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冠疫情爆發的消息傳出,一大批“下午四點半空中灑消毒水”“闆藍根可治新冠肺炎”“大米搶購”等消息在網絡上流傳。
老胡已年過六十,當了大半輩子農民。前段時間剛學會刷抖音,他雖沒什麼大文化,但也經曆過“非典”,知道“新冠病毒”會人傳人。
一想到女兒還在醫院工作,當即給女兒打電話,但打了四五個電話都沒人接。他坐在躺椅上,猛吸了一口旱煙,長長吐了口氣。
老胡四十來歲才得個女兒,算是中年得女,自然放在心尖上疼,老伴幾年前也因病過世了,隻他和女兒相依為命。
這時,女兒的電話來了。
“爸,我忙工作呢?疫情期間您就少出門了,出門要戴口罩做好防疫工作。”
“你醫院那邊情況嚴重嗎?你沒去武漢吧?那邊危險你就别逞強了……”老胡聲音有點焦急。
女兒打斷他說:“放心放心,我沒去武漢,醫院這邊正忙呢,先挂了。”
電話裡傳來“嘟嘟嘟…”的聲音,老胡心裡感到不安,隻嚷嚷了句:女兒長大了,都開始嫌棄我嗦了。
幾天後,老胡在抖音上刷到采訪援鄂醫護人員的視訊,隐約看到個與自家女兒相似的背影,來來回回看了幾遍視訊确認是自家女兒,當即給女兒打電話。
“你去武漢了?”老胡急切的聲音響起。
“沒有呀,我在機關上班呢。”
“還不說實話,我都在抖音上看到你了,不是讓你别去武漢嗎?你這孩子,知道那邊危險不?我就你這麼個女兒。”
電話裡沉默了十幾秒。
“爸,對不起,我不隻是一名醫生,我還是名黨員,怎麼能貪生怕死當逃兵?”
“就你們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那麼多黨員那麼多醫生,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可我就你這麼個女兒……”老胡說着說着便掩面而泣,女兒也哽咽了。
老胡生氣歸生氣,還是叮囑了好久讓女兒注意安全。
時間過的飛快,女兒一有時間便給老胡打電話讓他放心。直到有一天晚上,女兒走出隔離病房,在醫院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看到一段采訪。
新聞報道一支農村志願服務隊聯系附近十幾個村子,衆籌了100噸蔬菜支援武漢。而老胡正是這支服務隊的最早組織者。
在采訪中,老胡頭上戴着竹編帽,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說:“我閨女是名醫生,也在武漢支援,希望武漢早日度過難關,閨女也能早日回家……”
女兒嗓子哽咽,泣不成聲,這才知道老胡這些日子做的事情。立即給老胡打了通電話。
“爸,我看采訪了,您組織服務隊給武漢捐贈蔬菜……”
老胡打斷了女兒的話,聲音中帶着點自豪和興奮:“那當然!老胡我還是黨員的父親呢!”
這時,窗外傳來一陣起伏的聲響,“武漢加油!”連綿不斷,一聲一聲,卻飽含對這座城市的深情,對祖國的信任,對同胞的祝願。
父女倆在不同的地方,看向同一輪明月,嘴角上揚同一種微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