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責任編輯: 陳勇 | 來源: 新華網健康
1月26日上午,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在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正式釋出由敖虎山創新團隊研發的“心肺複蘇智能娃娃”模拟教育訓練系統。
心肺複蘇術,英文簡稱為CPR,是搶救心髒驟停患者最簡便、最快速的有力手段。研究發現,在心髒驟停後4分鐘内開始進行心肺複蘇,能夠最大程度提高成功率、降低不可逆嚴重後遺症的發生率。由于心髒驟停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預知性,隻有廣泛普及心肺複蘇術,才能提高發病後複蘇率、改善患者預後。目前,國内外針對普通群眾的心肺複蘇教育訓練仍然采用面向醫務人員設計的專用模拟器,價格高、難操作、教育訓練時間短、不便普及。針對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多次在全國“兩會”建言獻策,并上司醫工結合創新團隊,曆經多年潛心研發,成功研制出“心肺複蘇智能娃娃”模拟教育訓練系統。該系統由智能心肺複蘇模拟人和配套的“121急救”手機APP組成,能夠準确顯示實施心肺複蘇按的壓深度、頻率等參數并智能評分,同時将資料回報至教育訓練中心,各項技術名額達到甚至超越專用模拟器。該模拟系統的推廣普及,有望填補大陸在心肺複蘇術教育訓練普及推廣領域空白。
本場釋出會院士和專家應邀進行線上發言。他們對模拟教育訓練系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系統理念新穎、設計完善、充分考慮了應用實際和大陸國情,具有推廣應用價值。敖虎山對模拟教育訓練系統結構進行介紹,并現場示範操作。同時,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與首都體育學院在現場宣布簽訂合作協定,将在該系統的應用測試和後期推廣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謀長遠發展。
會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公衆資源部副部長曲永吉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基金會和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代表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心肺複蘇普及委員會及急救與心肺複蘇分會,就線上心肺複蘇教育訓練系統的推廣簽署教育訓練協定。
目前,“心肺複蘇智能娃娃”模拟教育訓練系統已申請多項國家專利,正式開始小規模試生産。未來将在國内部分地區進行初期測試,檢驗其各項功能并不斷改進,争取盡快投入量産、推廣應用,同時将該産品推向國際,在心肺複蘇教育訓練推廣領域做出中國貢獻。