璐的愛,但愛的同時,她既帶着感激又帶着憎恨。

感激的是姐姐犧牲了青春去做舞女,賺錢養活了全家,而憎恨的是姐姐竟然狠心地“害”自己失身。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即便如此,曼桢還無法放棄親情,無法置姐姐不顧,還想着用自己的努力和委曲求全給姐姐一個安穩的後半生,能用自己的傷痛和屈辱給姐姐一個歲月靜好的後半生。

在這種心态下,曼桢終于同意嫁給了祝鴻才,但是她的心早已死去,留下的隻不過肉身的茫然無措。

是以就出現在婚姻中,曼桢不與任何人來往,隻是把自己隐藏在黑洞裡,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潔的。這時候祝鴻才對她最初的稀罕也變得沒滋沒味,甚至連應酬都不願意帶着她。

因為曼桢從來不打扮,而且臉總是蠟黃蠟黃,完全沒有了之前的美麗和容光煥發,而且總是不說話,好像全世界都與她無關一樣。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比如說:他們夫妻吵架的時候,曼桢永遠都不翻舊賬,也沒有那麼多的表情。無論祝鴻才如何挑釁,她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

這就是曼桢的婚姻生活,比白開水更顯得無味,歲月之傷已經令她無法再回頭,無論是失去的愛情,還是消逝的青春,都是一抹憂傷與疼痛。

經曆了最親的人的背叛,經曆了愛眼睜睜的離去,隻剩下往事的不堪回首和欲語淚先流的傷痕累累,這就是婚姻中的曼桢的痛苦半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h1>

故事令人唏噓不已,但是曼桢的悲劇也是因為她的心軟而釀成的,如果她能不那麼憐憫親姐姐曼璐,那麼生活或許會變得不一樣。

隻不過哪有歲月可回首,如果怨,隻能怨曼璐的“狠”,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不擇手段,為了自己的富貴生活而犧牲掉了妹妹的幸福。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面對曼璐的無情與手段,曼桢明明知道姐姐的為人,卻還是為親情而不忍,終是不忍,才讓她選擇了隐忍,以自己的痛苦和幽怨,達成了姐姐的歲月靜好。

這種人是善良嗎?實際上并不是。

盡管曼璐拿自己親妹妹作為籌碼去換取生活的行為是“惡”,但是曼桢還會很多選擇。比如她可以選擇逃離,可以選擇不屈服,甚至是遠走高飛。

因為對于親情的不舍、不忍,曼桢才一次次讓自己在委屈中沉默,在沉默中失落,甚至自暴自棄,直到最後誰也沒有擁有好的結局與好的生活。也可以說這是所有人的悲劇,是所有人的不幸。

這也讓我想起一句話:并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等來花朵。有些善良隻能變成“作繭自縛”與無數次生命的錯過。換種角度來看,即便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也總有辦法掙脫。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而首要做的是面對生活的苦和難,以及不幸與挫折,然後想辦法去改善生活,即便苦,即便難,但隻要不放棄,也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寫在最後</h1>

世鈞道:你現在怎麼樣,錢夠用嗎。

這是曼桢很多年後再見世鈞的場面,面對曾經的戀人,面對愛到熾烈的感情,卻隻能遠遠望着。而曼桢就像講别人的故事一樣,一臉平靜地講述自己如何借錢與祝鴻才打官司,才離了婚要來了兒子的撫養權。

直到世鈞說,我曾找過你,但你姐姐曼璐說你嫁了人,并把戒指還給了我。直到這時曼桢才大吃一驚,原來她姐姐竟然這般待她。

半生的誤會,半生的輪回,才讓兩人真正了解了對方的心意,然而一句:回不去了。飽含了太多的心酸,這是世間最無奈的兩難。

張愛玲《半生緣》:曼桢欲哭無淚的婚姻中,藏着無可奈何的傷痛曼桢的悲傷是姐姐貪圖富貴的犧牲品 婚姻的傷痛,帶給曼桢是無法回頭的錯回不去的時光,是人生無處不在的遺憾 寫在最後

世間多少的一别,就已經是永遠,有多少分别都是突如其來的,也可能今天還相聚,明天就勞燕分飛。

正如張愛玲在結尾時寫道:窗外的夜色漆黑,窗簾像女人的裙子在風中鼓蕩着,仿佛随時走了,而過門不入,兩人都若有所失,有此生虛度之感。

這正是:生命隻是一場華麗錯過,就如同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正如曼桢滄桑而傷痛的婚姻中,是欲哭無淚的傷,但萬千滋味,隻有當事人懂得。

由此想到張愛玲的一生,也不正像曼桢一樣不斷地錯過,從華麗開啟到黯然落幕,這既然是一瞬選擇的不同,也是錯愛一生命運中的漩渦。

今日話題:曼桢被姐姐陷害而終生不幸福,曼璐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歡迎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