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勞工日報
梁凡
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世界醫學研究人員就開始了艱辛的病毒溯源研究。
在長達近一年的共同努力下,世人對新冠病毒的“源”與“流”有了更多不同于此前的新認識。
但到目前為止,相關工作仍在繼續中,尚未取得最終結論。
一
據意大利媒體1月11日報道,從該國一名女性皮膚病患者在2019年11月10日的活檢樣本中,意大利米蘭大學牽頭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這一結果将意大利“零号病人”出現時間再次提前到2019年11月。
該研究團隊牽頭人、來自米蘭大學的賈諾蒂向媒體表示,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可能還會發現比2019年11月更早的新冠病毒感染樣本。
他說,研究發現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隻表現出皮膚病症狀,是以他們想知道在新冠疫情暴發前的皮膚病患者中,是否有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
去年11月,意大利米蘭國家惡性良性腫瘤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該國《惡性良性腫瘤雜志》上發表論文說,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9月就已在意大利傳播,這比意大利報告首例新冠确診病例早了幾個月。
類似的情況,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發現。
巴西東南部聖埃斯皮裡圖州衛生部門12日公布的研究結果證明,早在世界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确診之前的2019年12月中旬,該州已經出現新冠肺炎感染者,但目前的檢測結果顯示在當年2月之前出現的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等流行病阻礙了新冠肺炎病例的診斷。
去年11月30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研究人員在《臨床傳染病》半月刊上釋出報告說,2019年12月一些美國人捐血樣本中已有新冠病毒抗體存在,這意味着那時候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比去年1月21日美國官方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的時間早了一個月。
二
研究人員不僅試圖在人類身上發現更早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線索,對廢水、實驗室标本等進行的追溯研究,同樣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疫情暴發之前就已在多國存在。
此前,西班牙研究人員在2019年3月12日采集的廢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蹤迹,不過病毒水準非常低。
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當時已在巴塞羅那存在,該時間點要比全球報告首例新冠确診病例的時間提前很多。
除西班牙外,巴西和意大利研究人員也分别在當地報告最早确診病例之前的廢水樣本中找到了新冠病毒存在的痕迹。
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可能由感染者排洩物進入廢水,基于廢水的流行病學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的傳播情況。
去年11月23日,《自然》雜志發表文章,稱在日本和高棉發現了跟大流行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且這些病毒都是在實驗室冰櫃中儲存的蝙蝠中發現的,是在中國以外發現的第一批新冠病毒“親屬”。
其中高棉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冰箱裡儲存的蝙蝠身上,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近親的冠狀病毒,此病毒發現于2010年,在高棉北部捕獲的Shamel菊頭蝠體内。
此外,日本的一支研究團隊也報告了在冰凍的蝙蝠糞便中發現了另一種近緣冠狀病毒。他們在2013年抓捕的小體型日本角菊頭蝠中發現了這種病毒,命名為“Rc-o319”,它與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的一緻性為81.47%,亦為新冠病毒的“親屬”。
三
2020年11月23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例行釋出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瑞安指出,确定世界首例傳染病病例,是所有流行病學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新冠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于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資訊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人員最近在蝙蝠體内發現了這種病毒,我們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病毒源頭。”
至于新冠病毒如何跨越物種、傳染給人類,邁克爾·瑞安表示,可能是單一事件,也可能是多個事件,可能發生在某個特定時間,也可能發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而且也不确定是人還是動物傳播了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專家去年8月曾表示,過往經驗顯示,要找到新冠病毒的動物源頭以及病毒如何打破物種界限,可能耗時耗力、困難重重。
盡管十分艱難,但以世衛組織為首的全球醫學工作者仍在努力揭開新冠病毒的源頭之謎。瑞安曾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對資訊持開放性态度。
對于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的指導思想,世衛組織的态度一直是清晰明确的。
去年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将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責任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